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八章 送到周大人府上(1/1)
作者:风雪云中路
    来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现任权判宗正寺判。本朝因为宣宗朝开始,就出现过不止一次犯罪宗室,在被朝廷已经下了明旨处置。却因为执掌宗正寺上下的也都是宗室,在同气连枝的情况之下相互包庇。大罪按小罪执行,小罪压根就压着不处理,在宗正寺内比外面还舒坦。

    犯错的宗室,在宗正寺内一样花天酒地。不仅酗酒、赌博,还将青楼女子或是自己的侍妾,带到宗正寺内侍寝。甚至在理宗朝,还出现了朝廷已经下明诏赐死的一个将军,居然在行刑三年的之后,那个原本早就该入土的奉国将军,居然光天化日的,出现在大街上强抢民女。

    虽说事发之后,震怒的理宗皇帝,撤换了整个宗正寺上下所有宗室,将一位收了十万贯,用其他人尸体顶替犯罪宗室的,时任宗正寺正卿的一位郡公夺爵、圈禁。那位靠着同宗包庇,逃过一劫的将军直接被砍头。可那件事,造成的影响却是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都难以消除。

    在加上自从宣宗末年开始,便屡屡出问题的宗正寺。无奈理宗皇帝,在无法改变宗正寺正卿、少卿,一律由三服外宗室担任的祖制之下,也只能设置正四品的权判宗正寺判官,以便对宗正寺上下多少有个监视,让那些人别无法无天。按照定律,这个判官只能由御史台派出。

    按照当初太祖定制,宗室犯罪不得公开杀戮,即便是造反那样的天大错误,也不得公开杀戮,最多只能三尺白绫与一杯鸩酒。但自从理宗朝开始,无论是不是朝廷下了明旨处置的,行刑时这个判官都要在场,而且要要签字的。哪怕只是圈禁,关进黑屋子后他都要检查封条。

    重罪宗室,虽说如今都是押送西京圈禁,可这个宗正寺判每各半年,都要去检查封条是否完整,朝廷的处罚政令是否真的被落实。如今宗正寺判官,手中权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少卿都要大。所以历任宗正寺正卿,就没有几个与他们眼中,纯属文官派来监视的判官合的。

    尤其是现任这位周判官,则是宋王那位外公的门人,十足的宋王心腹。是在黄琼变相压制了,那个门人遍天下,号称文官半朝的老人去世后谥号,以及直接取消了附葬皇陵的待遇,不断变相打压。那个老人一手打造的在文官体系中,举足轻重那个庞大团体,已经灰飞烟灭。

    曾经的门生故吏,大部分或是投靠了其他人,或是直接干脆中立之后。朝中如今仅有的,少数依旧铁了心支持宋王的铁杆。在永王接手宗正寺之后,两个人便处处都是针尖对麦芒。如果说其他的正卿与判官之间,只是相互讨厌的话。那么这二位,几乎就是公开撕破了脸。

    这位周判官仗着自己背后的宋王,可谓是处处找茬。而对于他的行为,永王直接干脆将其架空。宗正寺内的那点实权,根本就让他占不到边,而且与上下官员联手,千方百计在排挤他。今儿在对豫章郡王父子行刑时,半点都看不上这个家伙的永王,连告诉都没有告诉一声。

    谁也不成想,这个家伙耳朵居然如此的灵敏,不知道从哪儿得到消息赶了过来,还是偏偏在这个时候赶了过来。知道,外面的几个差人,根本就拦不住这个在文官之中,倒是有些行道家伙的永王,扫了一眼屋子内四口棺材,倒也干脆直接让人,将那个蛮横家伙放了进来。

    而这位周判官进来之后,看着永王却是微微一拱手道:“永王,虽说你是宗正寺正卿,可这按照朝廷的惯例。有罪宗室在坐罪之时,本官这个判官是必须要在场的。如今豫章庶人行刑,永王居然不通知本官这个判官,不知道永王是何道理。难不成,永王想要掩盖什么不成?”

    “本官也知道,宗室之间因为血脉相连,向来都是同气连枝,犯了罪相互包庇的事例并不少见。所以当年理宗皇帝,才在宗正寺设立督察判官。今儿永王却是在行刑时,刻意避开本官不说,还如此匆忙的便要将犯人入棺。这很难让人想象永王,会不会重蹈那些以往覆辙。”

    对于这位话里有话,明显在这里挑刺的周判官这番话,向来都是就算理不直,但气一定要壮的永王,倒也没有丝毫顾忌直接道:“姓周的,少在那里对你七爷横挑鼻子竖挑眼,话里话外讽刺你七爷。你七爷这个人啥都怕,可就是不怕你这个王八蛋,还有你背后那个王八蛋。”

    “你说本王行刑不通知你,那本王就要问你一句。豫章庶人满门到今儿,押解进京已经三日,这三天你这个王八蛋跑哪里去了?今儿,你不在衙门里面坐差当值,一大清早的跑到宋王府做什么?本王这个宗正寺正卿,怎么不知道宋王府,什么时候变成了宗正寺衙门了?”

