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中国的国球是足球?】(1/2)
作者:王梓钧
    在新中国,中国的国球是乒乓球。

    而在民国,中国的国球是足球。

    从20年代到40年代,中国的足球水平,就代表着亚洲的足球水平。或许后世的国人很难想象,但真实情况就是这样的。

    从1923年到全面抗战爆发期间,只要中国队参加了远东运动会的足球赛,那么次次都能拿冠军,可以说是把小日本儿吊起来打。

    中国足球队的核心领袖是李惠堂,他1954年当亚洲足联秘书长,1965年当选国际足联副主席,1966年当亚洲足协和世界足协副会长。1976年德国环球足球杂志评选当中,李惠堂以1860个进球数,与贝利、贝肯鲍尔、迪斯蒂法诺和普斯卡什并列为“世界五大球王”。

    此时的中国,李惠堂被公认为“足球之王”,被日本称呼为“远东球王”。还有好事者编了个顺口溜: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

    历史上的1936年柏林奥运会,王正廷没有参加,而真正的领队者则是李惠堂。

    为了给奥运队员们筹集经费,李惠堂带着足球队提前两个多月出发,靠沿途比赛的门票收入筹措资金。他们一路从中国打到德国,共进行27场比赛,取得23胜4平的好成绩。他们省吃俭用,历剧尘来到柏林,终于为中国的运动员攒足了奥运经费。

    但是由于一路征战,李惠堂和足球队员们已经疲惫不堪,奥运比赛时以0:2的比分输给英国,首轮便遭到淘汰。

    这是个可敬的运动员,他以一己之力撑起了中国的柏林奥运之行。

    虽败犹荣。

    好吧,我们还得提一下谭咏麟他爹,历史上,谭江柏是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副领队。

    另外国术表演队员们也值得赞扬,足球运动员通过比赛筹钱时,武术队员同样在国内卖艺赚钱→史上,中国能派出69名运动员参加柏林奥运会,那些钱都是运动员们自己想办法弄来的。

    南京政府虽然也提供了资金,但层层盘剥下来,到运动员手里已经很少了,那点钱用来买船票都够呛。

    现在有了周赫煊的资助,足球运动员们终于不用再劳累』但可以提前来德国训练适应,而且还能找德国球队打交流赛,不说拿奥运奖牌,至少不会在第一轮就被淘汰掉。

    眼下跟中国队打友谊赛的,是柏林本地的一支队伍,在整个德国大概能排前十吧。

    天空中飘着嘘,再加上对手是中国,现场的观众并不多,拢共只有1000多人观看,檄拉的坐在观众席上。

    那支德国足球队的成员们,也完全不把中国队放在眼里,若非周赫煊托人安排赛事,估计这些德国佬都拒绝跟中国队打比赛。

    德国队首先开球,跟散步一样把球踢出去,然后慢悠悠的杀向中国队大门。“飞将军”叶北华狂奔而去,一脚把球断掉大力后传,“谭铜头”谭江柏奋力一跃,用头准确的把球接住,然后大脚传给前场的李惠堂。

    李惠堂接到球后并不着急,直到德国队后腰上前逼抢,他才猛然加速,轻轻松松玩了个穿裆。德国队的后卫也冲上来,李惠堂又是一个人球分过轻松解决,随即来个30米大力抽射。

    世界波!

    德国守门员根本来不及反应,下意识跳跃飞扑,半只手掌成功挡足球的去路。

    但是没卵用,足球虽然被改变前进方向,但依旧急速飞向网角。

    球进了,开场不到两分钟,中国队就已经领先。

    德国守门员有些懵逼的站起来,甩着发麻生疼的右手自言自语:“中国矮子的力量好大!”

712【中国的国球是足球?】(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