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章 日常(1/1)
作者:糊涂鱼饼
    荣国府里的三位姑娘读书的地方在后花园里收拾出来的两间房子里,给她们上课的是一个头白齿摇的积年老儒。

    黛玉来了之后,加入其中。只是去了几次之后,她就后悔了,不仅仅是这个积古老儒的学问无法和贾雨村相比,而是因为三春学得太过浅显,都还处于启蒙阶段。

    迎春虽然是姐姐,但是进度和探春是一样的。她们都已经学完了千、三、百,正在听老师讲解《声律启蒙》和《千家诗》这两本书;而惜春刚刚学完《千字文》,正在按照老师的要求背着《三字经》里面的“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这几句。

    在黛玉进府的时候,贾母曾问过她读的什么书,她答道“只刚念了《四书》”,其实她是谦虚了,要知道,她可是能帮林堇写八股文的,因此四书五经皆通。

    原本她问贾母姊妹们读得什么书,贾母说的那句“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就罢了。”让她以为贾母推崇“女子无才就是德”那一套,因此在后来见宝玉的时候,被宝玉问起读何书时,忙按照揣测来的贾母心意改口为“只是些许识几个字”。

    但是等她跟着三春一起上学之后,她觉得自己那天可能猜错了外祖母的心思了,外祖母家的这几位表姊妹读书,只怕真如外祖母所说,不过是认得两个字罢了。毕竟外祖母可是培养出母亲那样诗书风流的人物,怎么可能不重视读书呢?

    因此,以黛玉的水平,跟三春一起上课,宛如大学生上小学,无聊得很,但不去上学,府里的同龄人,三春和宝玉都去上学去了,她没了伴,在府里又没有其它事,不免有些无趣,因此想了想,她将林堇给她的数算书拿到了课堂上,学了起来。

    不是她不想拿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实在是她担心她拿到课堂上之后,被三春看到之后,觉得她书读得比她们多,有炫耀,甚至压她们一头之嫌;而拿数算书,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因为黛玉的术数正处于刚启蒙阶段,只有小学二三年纪的水平。

    黛玉带数算书上学堂,可谓是歪打正着,因为她要是拿四书五经来学堂,遇到不懂的向贾家请来教三春的这位老儒,说不得能把这位老儒逼得辞了馆。

    因为别看这位先生被冠以“老儒”的称号,其实他连个秀才都不是,只是一个屡试不第的老童生,不过因为和族学里的贾代儒曾经是同年,关系不错,因为这层瓜葛,被贾代儒举荐进府教三春读书。

    碍于男女大妨,因此在找不到合适的女先生的情况下,教三春读书识字的如果是男子,必须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当家做主的王夫人根本不在乎三春的学习情况,见这位老儒年纪合适,也没没说让人打听一下学问如何,就非常干脆的答应让其入府做馆了。

    不过,想想也可以理解,王家的家教根本不教女孩读书识字,而三春又没有一个是王夫人的骨血,王夫人哪里会在乎教她们的先生学问是否高深?其实要让王夫人做主,她才不会花钱请先生回来教三春呢。有那个钱,还不如给在宫里的元春送去,让她用来打点,好能赶快出头。

    ……

    散了学,黛玉没有伺候的人,亲自收拾好学习用具,将其装进书袋。雪雁上前将其背起,惜春看到她要走,将自己那一摊丢给她的丫头入画,忙忙的跑到她跟前,笑问道:“林姐姐,你一会儿可是回房?”

    黛玉“嗯”了一声。

    惜春欢呼一声,上前挽住她的胳膊,笑道:“太好了。前天我在你那看的书还没看完,我想接着看完了。偏昨天我去找你,你没在,你房里的丫头又不敢做主,害得我只能再等一天。你是不知道,我这一天,因为那本没看完的书,心中抓挠抓挠的,饭也没好生吃,觉也没睡好。”

    探春听了这话,插口问道:“什么好书,让你这么入迷?”

