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海市蜃楼(1/2)
作者:七七家d猫猫
    根据不完全统计,“星际穿越”的魔都首映式现场动员了超过五千名观众,轻轻松松创造了华夏地区有史以来最盛大的首映式记录,全场的热情与癫狂真正点燃了整个夜晚,就连熊熊燃烧的烈焰残阳都黯然失色,那股喧嚣与亢奋浩浩荡荡地贯穿了整个夜晚,一直到凌晨时分都久久无法消散,似乎正在以这样的方式向社交网络上的“抵制宣言”做出回应。

    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割裂感,在这一刻达到了巅峰,同时也抛出了一个现实性的研究问题:

    社交网络之上的人气泡沫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海市蜃楼?正在发生的这一切,哪些才是真实的?

    首当其冲可以确定的是,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是真实掺杂了诸多水分,进而营造出了以假乱真的假象,以至于虚假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开始进一步模糊起来,这也使得人们审视社会现象的视角和观点必须做出调整:

    网络时代环境里,宣传方式和新闻构成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交网络所铸就所构建的自媒体群体,现在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同时,智能手机所消弭的距离感,也让宣传方式发生了诸多变化。

    包括迪士尼、华纳兄弟等等主流大型电影公司在制定商业电影宣传计划的时候,网络病毒传播以及主要演员社交互动的方式,全部都正在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逐渐形成一门全新的学科,不断发展进步之中。

    这些都是事实。

    但是,伴随着时间推进和社会发展,市场反应、理论研究、实际操作、经验沉淀等等多重检验与研究,渐渐让事情的逻辑和理论浮出水面,提供了一个专业视角来看到“社交网络经济”对当代的影响,并且呈现出了一个不同的结论。

    简单总结的话,那就是“社交网络狂潮”,到底多少是实质性存在的,又到底多少是虚无累积起来的泡沫;更进一步,虚拟空间的所谓热潮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到底多么紧密,又能够制造出多少波澜,这都是有待商议的课题。

    首先,网络热度的转换率。

    社交网络的活跃群体遍布各个年龄段,但峰值相对集中在十八岁到三十岁的年轻群体中;同时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不同教育的群体,他们所热衷的社交网络平台、他们使用社交网络的方式等等,也都有所不同。

    换而言之,社交网络的主要群体是相对特殊的,他们对于电影票房的影响也就主要集中在一个特定年龄段的特殊群体身上。但电影的属性却是不同的多变的,这也意味着,适合社交网络传播的作品是相对有限的。

    也就是说,有的电影适合社交网络传播,有的则不;更进一步,社交网络的热潮可以影响到部分电影,有的则不。

    比如说“盗梦空间”,这部烧脑电影对于教育、知识以及兴趣爱好等等都有一定要求,它不适合社交网络平台,即使是狂轰乱炸,最终的票房转换率也非常有限。喜欢类似作品的观众,即使没有社交网络宣传,他们也仍然会走进电影院;反之,不喜欢此类作品的目标群体,社交网络的铺天盖地宣传也最终效果有限。

    毋庸置疑,“星际穿越”也是此类电影。

    相对而言,“复仇者联盟”这样具有流行文化属性的作品,它与社交网络是息息相关的,甚至在非电影宣传期间,也总是能够通过网络传播制造出联系,这也意味着,社交网络所爆发出来的能量就可以直接作用于电影票房——因为他们的目标观众群体就是社交网络的活跃分子,这种细分化也是市场成熟之后的必然结果。

    站在如此角度,再次回顾社交网络的抵制,就可以看到不同内容了:

    到底是谁在抗议和咒骂蓝礼?流量明星的狂热粉丝;那么,这些狂热粉丝是“星际穿越”的目标观众吗?不是。

    到底是谁在抵制“星际穿越”?不明真相的狂热分子;那么,这些不经过自主判断就随意跟风的狂热分子是“星际穿越”的目标观众吗?也不是。

    其实,答案就是如此简单。

    社交网络的沸沸扬扬是真实存在的,经过网络平台注水之后扩大了十倍百倍之后真实存在的泡沫;同样,首映式现场的热热闹闹也是真实存在的,没有网络的辐射效果,覆盖堂吉诃德的全年龄层,脚踏实地地呈现出的真实景象。

    二者都是真实的,只是魔术效果不同罢了。

    不过,即使是“复仇者联盟”,社交网络热潮的票房转换率也远远没有想象中出色,看看“复仇者联盟”第二部和第三部就知道了,这部作品的成功,与此前整个漫威宇宙的漫长铺垫和出色营销是不可分割的,社交网络仅仅只是后来的催化剂之一而已。

    在这里,也就涉及到了第二个分支:
1998 海市蜃楼(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