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尽力而为(1/1)
作者:风雪云中路
    “儿子是父皇的儿子,也是我大齐的臣子。为君父效劳,自然不会提什么过分要求。儿子的这几点要求,其实都很简单。其一,父皇若是选择儿子领兵出征,儿子走后一旦宫中或是朝中,有什么流言蜚语一类的,还请父皇能够明察。”

    “前边的事情,儿子会每天给父皇一道密折的。所以,还请父皇给儿子以密折之权。而且一定要指定,专人呈送儿子的密折。儿子可不想自己送上来的密折,最终变了一个味道,让父皇误会。”

    见到老爷子点头,黄琼倒也丝毫的含糊。第一个要求,便是针对老爷子这个历代皇帝都有的通病而来的。自己眼下才十八岁,便后来居上超越了比自己年龄大,或是出宫日子长的多的兄弟,统兵作战外出平叛。此一去,估计这流言绝对不会少了。

    皇后虽然过世了,可其他兄弟的母妃大部分都还在。尤其是那位眼下权掌六宫事,现在可以称之为后宫第一任的德妃还在位。不看别的,就看她把宋王教出那个样子,便可以知其人品如何了。

    永王也不止一次的提醒过自己,这个德妃大的本事没有,可耍点上不得台面上的小手腕,却还是有办法的。宋王与自己同龄,自己也不过只比宋王大了几个月而已。自己领兵外出,摆明了是受皇帝重用。

    可与自己同龄的宋王,却只能老实的在京待着,估计那位德妃还不得气的要发疯才怪。她自己惦记着中宫之位,何尝又不是为儿子惦记着储君之位?要不然,她争那个中宫之位有个屁用。不就是想给宋王也套上一个嫡子的光环,为将来争储加分?

    要说这个德妃不惦记太子的位置,黄琼打死都不信。后宫里面多少是非,都是这个女人搞出来的?如果老爷子真的派自己出征郑州,估计那位德妃都得嫉妒的发疯。这个时候,她要是不搞点事情,那就是不是她了。

    枕头风的威力,黄琼还是清楚的。再加上同样嫉妒的发疯,肯定也会帮忙推波助澜的太子。所以黄琼认为,自己还是丑话先说到前边为好。那位太子爷虽说不明白,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的道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有人背后阴自己,他绝对不会介意落井下石的。

    至于第二点,黄琼的意图很清楚。你的那些眼线都能被人挖出来,更何况一条上密折的渠道?我可不想我写的折子,被人篡改了内容变得面目全非。到时候别问题没有解决,在把我自己搭进去。

    “胡闹,你把朕当成什么人了?朕处理国事,又岂是别人轻易能够左右的?朕与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总那么患得患失的,你怎么就如此的固执?你如此前怕狼后怕虎,又如何能成大事?你只管做你该做的事情便是,朕绝对不会偏听偏信的。”

    对于黄琼这两样要求背后的用意,皇帝一下子便听明白了。皇帝是什么人?黄琼那点小心思,又岂能真的瞒过他?皇帝明白这两个,其实是一个要求的要求,是这个小子怕自己偏听偏信,为后面的要求做铺垫呢。

    听到老爷子的训斥,黄琼心中也只能苦笑连连。别人虽说不能真的左右你,可你自己呢?您连太子都不相信,太子身为储君这么多年,除了您交待的一些杂事之外,连政事的毛都没有碰到过,更何况我这个淮阳欲孽?

    所谓三人成虎,若是流言太过。再加上你的那些老婆,整天给你吹枕头风。在发动自己外家那些大大小小的同僚一同上书,再有一个在后面推波助澜的太子。到时候,你老人家若是翻脸,我还能把你怎么办?要知道多疑,可是大齐朝历代先帝的遗传。

    其实自转世以来别的不知道,反正性格之中也遗传了,自己这一世先祖,或者干脆说自己这位亲爹,同样多疑毛病的黄琼。并不知道,自己眼下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早已经与原来大不相同。

    自出宫以来一直都谨慎有余的他,并未因为自己遇刺之后。皇帝破例来探视,后来更在自己府中守了一夜,便对自己另眼相看。他知道,那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帝王心术,谁又能真猜的透彻?

    玩心计,黄琼自认远不是这位为君十几年的亲爹对手。谁又能保证,老爷子当时那么做,不是想要转移视线,刻意做给某些人做的?所以对于皇帝的训斥,黄琼也只是嘿嘿苦笑了两声,便终止了这个话题。有了老爷子不是承诺的承诺也就够了,再多说也无益。

    “二就是授予儿子临机决断之权。对作战不力、畏战避战,滥杀无辜、甚至借机劫掠民财者,儿子有临机处罚之权。大军出征在外,儿子不可能事事先请示您在做决断。虽然郑州距离京兆不远,但如果事事都需要向请示父皇,也会大大贻误战机的。”