    惜春怕探春知道了,和她抢,对她做了个鬼脸,道:“不告诉你。”

    黛玉看了一旁慢吞吞的迎春一眼,招呼道:“二姐姐,三妹妹,昨天我收到家里送来的一些东西,里面有一些比较新奇的吃食,你们过去尝尝。”

    坐在黛玉的屋子里,雨鸥将一个装着四种来自国外的干果,炭烧腰果、盐焗扁桃仁、原味开心果、奶油小核桃,前两种是直接剥开的果仁,后两种则带着外壳的八宝攒盒摆在桌子上。

    紫鹃跟在后面,端着一个荷叶边姓托盘,将装在雨过天晴瓷碗里的荔枝水分别放在几位姑娘跟前。

    嗅着甜香,看到小碗里盛着雪白浑圆的几颗果子,惜春惊道:“竟然是荔枝?这个时节竟然有荔枝?不对,这会儿荔枝还没到熟的时候呢,难道是去年的荔枝?

    可是这不可能呀,众所周知,荔枝最难保存了。听说摘下来之后,一日色变,三日味变。要是去年的,怎么可能保存到现在?”

    黛玉笑道:“这是荔枝罐头。在荔枝成熟的时候,采摘下来,通过某种方式保存下来。好像是扬州那边的盐商研究出来的一种法子。去年有盐商送了我们家几坛,家里想着我,就将其送进京来了。”

    探春拿起调羹,舀了一颗放入嘴中,只觉得甜香四溢。不等她开口赞扬,那边也吃了一颗的惜春连连点头赞道:“好吃,真好吃。”

    “这法子真是想绝了。”探春笑道:“前朝时,京中想要吃荔枝,岭南官员就将那将熟未熟的荔枝树挖出,移栽到盆里,然后用快船走海路运到京中。等到京后,荔枝也差不多成熟,正好采摘下来。

    这法子虽然比当年唐明皇采用驿站快马传送,珍珠封篮送荔枝的法子省时省力,而且不至于劳民伤财,可是和这个荔枝水比起来,差远了。这个不拘季节,随时都可以吃,真是厉害。”

    迎春神色淡淡的驳道:“我估计像这种时令性的水果就算是做成罐头也所费不菲,不然,只怕京城不会到现在还没有看到。”

    惜春附和道:“二姐姐说的有理,咱们家去年得的还是新鲜的荔枝。就那么几小篓,满府里分分,分到每个人的头上,也就那么几颗。纵使再怎么喜欢,也只能尝个鲜,想要吃过瘾,那是不可能的。

    府上老太太、太太,特别是琏二嫂子,都喜欢吃荔枝,要是这个罐头容易得,咱们府里又怎么会没见到?”

    一旁伺候的雨鸥听了这话,心中忍不住暗笑,还真让大爷说对了,府里上上下下,不管是爷们,还是后宅妇人,都妄自尊大,还当现在的荣国府是当年的国公府呢!

    这个罐头,雨鸥在林堇的身边伺候的时候,听他提起过,要说难得也不算难得,只是产量不算高,因此只有那第一等的人家才能得到。可是荣国府早已经不在第一等里面了,如果不是和林家是姻亲,黛玉又在府里,恐怕他们想看到罐头,等人送,恐怕要等上几年。

    黛玉叹道:“在我看来,荔枝的地位被推得太高了。

    因为杜牧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而被人们知道它的运输不易,又因为和四大美人的杨贵妃,以及由盛转衰的大唐联系到了一起,所以,哪怕荔枝并不是所有的水果中最金贵的,但是在世人的眼中,依然把它放在了最金贵的位置上。”

    探春伸手拿了一个小核桃在手,看了看,道:“这东西是什么,看着和香榧子很相似?”

    “三姑娘,这可不是香榧子,只是外形相似罢了。”雨鸥向大家介绍完四种干果的名字,补充道:“这几种干果都不是我们国家的,乃是来自海外。

    腰果和开心果这两种干果的味道别具一格,而扁桃仁和这个小核桃,则是因为味道和我们国家的桃仁以及核桃味道差不多,才起了这个名字。但是扁桃仁的仁个更大更厚实,而这个小核桃和我们国家的核桃比起来,皮更薄,轻轻一捏就能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