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拱手,姿态放得很低,道:“有此残躯,劳陛下如此关怀,臣感激涕零!”
“都在郭卿府中了,若是再似朝上那般拘谨,那可就太过无趣了!”扬了扬手,刘承祐做出一副放松的姿态,低身侧躺在铺陈于园圃中的毛毯上。
语气却不自觉地郑重了起来:“朕即位以来,力行改革,锐意进取,虽谈不上呕心沥血,却也未尝废怠。砺剑三载,今已至利刃出鞘,止戈天下之时。国家正当非常之时,军政戎机,还需一个能望卓著之臣,枢密院那边,正待郭卿还衙,以典其事!”
天子的意思,已然很明显了,而再度迎上刘承祐坦诚的目光,郭威稍微犹豫了下,而后在刘承祐注视下,起身跪倒,稽首敬拜:“如陛下不弃此残躯,臣愿效劳!”
原以为,郭威会故作矜持,推辞一番的,没想到他这般痛快,态度还这般恭顺,令人愉悦。不由得对郭公再高看一眼,甚至于刘承祐在想,自己临门之时,郭威恐怕就知道自己将复出了吧......
亲自将郭威扶起,接下来的谈话,可要正式多了。刘承祐终究不可能亲下郭门,就为了来蹭一顿烤肉。
还是由郭威主动问起:“契丹大举南侵,寇临北边,朝廷也发兵,据闻陛下也将亲征。此时正当军情急切、局势紧迫之时,陛下有召,着一中官宣诏即可,臣即奉命,何劳陛下抽暇亲至?”
“朕心中烦闷,此番出宫,既为散心,也是有事求教于郭卿!”刘承祐轻出了一口气。
郭威拱手:“臣不敢当。”
虽然刘承祐心中笃定,对于军情大略,郭威必然有所了解。但刘承祐仍当他不知,将北边军情,大汉军备,契丹之变,以及最让他忧碍于心的南北战略之争,一一与之叙来。
花费小片刻的时间,将情况细述了一遍,尔后刘承祐以质询的目光盯着郭威:“朝中文武,各执己见,尽陈利弊,但朕这心里,仍旧拿捏不定,毕竟此乃事关社稷江山、天下格局的决策,实不敢不慎重。”
“郭卿久养于公府,见识向以犀利著称,所谓旁观者清,以你之见,南征抑或北伐,当取何方?”
面对天子垂训,郭威一时没有接话,认真地思索了许久,不提那些已然赘述过的利弊之辩,而是朝刘承祐问道:“陛下以为,我朝如北伐契丹,复夺燕山关防,需要动用多少兵马?”
刘承祐不假思索,答来:“以朝廷如今的势力,尽全力,可起二十万步骑,能战者有半数,能托以利害者不足五万,能血战到底者则要更少!”
“陛下知兵啊!”郭威点着头,小小地恭维了一下,又问:“既尽全力,朝廷三载之积攒,灭佛之所得,能撑多久?陛下心中又是否笃定,能尽取边州,重造关防?”
刘承祐沉默了一会儿,直接摇头:“这个问题,朕无法回答!”
见状,郭威则继续发问:“以陛下之见,如攻伐伪唐,尽取其江北,需用多少兵马?费多少钱粮?耗时多长?”
闻问,刘承祐稍微琢磨了下,语气中透着自信:“以伪唐如今的情况,再加朕苦心之谋算,出水陆大军六万,朕有信心,半载可取之!”
话音一落,偏头看着郭威那敦厚的神态,刘承祐也明白其所持意见了,微微叹了口气,道:“朕这心里,只是有些舍不得如此良机罢了。就像当初栾城之战一般,赌上所有,博一把,方才有那般大捷!”
刘承祐说这话时,似乎有些忘记了当初栾大捷后他的一个想法:再不敢如此行险。
闻言,郭威则说:“陛下已非当年独领偏师的皇子,手中所掌也非一军之荣辱,负背江山万钧之重,不可不慎,需量力而行啊!”
“只是难耐心中之痒啊!幽燕在敌手,如芒刺背,如鲠在喉,万事皆受其牵制!”刘承祐道中心中之愤懑。
第64章 郭威支持稳(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