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穿好衣服后,展红旗心想“贼娘的,这封建社会的糖衣炮弹真是厉害,还好本大爷意志坚定;日后一定要学会自己穿衣服,不要再被这些享受所软化”,边想着边走向了御花园的亭子边。
来到亭子边后,展红旗赶走了周边所有的人,独自一个人坐在亭子中思索着未来。
在展红旗看来,自己如果想要在明末干出一番大事,如今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拥有一只能征善战的部队。如果想要消灭建奴和起义军,那就一定要用比较有战斗力的军队,但是所谓“大军未行,粮草先动”,想要打胜仗的前提条件都是粮草和银子。而如今展红旗这个皇帝最缺少的就是这两样东西。
从昨天了解的情况来看,内帑还有一千一百万两白银,看着很多,实际上连如今朝廷用度的一个缝都堵不上,就拿新加的辽饷来说,一年就需要两千万两银子。而八九万官员的俸禄,一品官一年要230两,知县要20两,哪怕平均一下每个人算30两,也要二百到三百万两间。至于账面上要付兵饷的100多万卫所兵,每个人每年至少也要五六两银子才能果腹,这样就要五六百万两。光是以上支出加上来就要两千八百万两左右,如果加上救灾和修筑河堤和城墙的费用还有皇室费用(包括藩王),那么总共也要三千四五百万两。
然而,如今大明耕地总共11亿6千万亩左右,明朝农业税夏秋两税,每次每亩不过一斗,也就是十斤稻谷,那么就能收到232亿粮食,合计2亿石,差不多能换出1.8亿两银子。但是实际上在每年至多也就能收取一千两百万两银子,因为实际上天下十之八九的土地都被兼并了,而且特别是在江南的富产田地基本上全部都被士绅占据,而且真实的税收实际上很高,但是大部分都被漂末了。至于其他的盐税和商税,在明末东林党派官员的“不加税”和“不与民夺利”的口号下,基本上也就只剩下100万两了,甚至还出现了日后一年茶水12两的奇闻。
在如今朝廷入不敷出的情况下,自己如果想要训练一支真正可堪使用的大军,那么在这一次清剿魏忠贤的余党的行动中,就一定要好好地找一笔,而且这一次一定是要派自己最信得过的人去督办,不然任由那些东林党人来清剿,一层层的漂末,最后恐怕连三成都拿不到。至于人选,,那个王承恩就可以,要知道他可是唯一一个在原本崇祯自缢时还陪在身边的人。
同时展红旗还觉得,一定要乘着这次机会将部分阉党中的人员变成自己人,因为如今朝堂上的东林党,浙党以及秦党,实际上说白了都是地方士绅的势力代表。虽然有人说明太祖有着“与士人共治天下”,那么皇帝和士绅的利益应该是一致的,但实际上却不是。
第二章 深思(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