    “今儿明确告诉你,你若是去别的王府,本王还有兴趣去找一找。至于老十的府邸,本王实在懒得登门。所以,你少在那里与本王阴阳怪气的,这事责任在你,可不在本王。更何况,朝中铁律,亲王非奉诏不得与朝中大臣接触。你这个宗正寺判官,整日里总往宋王府跑。”

    “若是本王一个奏本上去,恐怕到时候倒霉的未必是本王吧。若是你这个王八蛋不信,大可以上本参本王违反定律,到时候本王倒要看看,你这个王八蛋会不会下场,是不是比本王凄惨的多?至于本王为何匆忙将其入棺,他们虽说坐罪除了宗籍,可毕竟都是天家的血脉。”、

    “人都已经死了,可谓已经是一了百了。本王不将他们入棺,难道还在这里暴尸不成?皇上只是传旨赐死他们父子,可没有要求暴尸示众。再说了,如今这天气已经热了起来。若是不赶快入棺,难道还留着臭了再入棺吗?到时候若是传起疫来,周大人恐怕担不起这个责吧。”

    “或是周大人,还准备找人给这几个罪人,摆个什么贡品,在找一帮和尚道士念经超度,在弄上一些鼓乐来点哀乐?若是周大人有这个想法,放心本王绝对不会阻拦。本王刚刚不是说了吗?他们虽说已经坐除宗籍,可不管怎么说也是太祖的子孙,身上流着天家的血脉。”

    “周大人若是想要做这个孝子贤孙,本王非但不会拦着,皇上那里本王也会替周大人隐瞒。甚至什么灵幡、孝布、贡品一类的,本王也可以友情赞助。便是周大人,要在这宗正寺内设置灵堂,本王也权当做没有看到。毕竟这年头,给别人当孝顺儿子的,那可真的少见了。”

    永王这番有意识曲解他话中意思的话,说的可谓是阴损之极,直接将这位周判官脸色气得铁青。给两个无权无势,如今更是坐罪除籍的宗室当孝子贤孙,他又不是得了失心疯了。只是虽说被气的够呛,可这位今儿明显就是,来抓永王把柄的周判官,却并未彻底的失去理智。

    虽说不在这方面挑刺,可坚持要开棺验尸。要亲眼见到,那几个人彻底咽气。对于这个家伙的坚持,永王知道自己若是在坚持反对下去。只能让这个本就来找茬家伙更加怀疑,反倒是容易让他抓住把柄。反正如今几个具体棺材,还没有上钉子钉死,直接将盖子掀开就是了。

    想到这里,永王给身边的几个人使了一个眼色。这几个人虽说都是以张罗事身份,进入宗正寺的,可私底下都是他在府外的狗腿子,跟了他已经不止一年了。对于他每一个眼神中的意思,都能领悟的相当透彻。接到他的眼神,几个人直接掀开刚盖好的棺盖,翻开盖好被子。

    当然,几个人只是翻开了前面三具棺材内,尸体上的被子。最后一具,因为里面的尸体早就换掉了,所以却并未翻开。这位周判官,倒也算得上胆子大的人,直接仔细查看起来前面三具尸体。只是虽说胆大包天,可被强行灌进去鸩酒的尸体,又那里能如正常去世那般安详?

    一个个七窍流血,可谓是十分的凄惨难看。在仔细查看了豫章郡王父子的尸体,确认二人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之后,这个周判官却是失去了耐心。便是连那具郡王妃的尸体,都没有兴趣去查看,便一甩袖子要离开。毕竟,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豫章郡王妃,也一并被中宫赐死。

    只是在这个家伙转身想着要走之前,背后却传来永王阴测测的声音:“姓周的,如今这几具尸体,既然你已经查验完毕,本王今儿这事也就算了了。那你的事,本王也该与你说说了。你小子不是不相信本王,想着要给这豫章庶人当孝子贤孙吗?那好,本王今儿就成全你。”

    “来啊,把这几具棺材盖好盖子,钉好钉子,都给周大人送到府上去。还有,周大人若是囊中羞涩,凑不齐什么贡品、鼓乐啥的,你们给本王回报一下,本王直接派人送上。还有将这宗正寺的守卫,都派到周大人家里面去守着。看着周大人守孝七天,若是少一天都不行。”

    听到永王这个缺德带冒烟的主意,在听着外面那几个差人响亮的应答声。知道面前这位生冷不忌,软硬不吃的主,上来那个二愣子劲头,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这位周判官。生怕他真的将几具棺材送到自己家去,急忙的开口道:“永王,本官如此做,只是为了公务而已。”

    “本官履行朝廷赋予的职责,绝非是要找永王的麻烦。本官什么时候,说起过要给自己坐罪除籍的宗室,做什么孝子贤孙?永王如此血口喷人,挟私报复当朝官员,难道真的不怕本官上奏皇上。皇上与永王就算在兄弟情深,恐怕也不会置祖宗家法不顾,一味的包庇永王吧。”

    对于这位周判官这番看似还硬气,实则已经是服软的话,永王却是权当没有听出来:“姓周的王八蛋,你今儿若是不上折子弹劾本王,你老小子就跟老子的姓。至于这几个死鬼,老子今儿就偏要送到你府上。老子看这京兆府上下的官员,又有那个王八蛋敢拦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