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6 四平八稳(1/2)
作者:七七家d猫猫
    颁奖典礼,如火如荼;年度盛会,热火朝天。

    拉开序幕之后,奖项一个接着一个揭晓了得主,最佳真人短片,最佳纪录短片和最佳纪录长片,最佳动画短片和最佳动画长片,特殊荣誉奖,最佳外语片……一座座小金人都纷纷找到了自己的主人。

    对于广大观众来说,经历了开场的高/潮之后,这场欢乐派对就进入了平缓期,那些奖项清一色都分属于关注度稍弱的第三部分;但对于电影从业者来说,尤其是那些真正专注于艺术创作的电影人来说,这些奖项反而更加具有价值。

    虽然说短片、纪录片和动画片收到的瞩目少之又少,甚至是无人问津;但恰恰是这些默默耕耘、默默创作的电影工作者,构成了电影产业的基石。无数顶级电影大师都是出身于短片和纪录片创作的,克里斯托弗-诺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昆汀-塔伦蒂诺等等,都是如此。

    越来越多人向往着能够取得成功,但越来越少人愿意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从基础做起。快餐时代文化之下,一步登天、一夜成名的案例着实太具有诱/惑力和煽动力。音乐是如此,电影是如此,艺术创作大抵都是如此。

    所以,蓝礼不仅没有觉得无聊,而且还津津有味地浏览起每一个奖项的提名者和得奖者来。比如说,最佳纪录长片的五部提名作品之中,出现了一个熟悉面孔,“地狱归来人”,这部作品当初和“爱疯了”一起登陆圣丹斯,经历过漫长一年的坎坷,现在也到了收获的季节。

    幸运的是,蓝礼不是孤独的。坐在两侧的瑞恩和杰西卡,两个人也同样对这些作品表现出了巨大兴趣,如数家珍。三个人间或地交换意见、偶尔地提及想法,不知不觉地,品味出了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另外一层味道。这也算是意外收获了。

    上述奖项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最佳动画长片,皮克斯缺席的情况下,华纳兄弟联手“加勒比海盗”导演戈尔-维宾斯基(Gore-Verbinski)打造的动画片“兰戈”,成功地击败了“功夫熊猫2”和“穿靴子的猫”,力擒该奖。

    而最佳外语片的竞争则毫无悬念,从去年柏林电影节开始就横扫千军的“一次别离”,以绝对优势,当之无愧地为伊朗摘下了历史上第一座最佳外语片小金人。其他四位提名作品几乎没有能够发起有效的冲击。

    紧接着,最佳原创歌曲奖,仅仅只有“布偶大电影”和“里约大冒险”两个提名席位,前者胜出;最佳化妆奖,“铁娘子”、“雌雄莫辨”、“哈利-波特”三部作品的竞争之中,“铁娘子”胜出。

    相较而言,两个奖项的竞争都不是太过激烈,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颁奖典礼的可看性,不过,随即登场的奖项就再次唤醒了观众的情绪,最佳视觉效果奖。

    今年跻身提名五强的作品分别是“变形金刚3”、“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铁甲钢拳”、“雨果”和“猩球崛起”,竞争格外激烈。

    这一奖项的争夺是今年的绝对热点之一,仅仅因为一项技术:动作捕捉技术。

    “阿甘正传”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基斯(Robert-Zemeckis)对该技术无比着迷,前后花费了将近十年时间潜心研究;在他之外,詹姆斯-卡梅隆也认为十分热衷,他们都认为,这项技术将是电影产业的未来,足以彻底改变电影的拍摄模式。

    为了潜心研究这一技术,罗伯特结束了“荒岛余生”的拍摄之后,就废寝忘食地堵上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先后拍摄了“极地特快”、“贝奥武夫”和“圣诞颂歌”三部作品,全部采用动作捕捉技术完成拍摄,但三部作品都遭遇惨败,罗伯特的导演事业陷入了窠臼之中。

    事实上,“阿凡达”也完全采用相同的技术完成拍摄。不过,这部作品因为3D技术的绚丽多彩抢走了无数视线,人们反而是忽略了动作捕捉技术的重要作用。

    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动作捕捉技术和3D技术一样,一直都是业内技术革新的焦点。“指环王”的咕噜和“金刚”里的金刚,这两个角色在大屏幕上的成功,进一步促进了乔治-卢卡斯、彼得-杰克逊(Peter-Jackson)等人的大力研究。

    去年,动作捕捉技术真正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罗伯特-泽米基斯功不可没。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彼得-杰克逊联手打造的“丁丁历险记”,以及“阿凡达”特效团队进驻剧组的“猩球崛起”,这两部作品真正地唤醒了人们对动作捕捉技术的好奇和热情,进而引发了业内的热烈讨论:

    动作捕捉技术,真的可以改变电影工业吗?和蓝光、IMAX、3D等电影技术的革新一样,该项技术也引发了无数争议和论点。

    奥斯卡提名名单出炉之后,最佳视觉效果奖就吸引了无数业内大佬的注意:“丁丁历险记”落选,“猩球崛起”入围。

    那么,更进一步,“猩球崛起”可以得奖吗?准确来说,其他四部作品都是传统的电脑特效,同时也是当下电影特效行业的主流技术,“猩球崛起”必须杀出一条血路,才能走到终点。

896 四平八稳(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