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4 政治素人(1/2)
作者:鲇鱼头
    1945年的美国,制造业还没有空心化,工业还是很有实力的。

    如果没有南部非洲,美国就是无可争议的蓝星第一。

    现在美国的地位很尴尬,他并没有像另一个时空一样,凭借强大的工业能力完成对欧洲的收割,对于美国来说,他的任务只完成了一半。

    美国确实是凭借战争掏空了欧洲,可是最大的受益国却不是美国,而是南部非洲,甚至俄罗斯的收获都比美国大很多。

    世界大战前的俄罗斯不被国际社会接受,空有强大的战争潜力,却被锁在北极圈内无法脱身。

    俄罗斯虽然受战争破坏严重,却打破了英国和法国联手设置封锁线,甚至将影响力扩展到西欧,这可是历代俄罗斯沙皇梦寐以求的。

    跟南部非洲相比,美国最大的问题在于脱离欧洲的时间太久,对欧洲的影响力严重不足,以至于美国政府提供的贷款,都没有几个欧洲国家想要,跟美国相比,南部非洲的条件更优厚。

    南部非洲不止给钱,还提供重建所需的技术、物资、方案,以及最重要的安全保障,这才是欧洲国家最看重的。

    美国不是没实力,关键是没信誉。

    两次世界大战,每一次美国都是战前扇风点火,战争爆发后左右逢源,最后实在榨不出利润,这才亲自下场。

    南部非洲跟美国相比也没好到哪儿去,该赚的钱一分没少赚,可神奇的是欧洲国家对于南部非洲的信任远高于美国。

    “美洲是美国的美洲,非洲是南部非洲的非洲,欧洲也应该是欧洲人的欧洲,不能彻底倒向某个国家。”巴黎戴高乐官邸,温斯顿语重心长。

    从比勒陀利亚到华盛顿,温斯顿转了一圈才发现,最有可能和英国联手的国家,居然还是法国。

    英国和法国虽然矛盾不断,总体上是合作的,在很多关键领域,英国和法国的利益是一致的。

    比如在殖民地问题上。

    罗斯福葬礼后,杜鲁门在华盛顿重申威尔逊在一战后提出的十四点中,关于裁减军备、自由贸易、以及正确处理殖民地问题的方案,希望以此作为战争结束后,重建国际体系的基础。

    距离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已经过去了27年,当年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因为不切实际直接沦为国际笑柄,美国因此连国际联盟都没有加入,重新捡起门罗主义,开启新的轮回。

    现在回头看,美国游离于国联体系之外,是国联的第一大败笔,也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伏笔。

    威尔逊提出十四点,目的很明确,就是打破英法确立的世界体系,最大程度发挥美国的工业优势,继而重塑以美国为首的国际体系。

    英国和法国将美国排除在国联之外,一度得意洋洋。

    可没想到美国并没有按照英国和法国给出的剧本执行,而是通过二次大战彻底打破英国和法国的主导地位。

    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遭到所有人的嘲笑。

    这一次杜鲁门重提十四点,温斯顿和戴高乐已经无能为力。

    杜鲁门提出的“十四点”,在威尔逊的基础上又有深入,尤其关于自由贸易和殖民地问题的部分,得到了南部非洲的支持。

    27年前,南部非洲还没有挑战英法的能力,加上美国也不行,当时英法的殖民体系还是铁板一块,根本无法撬动。

    当时罗克也不是南部非洲首相,没能力代表南部非洲做出决定。

    现在南部非洲和美国联手,已经拥有掀翻英国和法国的能力,所以罗克在返回比勒陀利亚之后,明确表示了对“十四点”的支持。

    如果没有南部非洲的支持,温斯顿还有信心压制美国的野心,甚至如果得到南部非洲的配合,温斯顿有信心将美国重新赶回美洲。

    现在有了南部非洲的支持,温斯顿独木难支,他需要一个靠谱的盟友。

    然后温斯顿悲哀的发现,最靠谱的居然是法国。

    “法兰西和大英帝国,都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也正是因为殖民地输送的利益,英国和法国才能保持应有的国际地位——现在情况很明显,有人正取代德国,成为国际秩序的挑战者,我们无路可退,如果失去海外殖民地,大英帝国和法国,将沦为西班牙,或者意大利一样的三流国家。”温斯顿这一次真没忽悠戴高乐,情况真的就像他说的这样危险,稍有不慎万劫不复。

    “首相阁下,情况远没你说得那么严重,更何况,我们现在还是盟友呢——”戴高乐阴阳怪气,不是他没有意识到,而是英国背后捅刀子的次数太多了,法国也已经有了更好的选择。

    英国是在第二次布尔战争后,国力大幅衰弱,再加上德国的威胁,才和法国建立同盟关系。

    这个关系并不牢固,英国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都派出了远征军,但同时也做好了随时放弃法国,退回英伦三岛的准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还没有严重到抛弃法国的程度,英国的目的没有暴露。

    谁都没想到二战爆发后,德国的攻击力那么强,英国根本没有兑现承诺,在战争开始阶段就主动从敦刻尔克撤离,这也成为法国迅速战败的重要因素。

    如果英国的恶行到此为止,戴高乐也勉强可以接受,他不是个不讲理的人,换成是他,他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让戴高乐对英国彻底失望的,还是英国对自由法国的态度。

    自由法国成立的时候,英国不仅不承认,而且将随英军从敦刻尔克撤往英国本土的法军留在英国本土协助防守,要不是南部非洲出手相助,戴高乐连北非都保不住。

    这样的英国,戴高乐是万万不敢亮出后背的。

    “我知道你和南部非洲人的协议,你也应该知道,我和洛克是好朋友,几十年的老朋友,我们从布尔战争时期就认识了,关系一直持续到现在,可是我们之间的关系,绝对不会影响到南部非洲和大英帝国之间的关系。”温斯顿公私分明,也希望戴高乐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明辨是非。

    “英国有能力,并且有意愿帮助法国进行重建吗?”戴高乐问出最关键的问题。

    对于现在的法国来说,安全问题其实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重建才是。

    法国最大的威胁来源已经消失了,英国和俄罗斯的威胁都是潜在的,戴高乐相信法国如果和英国、俄罗斯之间爆发战争,南部非洲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对于法国人来说,他们并不太在乎在法国驻扎的外军,到底是南部非洲人,还是德国人。

    关键是谁能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利益。

2574 政治素人(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