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杨氏兄弟(1/1)
作者:北冥鱼蛋
    木架之上,一卷竹简正成展开之状铺于其上。竹简长,木架短,摊开的竹简自然不能全部铺平,竹简的首断自然而然地垂了下来。为首的那根上竹签上写有两个不大不小的毛笔字:辞表。

    杨珧手握毛笔,运气凝神,飞快地在十数条窄窄的竹签之间书写着。片刻之后,笔下文章一气呵成,杨珧也是颇为满意,只待笔墨风干,即可封卷上表。

    抬眼打量了一下屋外日头,太阳依旧斜斜悬于空中,距离明日当头还有着不短的时间。朝食已用,午膳不及,往日此时,杨珧写完奏表后多用看书打发时间。

    可是今日,杨珧突有所感,放下手中刚刚拿起的书卷,望着门外的风景淡淡出神。时间已是桂月末,天气也已入秋,门外院中种了几棵杨树,花期早已过去,叶子已经开始泛黄掉落。

    这一切似乎都在象征着什么。杨珧就这样倚靠着凭几,盯着门外痴痴发呆,不知不觉间过去了一柱香的功夫。

    正出神中,杨珧视线之中突然出现一个人影,由远及近,穿过院落来到门前。来人来不及出声禀告,杨珧已从晃神之中回过劲来,开口道:“何事?”

    “太傅亲至,不知?”那人不确定的问道。

    刚刚听到“太傅”二字之时,杨珧便想开口回绝。自他请辞不入开始,杨骏日日派人前来探望,美其名曰挂念族弟,实则不过是催促自己回宫继续担任卫将军一职罢了。

    但当门外之人说完“太傅亲至”四字之后,杨骏瞥见了院中杨树之上正有一片树叶缓缓飘落。良久,杨珧轻叹一声,冲门外轻轻说道:“请入之也。”

    “诺!”门外之人作揖退下,片刻之后又领一人入,正是当朝太傅杨骏。

    其实不用身前之人领路,杨骏对于府中一切也算熟识。

    不过一年之前,兄弟二人尚且来往亲密,二人不时便会去对方府邸做客,以示兄弟之好。但随着自己的逐步高升,手中握着的权利越来越大,可自己这个弟弟却是离自己越来越远。细细算来,两人之间已有近半年无任何往来,而杨骏都已忘了这院中种着的杨树是三棵还是四棵。

    又行了数十步,杨骏跟着身前之人来到了正堂门外。不待那人开口通报,杨骏率先大笑数声,迈步走入堂内。好似兄弟二人之间丝毫没有生份一般。

    杨珧也露出笑意,只是这笑容相比于兄弟相见的愉悦,更多的则是一种说不出的苦笑。他冲杨骏身后的领路人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杨骏坐下后,杨珧率先开口:“兄长多日未见,爽朗依旧。”客套之意,昭然若揭。

    “吾闻弟突感恶疾,已难下榻,实在担忧,然公务繁忙,实难抽身,直至今日方才得空探望,还望弟莫怪兄之大意。今日一见,弟之面色红润,身型不见消瘦,想必已然大病痊愈。吾心宽矣!”杨骏洋洋洒洒地说了一长段,看似也是在客套。

    实则是说,我已经知道你没有病了,今天我亲自过来,你怎么也该回去好好做你的卫将军了吧?

    杨珧并不回答,只是盯着杨骏那张已经有些微微扭曲的脸。恍惚之间,他仿佛回到了两年之前。

    同样的二人,同样的场景,就连门外的风景都是那么的相似。只是那时杨树的叶子尚未枯黄,郁郁葱葱的,看上去是那么的生机盎然。

    片刻之前,杨骏怒气冲冲地冲了进来,而杨珧正端坐于案前细细品读着古籍。

    杨骏一进堂内,径直走向杨珧,一屁股坐在了他的对面,也不管杨珧面前的水碗是否喝过,一把端过一饮而尽。

    见他模样,杨珧不经发笑,自己这位兄长在外以老谋深算示人,只有在自己与三弟杨济的面前才会恢复原有的模样,那副有些咋咋唬唬的模样。

    “兄长为何如此匆忙?”杨珧看杨骏将碗中清水饮尽方才开口。

    杨骏冲杨珧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似乎是在责怪杨珧怎么好意思问自己的。

    原来今日退朝之后,司马炎专门将杨骏留下,询问了他一件事情。对于他弟弟杨珧的请辞有何看法。

    乍听之下,杨骏有些不知所措,若非司马炎主动提及,杨骏是丝毫不知自己的弟弟已经启奏请辞。但凭借着多年为官的机敏,惊诧之后,杨骏便立刻揣度出了圣上的心意。

    杨氏一族身为外戚,如今却是一门三公,尽管司马炎对自己三人不论是能力还是品行皆是无比信任。但若说对杨氏的功名过盛毫无芥蒂,恐怕也是不可能的。

    值此徘徊境地,杨骏如何作答就显得既关键又微妙。

    杨骏躬身作揖答曰:“吾弟所言亦吾之感。杨氏一族,既非宗室,亦非士族,然有今日境况,仅凭陛下厚爱,实难承受。不若准了卫将军的请辞,若此则亦为陛下分忧。”

    如此答案,堪称完美。字字都嵌进了司马炎的心窝里。当即司马炎大手一挥书写二字“不允”,同时心中还在暗自窃喜自己并未看走眼,杨氏三人果真都是忠心耿耿,德行兼修之人。

    忽悠过了司马炎,杨骏第一时间就赶到了杨珧的府邸。他要问问自己这位弟弟究竟是怎么想的,别人挤破脑袋都得不到的差事,杨珧竟然要主动请辞,当真是疯了。

    杨骏没好气地开口道:“吾之匆忙皆因弟所为。”

    杨珧此时已明白杨骏前来究竟何意,继续装傻道:“不知兄长所指?”

    杨骏也不和杨珧打哑谜,直截了当的问道:“为何请辞?”

    杨珧微微一笑,知道此时终究瞒不过杨骏,不如趁早面对,说道:“王莽五公,兄弟相待。今杨氏三公,并在大位,而天变展见,吾实为杨氏一门所忧。”杨珧照搬了赵休的话,正是这句话彻底让他下定了请辞的决心。

    “无稽之谈!吾三兄弟,同朝为官,相互照应,无往不利,有何可忧?”杨骏没好气的说道。

    “吾之言取自赵休之信。右督军素与吾交好,而今言如此之语。足以见得,杨氏之盛,朝中百官颇有非议,不服之人众多。弟以为,不如辞官,暂敛锋芒,以保周全。”杨珧答道。

    其实杨珧尚有一言未曾言明,朝中对于杨珧和杨济二人到没什么不满,此二人才能兼备,朝中公认。只是杨骏身居侍中之位,才能平平,只会阿谀奉承,并且欲望深重,常行贪墨之事。对于他的不满,在朝中早已是闹得沸沸扬扬的了。

    也正因如此,杨珧才会执意请辞。他在兄长杨骏身上看不到丝毫的才能,却能看到无尽的欲望,若是放任杨骏行事,只怕到头来杨氏一族都将受到牵连,倒不如尽早请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