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3 小城戛纳(2/2)
作者:七七家d猫猫
    白色的楼房,蓝色的大海,绿色的灌木……看似平庸普通的戛纳,却也变得精巧典雅起来。

    当人们提起戛纳电影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无疑是最重要的标签,经历了创办初期的动荡和摸索之后,又经历了“五月风暴”的中断和兴起之后,他们迅速寻找到了准确的地位,渐渐在国际之上站稳了脚跟。

    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戛纳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电影节,在金棕榈的得奖次数之上,美国以十八次遥遥领先,意大利则以十二次紧随其后,而作为东道主的法国则仅仅只有九次。另外,英国八次,丹麦和日本各四次。

    戛纳是对亚洲电影最为友好的电影节,包括了中国、日本、韩国、伊朗等地区的电影作品都在这里备受欢迎。其中,1988年到1999年的十二年间,华语电影在戛纳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屡屡在这里闪耀光芒。

    戛纳还是最为商业化的电影节,大开门户,对好莱坞商业电影敞开怀抱,将电影的通俗简单与平易近人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使得戛纳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而多伦多也只能算是后起之秀。

    简而言之,戛纳勇敢地迈出了脚步,打破了艺术和商业的界限,打破了国家地域之间的界限,还打破了奖项评选和市场营销之间的界限,从选片到评委、从媒体到宣传,全方位地走在了时代的前端,跟上了全球化的步伐。

    如此戛纳引发了无数争议,尤其是来自欧洲传统艺术创作者们的猛烈抨击和批判,包括法国本土电影人的排斥和鄙夷,商业属性正在掩盖艺术本质;但没有人可以否认戛纳的成功,并且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无数优秀作品都渴望登上戛纳舞台。

    每一年报名阶段,戛纳的申请作品从数量到质量都全面领先柏林和威尼斯。

    现在,柏林开始设立基金会,扶持德国电影,而评奖方面则以政治和艺术为主;威尼斯则始终受制于本土的掣肘,希望意大利电影能够受到更多肯定,进而影响了电影节的国际影响力。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他们正在渐渐落在戛纳的身后。

    人们在诟病戛纳电影节,比如说,今年的开幕影片选择了美国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戛纳又一次向好莱坞的妥协,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出席就已经确保了星光阵容的璀璨,但显然,他们没有考虑到电影的质量,乃至于艺术水准。

    但人们也在期待戛纳电影节,因为报名作品的阵容名单可谓是实力雄厚,最终主竞赛名单出炉之后,更是引发了一片热议,二十部参赛作品之中,值得讨论值得关注值得雀跃的作品就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剩下的一半也往往能够挖掘出惊喜。

    没有人能够拒绝戛纳。

    但有趣的是,戛纳却是三大电影节之中,唯一一个不对公众全面开放的电影节。

    什么意思呢?

    当观众们参加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或者多伦多电影节时,他们才是电影节的主体,每一天在各个场馆来回奔波,较劲心思地安排着自己的观影场次,唯恐自己错过了某位大师或者某位演员的最新作品。观看电影,这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却也是一种幸福的煎熬。

    但戛纳电影节却只有一个电影宫作为主要放映场所,主要观众是媒体和市场,而普通观众则只能抢占非常非常少的门票。

    电影宫于1949年正式投入使用,这是一个古老的建筑,一共六层楼,二十五个大小不同的放映厅,但这些放映厅都非常非常之小,最小的只能容纳二十人、三十人,最大的卢米埃尔大厅是唯一例外,可以容纳两千人左右,整体的空间格局都十分有限。

    一部分放映厅,专门为电影市场预留。简单来说,就是各大电影公司的市场营销人员、版权购买人员以及宣传发行人员,每一部电影都会安排多次反复放映场次,留给市场人员观看,并且拍板决定,是否购买版权。

    一部分放映厅,作为媒体场,只允许记者进入。有时候,媒体场是内部放映,甚至提早于首映场,让记者们第一时间能够观看到电影,并且撰写影评,为随后的采访以及宣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记者们的撰稿留下时间。

    一部分放映厅,作为首映场,也就是红地毯场次。进入放映厅的,主要还是特邀嘉宾、赞助厂商、评审团评委、专业影评人、媒体记者,诸如此类等等。其中,专门放映主竞赛影片的卢米埃尔大厅,这也是唯一允许观众入场的观影厅。

    换而言之,这里只有一个两千人的大厅可以容纳观众,并且一天只排两场,最多三场,无法全面对公众开放售票;但就是这样的戛纳电影节,每一年却能够吸引超过四十万观众蜂拥而至。

    这,就是戛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