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渐渐烂掉的八旗兵】(1/2)
作者:王梓钧
    满洲八旗军,多猬集在萨尔浒、界凡寨、古勒寨、赫图阿拉一线,防止大同军从抚顺关杀出。

    从这里出兵前往叶赫城,直线距离为270里,全程需要翻山越岭。。。

    反而是大同军更近,驻扎在铁岭的大同骑兵师,往东北走120里就是镇远堡。更前方是镇北关,镇北关几十里外便到叶赫城,一路走来地势都相对平坦。

    萨尔浒方向的八旗军,根本就不敢调走,代善只能从别处抽调八千“精锐”去平叛。

    八千大军出征已经足够了,毕竟满清统治叶赫部好多年,牢牢控制那里的战马,这几年更是把战马给抽空。叶赫部能打仗的青壮,也被编为八旗,剩下的都是旗丁家属,连武器和甲胄都不齐。

    然而,打仗不只看装备。

    满达海忧心忡忡的找到代善:“父亲,八旗军中的海西兵,听说南褚起兵造反,纷纷逃回老家去了。拦都拦不住,只能截杀已经逃走的。那些想逃却还没逃的,总不能全杀了,胡乱动手会酿成兵变。”

    “逃了多少?”代善问道。

    满达海说道:“具体详情还不知,但已知的海西逃兵,半个月就有两千多。”

    代善沉默无语。

    海西四部,跟建州女真交战多年,家家户户都有深仇大恨。听说自己的部族重新复立,哪还愿意留在建州?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知道满清必亡,不想留下来一起陪葬。

    还有就是八旗兵的待遇,相较以前直线下滑。

    努尔哈赤那会儿,八旗兵没有军饷,各部头领带着牛录抢劫。黄台吉时期,八旗兵开始正规化,中央收拢部落首领的兵权,代价是要给士兵发放军饷。多尔衮时期,精锐八旗兵的俸禄,巅峰时月薪高达四两银子。

    而今,银饷减到一两,粮饷经常不够吃,就连建州兵都普遍滋生不满情绪。

    “哒哒哒哒!”

    一匹快马进城,直奔代善的王府。

    举着军情急报的牌子,骑士一路畅通无阻,见到代善之后跪地说:“摄政王殿下,古勒寨有四百多兵,被他们的将官带着,弃寨翻山去投了抚顺关的南蛮子!”

    “知道了。”代善身心俱疲,挥手打发此人退下。

    这四百多八旗兵,都是来自于乌拉部。

    乌拉部也属于海西女真,主要居住在黑龙江,满清打仗用的毛怜马便来自于此。乌拉部被灭之后,族人全部编入正白旗,多在正白旗第四、第五参领当兵。

    多尔衮没死,只是被软禁,很多人都以为他死了。

    多尔衮是正白旗旗主,部队全部被大玉儿收编。大玉儿玩弄政治是一把好手,但军队却是代善、满达海父子在管,正白旗士兵一直不咋受待见。建州兵还好,正白旗的海西兵,简直就是后妈生的。

    强行糅合起来的满族,本就内部矛盾重重,现在等于是彻底爆发。

    古勒寨在萨尔浒和赫图阿拉之间,驻守此地的乌拉部士兵,想回老家都回不去。干脆由军官带着,集体跑去投靠大同军。

    “父亲,不能任由这样下去啊!”满达海急道。

    代善说:“必须打一场胜仗,不打胜仗就军心不稳。”

    满达海说道:“可如今到哪里打胜仗去?南蛮子守着辽长城,距离京城(赫图阿拉)只有一百里。我们这边大军一动,南蛮子肯定趁机杀出,到时候就连京城都没了!”

    代善又不说话了,因为他也没法子。

    驻扎辽宁的大同军,这一年来啥都没干,满清那边自己就开始崩了。除了内部矛盾,主要还是缺粮缺钱,根本养不起那么多军队,强行维持大军必然待遇下降,当兵的领不够粮饷就会生出异心。

    满达海想了想,压低声音说:“不如请除帝号,向南京那位俯首称臣。”

    代善猛然睁大昏花老眼,本来想要怒斥,临嘴却说:“也不失为一个法子,可赵皇帝那边恐怕不答应。”

    “不试试怎知?”满达海说。

    这父子俩是真扛不住了,强行养着大军且不说,还一直保持战时对峙状态。本该农忙回家种地的八旗兵,被迫变成职业军人,上万人压在前线驻防城寨,粮饷消耗已经快把满清给耗死。

    有时候,代善真想带兵打一场,是输是赢让老天爷决定,总比每天消耗粮草更强。

    代善叹息道:“再等等,再等等。”

    等待半月,代善等到了前线战败的消息。

    奉命平定叶赫部叛乱的八千大军,半路上就跑了一千多。

    这一千多逃兵,一部分属于内附蒙古,即在草原混不下去,举族迁来投靠满清的蒙古人。还有一部分来自乌苏氏,老家就在叶赫城东边不远,正好借机逃回去种地,傻子才会跑去叶赫城打仗。

    不断出现的逃兵现象,导致还没逃的士卒,也士气日渐低落。

    更有趣的是,前去叶赫部平叛的主帅,是一个从没领军打过仗的叶赫部族人——大玉儿心腹冷僧机。

    这项任命,牵扯到大玉儿母子和代善父子的权力争斗。
620【渐渐烂掉的八旗兵】(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