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朝听政这件事看起来是很容易,可做起来其中的难度就不怎么友好了。
当几日前曹芳第一次在孙资与刘放的带领下去到中书省观看了一下大致的情况。
然后再在孙邕与何曾前往门下寺转悠了一圈,回到东堂的曹芳不知道是有多庆幸大魏有着中书与门下两个机构的存在。
亲自去批阅大小奏折什么的曹芳也曾经去尝试过,但很明显就算曹芳的意志力算是挺得住,但身体也真的是挺不住。
而如今的曹芳就算是有着先前种种的天才之举但依旧被默认为了尚未蒙学还不能彻底批阅奏折的小天子。
临朝听政四个字最关键的莫过于那个听字了,对此曹芳也是没有多少办法,反正当初那个阶段遥控指挥就已经能够满足曹芳的需求了。
也就是说如今大魏的大小政事名义上尚且还分散在曹爽与司马懿这两位辅政大臣的手中。
除了司马懿这位老太傅因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赶去辽东赴任的缘故除去了录尚书事一职外,曹爽、曹大将军可还兼任着录尚书事一职呢。
而真正的政事都被集中在了尚书台之中,由有资格参与尚书台议事的官员们同台臣们一起商议而出。
尚书台商议得到的结果并不会立即就这样被分发到下属的各曹立马执行,商议得出的结论会被孙资或者刘放其中一人记录随后交由门下寺的四位侍中送到曹芳面前。
再怎么说洛阳宫还坐着个天子呢,就算曹芳没有临朝听政,这由尚书台商议出来的决议奏疏照样也得从曹芳手中走个过场。
若是曹芳有什么想法他也必须得按照这套程序来。
曹芳先是要吩咐门下寺的侍中拟旨,再由王基这位中书侍郎送往中书省之中,由刘放或者孙资修改再送往门下寺之中。
还得再由门下寺众人再一次的审批,若是门下寺这边认为出问题了还得重新送回到中书省中再做修改。
本来这就是如今大魏天子所要发出一道诏令的正常手续,若是要诏令生效这其中的手续恐怕只会比曹芳知道的更为复杂。
但问题是就算门下寺这边通过了,如今曹芳的诏令还得要下发到尚书台经由台臣与有资格参加台议的官员们的商讨再得出结论。
本来尚书台也只是个执行机构而已,但比较让曹芳感到头疼的是有了先帝钦定的曹爽与司马懿两位辅政大臣。
中书拟旨到门下审核的这个制度最关键的一环无疑是发出命令的天子,可惜曹芳先前并没有能力能够阻止曹爽与司马懿获得辅政大臣这个身份。
而先前的大魏在天子年幼,还有着两位辅政大臣,中书拟旨到门下审核的这个制度肯定是不能用了。
以往作为执行机构的尚书台就获得了这个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权力。
第三百九十六章 慢刀子(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