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到现实,从虚拟到真实,从娱乐行业到其他行业,“蓝礼-霍尔:那个欺骗了全世界的男人!”这篇文章,正在以光速的姿态传播开来,根本不需要二十四斜,超过四分之一的美国人都已经听说了这个新闻,并且加入讨论。
而接下来,事情犹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根本停不下来。
记者们甚至没有时间采访蓝礼,也没有时间致电安迪,因为他们必须第一时间对康奈尔的这篇专题给予报道和回应:赞同还是反对,肯定还是鄙夷,讨论还是围观
在网络时代,如果没有第一时间转发这样的劲爆新闻,忠实订阅者们立刻就会觉得自己落伍了,大失所望,订阅率和关注度的下滑速度远远超乎想象。所以,他们必须先转发、先回应,哪怕是“观望”的中立立场,他们也必须撰写稿件、发布稿件,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之后,才能进一步追踪新闻。
于是,接下来十二个斜时间里,网络呈现出如此一派景象:
“蓝礼-霍尔,他真的是骗子吗?”
“炒作高手?谎言高手?还是真正的清白?”
“人红是非多?还是事情并非空穴来风?快速崛起的背后,蓝礼-霍尔正在面临质疑。”
“树大招风,强势崛起的背后,蓝礼-霍尔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
“蓝礼-霍尔=小弗兰克-阿巴内尔?历史上最帅气的诈骗犯,历史上最绅士的谎言者。”
“年仅二十二岁《礼-霍尔的成功秘诀:恶意炒作?还是实力使然?”
这些相关新闻全部都是源自于“娱乐周刊”专题报道而衍生出来的,为了保持客观,记者们在转载新闻时,要么是放弃评论,仅仅只是转载;要么就是提出不同的观点,留下一大串问号。
但今天,或多或少地,记者们的转载标题都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似乎大部分人都已经先入为主的假设,康奈尔这篇报道是正确客观的,只是他们还需要进一步求证罢了。
不仅仅因为康奈尔撰写专题的手法,足够高明;还因为过去这两年时间里,记者们在蓝礼的面前可没有少吃亏,撇开去年的“西雅图远征队”不说,在其他诚里,记者与蓝礼的交锋也总是力不从心。
更何况,内心深处,记者们对蓝礼始终憋着一股火气:至今为止,居然还是没有人挖掘出蓝礼的身家背景Z二十一世纪的当下,这简直就是耻辱!
自然而然地,记者们看到了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在不知不觉地引导舆论走向,何乐而不为呢?
“颁奖季头号热门种子,蓝礼-霍尔学院公关丑闻爆料!”
“冲击影帝受阻,蓝礼-霍尔被指责’为了奥斯卡,不折手段’!”
“颁奖季最大丑闻火热出炉:蓝礼-霍尔欺骗了所有人!”
“隐藏在光鲜亮丽背后的龌蹉——奥斯卡影帝重要种子阎的公关策略惨遭曝光。”
“狡猾?睿智?奸诈?聪明?撕开蓝礼-霍尔的绅士面具,窥探皮囊底下的真实灵魂!”
以上新闻则显得犀利而尖锐多了,他们完全跳过了举证求证环节,提前认定了康奈尔这篇报道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又或者说,他们根本不在乎事实真相,只在乎爆点和噱头,就和“娱乐周刊”一样,第一时间迫不及待地就开始炮制焦点。
这些新闻媒体,不仅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之上,对蓝礼进行了批判和审判;而且还将蓝礼与学院公关的藏污纳垢联系起来,尖锐地剖析产业背后的弊端,似乎将蓝礼当做一个典型,彻彻底底地钉在耻辱柱上。
沸沸扬扬,将近三分之二的娱乐杂志、报刊都在第一时间给予了报道,加入了讨论,如此声势着实超乎想象。更加“巧合”的是,不久之前,好莱坞陆陆续续有关于蓝礼-霍尔的负面消息放出,现在,似乎所有的“负面传闻”都得到了证实。
这,到底是巧合,还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