    “这?”听到黄琼的这第二个要求,皇帝反倒是迟疑了起来。临机决断,这个自大齐开国以来,除了当年的桂林郡王之外,也只有边军将领才有部分权利。即便是当年的桂林郡王,虽然被太祖皇帝授予临机决断之权,可有太子在军中做监军。

    加之军中将领又几度轮换,是以桂林郡王威望虽高,但却始终未能形成自己的铁杆嫡系。而自桂林郡王之后,除了边军将领之外,大齐内部凡是剿灭叛乱作战,或是其他军务,任何将领都没有获得过这种授权。

    自自己重掌大权以来,更是连边军将领部分此项权利,也陆续收回了不少。而之所以有这种犹豫,他倒不是担心黄琼获得这种权利后会造反。当年的淮阳郡王虽然执掌军务多年,嫡系曾经遍及大齐军中。

    可经过这么多年自己反复清洗,以及自然淘汰更换,军中的那些人早就被清洗干净了。而自己这个儿子出宫之后,又一直谨小慎微。别说武官了,便是文官等闲都不接触。即便眼下他有那个心,也指挥不动军中的将领。

    皇帝迟疑的是,如果授予他这种权利,相当于打破大齐太宗以来,一直都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若是一旦循为惯例,今后一旦有其他的事情,那么这个口子就很难再收住了。只是眼下的形势紧张,这个要求也不算过分。

    毕竟眼下是父子之间刀兵相见,并非是抵御外虏,更不是镇压那种大规模的反叛。这种战事越早结束越好,一旦拖延下去才是真的误大事。犹豫了好大一会,皇帝才点头道:“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到时候,朕会下一道圣旨,授予你临机决断之权。

    见到皇帝虽说有些犹豫,但总算是吐了口,黄琼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他真担心,皇帝顾忌太多,在这一条上不肯点头。那样的话,虽说叛军容易剿灭,可事后的善后便要麻烦许多了。叛军不可怕,可事后的善后才是真正的玛法。

    没有这个权利,有些事情他还真的不好办。毕竟若是受制约太多,也无法真的做成一些事。所以见到皇帝的点头,黄琼连忙道:“那儿子就多谢父皇信任。请父皇放心,儿子当尽力而为,竭力保全二哥血脉,为父皇保下几位皇孙。”

    “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必须要保住。朕破例授予你临机决断之权,这在朕登基为帝之后还是第一次。你若是做不好,仔细你的皮。朕可是很久没有执行家法了,不介意拿你开个荤。”听到自己做出这么大的让步,却只换来了一个尽力而为,皇帝不由得怒道。

    皇帝虽说对黄琼的回答很是愤怒,但黄琼却依旧拒绝大包大揽道:“父皇,儿子只能所尽力而为。毕竟二哥的性子您知道,若是他真的做出什么玉石俱焚的事情来,儿子又那里制止得了?所以这事,儿子可不敢打包票。若是儿子真的打了包票,父皇您信吗?”

    黄琼这番话说完,皇帝一下子便愣住了。的确,自己儿子什么性格,他这个当爹的还是清楚的。若是真的黄琼不幸言中了,景王做出什么偏激的事情,也的确还真的怨不到他。想及此处,皇帝也只能黯然的道:“你尽力而为吧,希望那个孽子能够体会朕的一片苦心。”

    叹息良久,心中有气却发不得的皇帝,瞪了一眼黄琼道:“你还有什么要求,今儿干脆点一并提出来,朕尽可能的满足你。省的你将来若是办砸了差事,到处找借口推脱责任。朕今儿,先把你的嘴给堵上。”

    “大的要求没有了,其他的就剩下一些小小的微末要求。一个是儿子希望能从府中带些人去。您赐给儿子的侍卫,很多都是边军出身。放在儿子那里闲置着,就保护儿子一个太过于可惜了。儿子想让他们同去,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机会。”

    “二就是想让府中的那位长史,此次与儿子一同去。此次最大的难题,不在战场之上而在战场之外。若是二哥真的一意孤行,他手中的那些乌合之众,肯定不是四大营的对手。战场上的事情好解决,可难就难在郑州哪里如何善后上。”

    “二哥这么多年在郑州的所作所为,父皇想必现在也是清楚的。郑州百姓已经受苦良多,盼望朝廷解决郑州问题,便犹如大旱盼甘露一样。若是朝廷让他们失望,引起民心向背,会引起更大的麻烦。善后事宜处理不好,才有更有可能搞的烽火遍地。”

    “四大营的官兵,都是武官出身,处理这种地方事务肯定不如文官。而二哥走到今天,郑州本地的官员难辞其咎。甚至有可能,他们很多人都卷入了这场叛乱之中。从朝廷临时指派官员,有些东西您是清楚的。郑州善后最大的难题,便是二哥名下的那些土地。”

    “儿子府中的那位苏长史,虽说为人固执和清高了一些,但毕竟是文官。治理地方也许非其长处,可至少在与河南路官员打交道方面,要长过儿子。所以,儿子肯定父皇批准,能允许儿子带他同去。如果此人可行,在儿子善后之时让他暂时先署理郑州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