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着的少女眼里滴下泪水,长叹一声:“父亲——女儿一定将宝物找到,奉献到你坟前,告您在天之灵。”
沉啜许久,她起身为老人盖上最后一次被子,想到父亲含恨而终,悲从中来,又大哭了一场。
天色将晚,她在父亲床前铺上厚厚的干草,默默将它点燃。火势很快蔓延,老人尸体在火苗中燃烧起来。还将茅草屋的屋顶引燃。
少女退出屋外,望着熊熊烈火,轻声说道:“父亲,请一路走好。来世我再做你女儿。”说完她转身离开,往幽黑的山路走去。
黑夜中少女似乎也能看得清山路,她一路行走,脚步匆匆。山林里的猫头鹰“咕咕咕”地在叫着,听起来阴森吓人。可少女丝毫不为所动,行走许久,她爬上了一个山头。天光微弱,如果这时候有人,看到她脸上的惨色肤色,准会被吓得屁滚尿流。
她缓下脚步,看准山头的一棵树木,一步一数,总共走了二十步。突然她蹲下身,从腰间掏出一把刀子,扎进泥土之中,开挖了起来。
刀锋和泥土磨擦发出“噌噌”的声音,异常瘆人,而她没有任何害怕之态,全神贯注地挖着坑。
不多久,她挖出了一个三十厘米深的坑来,用手拔弄着泥土,动作小心翼翼。掏出了一个木盒子,盒子边上别着一把锈迹斑斑的挂锁。
她用一把钥匙打开挂锁,盒子掀开的瞬间,一张纸从盒盖上掉落下来。盒子里有着夹层,上层是十三块硬币形状的红色石头,分列三排嵌在盒印上;下层稍宽大些,也是嵌着东西,是两个黑色蛋形物体。
少女捡起掉落的纸张,借着天光看着上面的字迹,隐约能辨别出来,只四个字:好生保管。
她将纸张藏入衣层,重新锁好木盒,将它抱在身侧,往前方继续行进。
************
午夜将近十二点,尼从坐在窗边的书桌前,也不亮灯,看着桌上的书本发呆。
月色皎洁,照进房间内,将窗边一侧照得亮堂堂的。桌上角落里,正放着那天拿回来的四颗黑色石头。
他在白天里睡了大半个下午,此刻自然睡不着,想到自已的前途,忧愁万分。
几天前父亲从城市里赶回来,一家人在饭桌前谈了好久,都是关于尼从往后要走的路。父亲劝他回到学校继续学业,还有一年即将高考,专心地努力一番,总能在成绩上赶上去,将来上了大学,才是一个好的出路。尼从却坚持不再读书,他想起在学校遭遇的一切,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态度,他就没有勇气再跨入学校一步。他没有给父母说自己在学校里的遭遇,却平静地和他们算起帐来。
“我们两兄弟,如果都要读书上大学,那真的很难。现在我和哥哥在读高中,一个学期两人的学费就已经让你们为难,背地里你们不知道向别人借了多少债。要是我和哥哥都上了大学,四年的学费,加上平时的生活费,会让你们的负担太重,母亲身体又不好,平时有些病痛和日常里的花销都是要钱的事。我已经长大了,不想让你们再为我们劳苦。我们是农村人家,但是出路不一定只有读书一条。把哥哥供上大学吧,我们一家人里出来一个大学生,也足够光耀门楣了。”
父母两人听到他这么说,心里自然有些宽慰,却也隐隐有些不安,只能低头叹气,默声不言。
这几天尼从心里总揢着心事,他虽然说服父母,自己不再上学,但现在将近年末,出外打工没有门路,只能陪着父母,天天在家里闲着,心里越来越郁闷。
父亲只请假了三天的假期,三天后他又收拾包袱再度上路,往城里继续工作。
夜风微凉,尼从轻轻叹了一口气,愁绪再上心端。空气里似乎有着波圈,微微在流转。时针转到十二正点,桌角的石头微微闪起闪光。
尼从注意到这四块黑色石头,觉得它们有些异样。黑色的石头表面的细纹正发生着变化,一层层的石质在慢慢融合,原先分明的凹凸面变得平整,又缓缓变得光滑,整个石头的形状正发生着改变。
他把这四块石头一字排开,摆在月光下,观察着它们的异变。石头慢慢由不规则形状变成了椭圆,又收缩着外边的菱角,最终变成了球状。
四颗石头的变化几乎同时发生,却可以看出有着先后的区别。最外边的一块化成了完全的球状,就定了形,再无其他变化;往里一点的一颗才刚刚褪去最后一点菱角,正在化作椭圆形状;再往里一颗细纹已经全部消失,表面开始变得光滑,却仍是不规则形状;而最里边的一颗才刚刚发生变化,变化的幅度也很小,细纹一丝一丝地融合,缓慢地变化着。
这时候一朵厚云往着月亮飘过去,慢慢遮挡了它的光亮,尼从的窗前也就没有月光的照射。与些同时,四颗石头的变化刹时停止。他知道是月光的作用造成了石头的变化,靠近窗边往天空望去,透过云层的遮挡,可以分辨出那是一个满月。
一会儿之后,云层飘移了位置,再度将月亮放光,窗前有了月光,照射在书桌上的四颗石头表面。尼从趴下头来,紧紧地盯着它们,期待它们的再度变化。
可是什么都没有发生。
这不可能!刚刚明明它们变了形状的,现在怎么不起作用了?他不甘心,将石头一一移到窗沿上,这里更有着更明亮的月光,他希望能再看到它们的变化。
依然什么都没有发生。
第五章 黑石之变(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