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华裕(2/2)
作者:新科奶爸
    除此之外,由于外贸部门的催促,华裕集团在九十年代开始了第一次海外拓展,但是刚刚走出国门的华裕还非常稚嫩,失败的项目多,成功的项目少。

    与俄罗斯合作的晶片厂,不仅受困于当地多变的政局环境,双方的工作习性及思维方式也几乎全无合拍之处。

    反反覆复一年多,项目几乎没有进展,而这边,当年的小兄弟华投两条六英寸线已经完工,新的两条八英寸晶片生产线也开始破土动工。

    与此同时,华裕在倭国,美帝的子公司寸步难行,业务开展一遍空白,甚至于华裕在倭国,反而陷入了当地“hēishèhuì”的骗局。

    所以在这一次视察时,孙祖杰就提出了这两点,他认为华裕集团也需要转型,针对多元化发展带来的机构臃肿和财务混乱做出整顿,对全集团的债权、债务、投资项目、财产实物等资产数据进行了摸底,开始向自己动刀。

    孙祖杰认为华裕集团的在港业务要做大做强,要在在港岛民生行业立住足、站住脚,在这一块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就要大胆投入,就算亏本也是值得的。

    而对于这一次盲目的国际化,孙祖杰的说法是关闭,全部关闭,趁着你们还有钱,等你没有钱了,你关它都关不了。

    孙祖杰在座谈时,还自揭家丑,“华投这些年算是发展的很好,甚至被中枢当作发展的典型,但是华投信託的事情表明我们对于一级子公司的管理都有些失控。

    华投如此,华信、光大都是如此,所以才有这一次光大信託危机的爆发,同样作为多元化发展的典型华裕,这样的问题我相信也非常突出。

    所以这一次来港视察,我对大家伙就一个要求,未雨绸缪,修好内功,要防範于未燃。

    企业经营者,任何时候都应该有忧患意识,要是市场形势发生了突变,我们的产品卖不动了,我们的生意伙伴不进货了,我们还可以支撑多久,我们的资金能不能支撑到我们成功转型。

    我也不瞒大家,华投现在正在进行整顿,我和任总对华投的未来发展定位是投资加实业,我们的投资以海外高新产业和初级的矿产资源为主,而实业方面,我们将以半导体产业为核心,串联起航空、汽车、造船、电力电器、重工等行业。

    华投即将准备启动规模空前的干线飞机制造计划,所以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准备将苏东的国际贸易板块相关的企业和子公司分拆出去。这一次过来,我也准备和诸位商量一下,华裕愿不愿意收购华投的这一块业务,将你们的贸易板块做大做强。”

    孙祖杰话音刚落,华裕的宁总只觉得呼吸一窒,因为控制着苏东贸易的华投贸易板块这些年的发展实在太诱人了。

    华投这些年对于华裕的赶超,根本原因就是八十年代这两家企业在八十年代的发展思路不同。

    八十年代,在华裕华信光大等企业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在港岛攻城拔寨的同时,华投却将金融投机的庞大收益放在了国内实业发展,迅速建立起电子和汽车两大核心产业。

    藉助这十几年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华投迅速超过了华裕华信,原因就是八十年代华投花大本钱搞得汽车电器等领域实在太赚钱了。

    相比于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华裕,华投旗下企业的技术水准更高,瞄准的又是国家的产业空白,自然可以攫取到更高的利润。而除此之外,华投在金融投机和苏东贸易上也赚到了远超华裕的利润。

    华投迅速赶超之后,华裕这才如梦方醒,也开始加大在国内的投资,但是他们看到了,别人也同样看到了,所以作为后来者的他们事实上相当憋屈。

    现在孙祖杰为了造飞机,竟然捨得把几根柱子之一的华投贸易卖出去,那么华裕就算再苦再累也要接盘。

    儘管到了94年,苏东贸易的利润率开始下降,但是这毕竟是一块不成熟的市场,利润率还是比较高的,这一块总比成熟的欧美市场要好。

    但是华裕现在虽然家业大,但是摊子也大,他们手里的现钱毕竟有限,所以怎么买下来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孙祖杰笑着说道,“你们在港岛的上市公司完全可以增发股份嘛,要是资金不够,就拉上别人,我相信感兴趣的人肯定不少!”

    孙祖杰之所以要卖掉华投贸易,就是因为现在苏东贸易已经差不多到了顶点,现在卖出去折现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那还留着干什么,以这几年的利润,卖出几十亿港币是最起码的,这样一来,造飞机起步的资金不就有了吗?

    而对华裕来说,买下华投贸易对于他们补充自己的贸易网意义重大,所以孙祖杰相信华裕一定会接下他的好意,果然从宁总的表情中,孙祖杰就知道事情差不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