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真道:“此中颇有偏颇,佛教论因果,即从立体的角度将问题说复杂,可称为微观方面。而道教早已便有因果之说,《道德真经》谓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虽其语言极为精简,但微言大义,契合道祖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思想精髓。道祖芟繁就简,言简意赅,但被世人误解。”
台前一约莫三十许的汉子道:“玄真道长,如此说来,道生一,道就是因,一就是果。一生二,一就是因,二就是果。如此,道是因,万物是果。天地万事万物均是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物极必反,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
“不错,”玄真笑道:“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先前那男子再道:“玄真道长,那承负又是什么意思,与因果相比呢?”
玄真抿口茶,道:“一切因果皆有缘,一切承负皆有缘。因果承负,正是道教根本点之一。说起承负,最常熟悉的便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何为承负?太上言‘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承负可解释自然和社会上的各种报应现象,即‘承负’是为道教的报应观。因果则扑朔迷离,常人难断其有无。
承负作为道教主要报应观,在于其亲民,更加宏观地展示了报应之可见性和前瞻性。道教崇尚自然,宣扬气化天地、天人合一、天道承负、乐生好善。不修道德,三代承负,受人褒贬,难逃世人耳目。‘三代承负’无需等三世,一家之中,三代之内,盛衰穷富,子孙命运,便是家道、家德。这样,承负的真实,契合道之真,修真之要也。
富贵之家,家道中落,三缺五弊,子孙不肖,富不过三代。穷苦之家,家道中兴,富贵荣华,媳贤子孝,亦可以承负观之。子孙后世不竭,家门万世荣耀,皆在承负,不修道当修德,积德行善起,自然泽被后世子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
......
话分两头,一处峭壁之上,一道人影盘坐其上,安若泰山,行至近处,正是那消失已久的莫愁。
只见其左手掐第二指上节,即日君诀,口诵密咒。若有修道之人在此,定能瞧得自那当空大日处涌得道道五色炁流输入莫愁之体内,温养其身。有些见识之人定会惊呼“天灵三光正炁”。
自经历那紫金山一役之后,莫愁便深感可拿出手之法术着实不多,仅是那等局面便难应付,谈何为父母族亲报仇。思虑数日,故与李煦宁、玄真等人告别,莫愁便四下寻了一处修道宝地,欲修炼那天灵派女子所留的《上清北极天灵正法》、《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无上三天玉堂正宗高奔内景玉书》等等数本天灵派典籍。
然,道、经、师三宝岂有错漏,饶是典籍内所含颇为详细,但因未得师承,初始之时险些闹得大事,损毁根基,若非尚有丹药与记载,定是已成废人,堪堪惊险而过。
吃得一堑,莫愁愈是谨慎,足足推究一月有余,方摸得入门之法,遂于此地修炼天灵雷法、三光正炁(日、月、星)、正法三符等天灵派法术。
天灵派之符咒法术,以三光为法力(丹道所修是为元炁,若欲行法,则须以元炁化作法力)来源。所谓三光即指日、月、星。纵观天灵派之经典,其内均重三光之说。邓有功所编撰的《上清天灵正法》更是将《三光正炁》置于卷首,指出法官若能“请三光炁”,即能“渐入仙真”。路时中则认为凡是嗣“玉堂大教”者即可“与天为徒”,而所谓的“与天为徒”在其看来“非他,三光而已”。此为三光正炁。
长呼一炁,莫愁纵身而起,反手取得一方法印,自语道:“这桃木究竟是差了些,雷击枣木方为上上之品。也罢,可得东南桃枝已是不错。”
《上清北极天灵正法》内所载之雷法,多以法印施之,雷击枣木是为上上之品,故而先前莫愁瞧得李旭宁那方雷击枣木印才会如此惊喜,自许久之前,莫愁便有修炼天灵雷法之念,但一者并无合适之法器,二者那雷法确实不易修炼,故而一拖再拖,直至紫金山一役。
经由此事,莫愁便退求其次,以桃木制印,恰巧于此地遇得一东南桃枝,据《道法会元》载东南桃枝亦为上品,也算差不得太多,便以天灵典籍之内所载秘法,将其制为一方法印。
当然,道门法器并非制成便可施用道法,仍须将其进一步祭炼。于道门之中,祭印之说,乃是一为法印灌注神尊真灵光之法,可谓最为关键之步骤,故为多种道书所强调。印与神直系于一处,一举一动皆牵涉到相关神祇,祭炼成则功毕印成。
祭炼之法甚为要要,待至了夜,莫愁将法坛召出,其上分有枣汤、净茶各十二分,明灯十二盏,钱、马各十二分,共列天门之下。遂步八卦朝天罡,回身面天门礼,三拜兴身,默奏上帝(华夏自古便有上帝、天使之称,莫胡乱猜测),奏礼过后,捧至额前,口喝敕印咒道:“含灵真丹耀,灵素威玄天。英玄天姿安,晖阴容太化。方玄枢应大,定卿久英祯。”
一番事了,方松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