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熠道:“文恒兄请讲,只要不违背侠义之道,我当全力而为”。
颜良道:“茫茫人海,良莠不齐,得一兄弟又何其难也!今日与子昱相识实乃人生一大快事,我和不俊想与子昱结为金兰之交,不知你意下如何”?
秦熠喜道:“能与二位兄长结为金兰之交,实乃熠之幸也,就依文恒兄之言,今日与二位兄长结为兄弟”。
文丑笑道:“文恒此举甚合我意,你我相识已久,我早有此意。而子昱不但枪法卓绝,还是一位谦谦君子,能与你们二人结为兄弟,我求之不得。”
光合四年四月中旬,颜良、文丑、秦熠结成了金兰之交,是年,颜良二十一岁,文丑二十岁,秦熠十七岁。
三人结拜以后,登时亲近了许多,秦熠与陆昶就在颜良的家里住了下来。之后的一些日子,秦熠又去拜见了文丑的家人。
旬日过后,三人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颜良、文丑对秦熠这位刚刚结拜的小兄弟也越来越是喜欢。这一日,三人互相切磋一番之后,围案而坐,饮茶歇息。
文丑道:“子昱武艺不凡,但不知对天下之事是否也有所了解,对当下的局势有何看法”?
秦熠道:“我一路走来,所闻所见都令人十分心痛,想我大汉昔日是何等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外藩望戈而寒。然,如今天子暗弱、宦官弄权,国势日渐衰微,各地豪强大肆兼并土地,导致许多百姓失去了家园,朝廷对此却置若罔闻、视而不见。
而且,外藩在我幽、并二州境内肆意掠夺,百姓深受其害,我汉军将士对此却无能为力,长此以往,天下必生祸乱”。
颜良叹道:“如今我大汉内忧外患,我等虽是习武之人,但却因为都是白身而报国无门,每每想到此处,都令我十分郁闷”。
文丑道:“如今宦官当道,庙堂之上忠义之臣屡遭迫害,我们身为一介草民,对此又能奈何,只是可惜了我们一身的好武艺”。
秦熠道:“虽然当下没有我等施展才华的空间,但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坐等天下之变。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我们应当未雨绸缪,早做打算,一旦天下有变,我们也好顺势而起,闯出属于我们的一片天地”。
颜良道:“三弟想法虽好,但你怎么能确定天下会发生动荡?虽然现在大汉内忧外患,但数百年基业岂能因一时之变而有所动摇”!
秦熠道:“如今各地豪强兼并了大量土地,致使许多百姓成为流民,他们上无片瓦遮身,下无安身之地,流亡千里,饿殍遍地,长久以往岂能不思变也!而一旦被人蛊惑,必成星火燎原之势,到时,朝廷又该如何应对?
纵然他们无法撼动大汉数百年基业,但却能留下巨大的隐患,不出数载,天下必然会形成群雄争霸之势”!
文、颜二人听到秦熠说出数载之后天下就会形成群雄争霸的局面时,心中都是十分震惊,他们不明白秦熠为何会得出这样的论断?
颜良道:“子昱,虽然大汉现在处于多事之秋,然,朝廷依然有数十万带甲之士,谁人敢冒犯天威、藐视朝纲,至于群雄争霸之势,以我之见,子昱有些言过其实”!
秦熠道:“大哥,我得出这个结论,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确会如此”!
文丑道:“子昱,既然你得出此种结论,是否可以告知你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
秦熠道:“二位兄长,请问如果天下发生动荡,会是什么人敢冒着灭门之灾而铤而走险?”
颜良思索了一番,道:“当然是那些失去家园的流民,他们陷入绝境之时,如果受人蛊惑,为了自己的生存自然会追随他人揭竿而起,历朝历代莫不是如此”。
秦熠道:“大哥既然知道是失去家园的流民,那么,大哥是否知道现在天下的流民又有多少呢”?
文丑道:“这个我们当然知道,但天下的流民虽然众多,却是一盘散沙,又怎么可能对拥有数十万精锐之师的大汉造成威胁。如果他们敢揭竿而起,也不过是飞蛾投火、自寻死路”。
第七章 论天下(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