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内期间,孙祖杰还有不少其他收获。领导们也不会一天到晚就绷紧神经,也需要有放松的时间。
会议结束后,年轻人孙祖杰就会被叫过去陪着聊聊天,孙祖杰需要的上市名额问题也被他乘机解决了。
没想到在大内待这么几天,就捞了这么大的好处,孙祖杰心情当然很好。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让孙祖杰那么开心,比如广南费执事跟他就有一些意见分歧。
孙祖杰对京师的骨干企业按照行业进行整合,抓大放小,比较符合华国此时流行的做法,但也有所不同。
从1995年年底,华国刮起了一阵世界五百强风,好多此时不错的企业都想学习华投成为五百强,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儿八经的筛选了六家企业作为华国的种子选手。
这些种子选手,中枢给予他们种种权力,希望他们可以做大做强。除了放权之外,还允许他们进行大规模跨行收购,允许他们组建金融公司等等。
中枢如此,各部门地方也同样如此,他们分别推出了自己的扶持目标,一时间举国上下都在说五百强。
这些企业的说法就是我们要成为第二个华投,第二个大宇,所以不少企业乘着国家松口,大肆举债进行扩张;
而因为是国企之间的收购,也不存在敏感的国有资产流失,所以这种大规模的并购在各地也是一路绿灯。
这件事到最后夸张到一个酒厂的厂长跪在地上,恳求三九药业收购他们酒厂。在这种疯狂的节奏之下,三九药业迅速变成了一艘航空母舰,当然代价就是负债率节节攀升。
而作为学习对象的华投,此时则恰恰相反,他们竟然把旗下华投贸易这个非常赚钱的业务卖掉了。
就在九六年初,华裕旗下的港岛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经过友好协商,他们将以股份和现金收购的方式买下华投贸易的大部分对俄业务。
对于华投的做法,外界有些莫名其妙,对俄业务是华投最大的利润来源之一,虽然这两年利润有所下降,但还是相当稳定。在这个年代,有这么个稳定收益的业务,华投为什么要出售,失心疯了吗?
想想也不可能,华投是华国的顶尖国企,出问题了,华国还不救援?很快原因就出来了,华投对外宣布,之所以出售华投贸易,是华投的业务调整,目的是为华夏飞机的干线飞机研制筹措资金。
消息一公开,美欧的报纸就公开不看好,华国研发的支线飞机c808为了申请适航证,向美帝提供了大量研发和试飞的资料,但是美帝审评之后发现有太多不符合适航证的地方,所以c808不得不进行艰苦的整改;
而华国的运十飞机要是没有俄国的帮忙,能不能再次飞起来都不知道,这个时候华投竟然好高骛远,启动了干线飞机的研发计划,明显在往深坑里砸钱,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很不看好。快穿:黑化吧前女友
与此同时,内地和港岛股市的华投系企业也毫不意外的开始下跌,显然不看好的人不仅仅在国外,国内的投资机构也同样如此。
华投如此,华投控股的光大集团也不例外,新任的廖副董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开始对光大旗下业务进行整合,光大港岛的三家上市平台也纳入到他调整的计划当中。
在华投光大调整旗下业务的同时,孙祖杰在京师的做法又和此时的主流有所差异。
比如他对京钢的做法,更强调京钢完善产业链,对于那些与产业链无关的企业,他都进行了剥离,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交给其他的京师企业。
京钢的大规模重组进行了一年多,京钢的负债率降低了不少,企业的经营脉络也日渐清晰,当然作为代价,京钢的产业规模也大为缩水。
而京师组建的企业集团都是同行业合并,严禁跨行经营。而且在合并时,对于原来的公司领导层也进行了大调整,尽可能减少各个集团的内耗。
作为华国混业经营财团模式的开创者,孙祖杰此时的做法明显太奇怪了,而对于这些不同,中枢并没有公开表态,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还是让结果说话吧。
但是在大内开会时,来自地方的两位执委就有些坐不住。来自于魔都的鲁执事还好一点,魔都的做法更多的是学习京师,只是没有京师那么严格。
而魔都开放较晚,此时并没有形成非常牛逼的民营公司,以国有企业为主的魔都真正有钱的就两家上汽和宝钢。
第760章 试探(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