前者往往流芳百世,后者往往褒贬不一。
所以如果仅以后世人的看法作为评判标准的话,做英雄无疑要更为划算,可若是结合现实,那么英雄大多都免不了一个悲剧下场,而这个悲剧,恰恰就是芸芸众生害怕却又不得不面对的死亡。
英雄因何死?
因百姓。
因情义。
因责任。
因不公。
因太多。
普通人与英雄的差别便在于前者是种一因得一果,而后者则是种万因得一果。
不管他们的身份如何,实力如何,性格如何,只要他们下定了决心去做英雄,那么无论他们做出怎样的选择,采用怎样的方式,最后的结局都无外乎两种,且都与“死”有关。
一种是人死灯灭。
另一种是生不如死。
曾有人笑称英雄之道乃是取死之道,固然悲壮,却也愚昧。
面对着这般毫不客气的批评言论,有许多人先后给予反驳,至于反驳的依据,自是取死之道背后的故事与含义。
并非他们不想用直接的结局来证明这种言论的偏激,而是纵观历史长河,的确没有几个英雄人物最后是落得好下场的。
反倒是那些心狠手辣无情无义的枭雄,个个混得风生水起,日子过得比谁都滋润。
运气稍差的枭雄,当了几年土皇帝,便在不知不觉中大势已去,兵败如山倒,要么自刎要么**,亦或者死于乱军丛中,而运气好的,便是暗中积累气运,一朝由蛇化龙,扫去自身污点不说,还成功封了个正统。
死去元知万事空,所以不管身后千秋万世对他们的评价如何,是褒是贬,全都无关痛痒,因为他们在世时便享尽了荣华富贵,坐拥江山美人,即便身死,多半也是无憾而去,不枉此生。
那英雄呢?
英雄得到了什么?
除却身后百年千年的一些言辞褒奖,他们还剩下什么?
怕是只剩下在世时的无穷困苦和折磨吧。
有情有义乃英雄,无情无义为枭雄。
情义固然是这世上最珍贵的东西,金山银山都无法换去,可当偌大的天下众多的苍生中竟找不出几人来明白我的情义,那我要这情,要这义有何用?!
黎贪给黎文的回答很直接了当。
没有婉转,没有机锋。
作为九黎之君的他,在自己的兄弟兼臣子面前,几乎不加思索地便告诉了他那三千铁骑在自己心目中的意义和作用。
棋子,弃子。
多么可怜又可笑的存在啊!
黎文没有问黎贪为何要主动舍弃三千九黎铁骑。
因为他知道问了也无用,黎贪脾性中执着的一面他已见识了太多,当年临阵叛乱,荡平九夷,很多人都以为是包括黎文在内的一干文臣武将怂恿黎贪而为,其实不然,他们虽然早有造反之心,但却迟迟没有胆量跨出那最后的一步。
如果那时没有黎贪的执着,九黎魔族恐怕根本不会出现在世上,黎文黎武等人也会在九夷与其他部落的战争中死于非命。
由始至终,黎贪都是主导者,无论是明面还是幕后,他唯一多做的一件事,仅仅是假借黎文等人的名号来行叛乱之事。
其实单单是这一个举动,便足以看出黎贪枭雄的潜质,只是那时的黎文一心沉浸于连番大胜以及九黎创立的喜悦中,下意识地将黎贪当作了可带领他们不断强大的英雄而已。
后来通过一系列的事情,他渐渐有所察觉。
第三百五十一章 枭雄的时代,不需要英雄!(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