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密折,它来了(1/1)
作者:朱郎才尽
    “杂家恭喜小朱大人了,本朝能得圣上赐服的,可是没有多少,五品官能得圣上御赐麒麟服的,更是屈指可数。小朱大人虽远离京师,却简在帝心啊。”

    领头的小太监看着朱平安将御赐麒麟服放在香案上后,微笑着恭喜朱平安道。

    朱平安也清楚,事实确实如小太监所言,嘉靖帝对于赐服很是谨慎和小气。

    朱平安知道,这是嘉靖帝对权力的把控裕在作祟。

    一品蟒服,二品飞鱼,三品斗牛,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蟒服是龙形,只是爪子为四爪,比真龙少一个爪子;飞鱼也是龙形,只是比龙多了两个翅膀;斗牛也是龙形,只是角为牛角。斗牛、飞鱼、蟒和龙很相似,蟒服、飞鱼服、斗牛服的纹样都是向龙看齐,这导致不仅三种赐服外观很相似,容易混淆,而且它们与皇帝的龙袍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习惯于大权独握的嘉靖帝,对于这三种赐服很是敏感和不爽。

    十多年前,有一次嘉靖帝春祭山陵时,时任兵部尚书的张赞穿着飞鱼服前来朝见嘉靖帝,嘉靖帝将张赞身上的飞鱼服错认称了蟒服,顿时龙颜不悦,对一旁的大学夏言怒斥道,“张赞,区区二品尚书,何以擅自服蟒?!”夏言慌忙解释道,“圣上,张赞所穿是御赐的飞鱼服,并非蟒服,只是外观相近罢了。”嘉靖帝听了夏言解释,仍然很不满意,一脸不爽道:“荒唐!飞鱼怎么也有两个角?!与朕严禁之。”于是,吏部按着嘉靖帝的意思,上奏,文武官不许擅用蟒衣、飞鱼、斗牛。嘉靖帝准奏,并对工部官员下令,“凡有织绣蟒龙、飞鱼、斗牛等违禁花样者,工匠处斩,家口发边卫充军”。自此开始,文武官皆不许擅用蟒衣、飞鱼、斗牛,违禁华异服色。唯有锦衣卫性质特殊,乃皇帝仪仗队,获得额外开恩,规定锦衣卫指挥,侍卫者可以穿麒麟服。

    所以说,麒麟服在嘉靖朝也是非常稀有了。

    朱平安获嘉靖帝御赐麒麟服,对于官员来说,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荣誉和恩典。

    但是奈何,朱平安对此并不感冒,甚至对麒麟的一双大猪蹄子,还有点嫌弃。

    “臣朱平安叩谢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然,谢恩还是必须得,朱平安一脸感激涕零的叩谢嘉靖帝赐服,礼毕,微笑着回道,“借公公吉言,日后还请公公在圣上面前多多美言。”

    “岂敢岂敢,日后还得要小朱大人多多美言才是。”领头小太监意味深长的笑道,“毕竟现在小朱大人在圣上面前的话语权,非同常人。”

    朱平安闻弦歌而知雅意,嘴角忍不住勾起。徐海他们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

    果然,下一秒领头的小太监便宣读了嘉靖帝的第二项赏赐,“御赐密折匣一件,特授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佥事、行靖南知县朱平安密折上奏之权。”

    虽然心中已经猜到,但是此刻听到小太监的话,朱平安仍然忍不住激动不已。

    密折!它终于来了!有了密折上奏之权,自己就相当于有了丐版尚方宝剑了。

    丐版尚方宝剑,它也是尚方宝剑,足以震慑一些对自己心怀不轨之辈了。

    另外,这可是一个抱嘉靖帝大腿的好途径,相当于一个延迟版私人微信。

    这是自己抗洪救灾以来最大的收获了。

    领头的小太监宣读完,便从一个小太监手里接过了密折匣子,双手交给了朱平安。

    “臣朱平安叩谢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一次叩首谢恩,朱平安的激动就真实多了。

    朱平安谢恩完毕,双手接过密折匣子,放在眼前端详。这是一个长约八寸,宽约四寸,高约两寸的匣子,由楠木制成,外面涂抹黄漆,上面刻着“朱平安”三个字。匣子有一把精致的小锁,随带了一把钥匙。每个密折匣子都有两把钥匙,一把赐予臣子,一把留在嘉靖帝手上。

    “圣上的旨意,杂家已经宣读完了,小朱大人请起吧。”领头的小太监言毕,上前一步扶朱平安起身。

    “多谢公公。”朱平安道谢。

    “小朱大人客气了。还未与小朱大人说呢。圣上此次总共授予八十人密折上奏之权,无一不是三品以上大员或封疆大吏,唯独小朱大人一人例外。在京师,不知道多少人眼红小朱大人呢。”领头的小太监轻声补充道。

    “平安不胜荣幸,唯有誓死以报圣上信任。”

    朱平安面向京城方向,拱手九十度,向千里之外的嘉靖帝表了一波忠心和决心。

    这些面子活必须要做到位,谁知道嘉靖帝会不会闲得蛋疼问起呢。

    “小朱大人,杂家来之前,吏部已经传出信儿,近期就要为靖南选定继任知县,令其尽快上任,好让小朱大人赴任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佥事,以显身手。”

    领头的小太监凑近朱平安,小声的说道。

    “多谢公公提醒。”朱平安拱手向领头的小太监道谢,感谢他给自己通风报信。

    其实这也在朱平安的意料之中。当初自己立下了抗倭之功,朝廷论功行赏,擢升自己为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佥事,吏部以靖南知县暂未选定接任者为由,压了自己一压,令自己以提刑按察使司佥事的身份暂行靖南知县一职,等选定了靖南知县、新知县到任后,自己方可赴任。现在自己在抗洪救灾中又立了功,圣上还特许了自己密折上奏之权。吏部又岂能压的住?!所以,少则月余,多则两月,靖南新任知县定然到位。

    “小朱大人,圣上口谕和赏赐,杂家已经传到、送到了。这边回京复命了。”

    领头的小太监向朱平安辞行道。

    “公公如何如此仓促,一路而来,千里迢迢,何其辛苦,公公且用些粗茶淡饭,歇息一日再启程复命也不迟啊。”朱平安热情的挽留道。

    人家千里迢迢自京城而来,一顿饭也没吃,朱平安心里着实过意不去。

    “小朱大人盛情,杂家心领了。只是杂家来之前,黄督公早已耳提面命,江南抗洪救灾正值紧要关头,严令杂家不得耽搁打扰小朱大人一分一毫。这一宴暂且记下,且等小朱大人回转京城,再请杂家不迟。”

    领头的小太监笑着婉拒,很是坚决。

    朱平安再次挽留未果,只好带着县衙一干胥吏差役出县衙大门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