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温德殿上(1/1)
作者:风雪云中路
    皇帝将怒火转移到黄琼身上,倒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实在是被那个被他给吓哭的皇子哭声,打乱了思绪的皇帝那个时候才想起来。在奉召而来的皇子赶到后,有一个算一个,都被自己罚了跪。自己发了半天的火,只顾骂的痛快了,却还没有讲清楚发火的缘由。

    尽管皇帝心中很清楚,诸皇子之中在朝中都有各自势力,以及耳目的太子、蜀王、永王、宋王,甚至那个至少看起来,像是真正书呆子一样的沈王,知道这个消息并不会比自己晚多少。可毕竟不知情的儿子,占了更多的数量。

    就像是黄琼说的那样,至少死也得让这些不知道内情的儿子,死的明白一些不是?至少也得让他们明辨什么是真正的是非不是?可问题是,他是这群儿子的亲爹这不假,可他也是当朝天子。皇帝不能认错,天子是永远没有错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晚了一步赶到,又吊儿郎当穿了一身,在满是一身朝服,便是几个幼小儿子也都一身郡王朝服的儿子之中,显得异常扎眼的书生装的黄琼。就成了反应慢了半拍的皇帝,出气筒外加引出正事的引子。好在黄琼反应也快,马上便就坡下驴的给皇帝递过了下台的梯子。

    接过台阶下的皇帝,这次倒也没有含糊,直接让自己这些儿子想明白了挨骂的原因。皇后病重到薨了时,屡次不肯奉召。即不肯进京侍疾,也不肯进京奔丧的景王与端王,现在终于肯进京了。

    只是这二位进京的架势,不知道是来奔丧的,还是来谋逆的。按照祖制,皇子就藩可拥有三十名侍卫,二百名卫兵用来守卫亲王府。即便奉召进京,也只允许携带二十名侍卫,不得携带卫兵,多出一名来便视为造反。

    而且亲王在就藩之后,不得离开藩地方圆一百里,超过一百里必须要请旨。无旨进京,直接可以定位谋逆。可这二王此次进京非但没有圣旨,而且还各自足足带了三万人。先不说大行皇后的丧期已过,便是这三万军马便直接可以断定为谋逆。

    “畜生,朕怎么生出这么两只白眼狼来。忠孝信悌、礼义廉耻,居然都丢在了一边。这么多年的书,都读到了狗肚子里面去了?”在公布了让自己如此暴怒的原因之后,皇帝犹不解恨的又是一顿咆哮。

    之前尽管知道原因,可无论皇帝如何的喝骂,就是一直不吭声的太子,在听闻老爷子总算公开了让他如此动怒的原因之后,这次却是跟打了鸡血一样。待皇帝的怒火,稍微平息下来,立马接上话题道:“请父皇息怒。”

    “此二子罔顾人伦,借吊孝之名实则却行谋逆之实。现在更是公然带兵入京,已成造反事实,实属大逆不道。儿臣愿意为父皇解忧,代天行事率军诛杀此二贼,以解父皇之难。还请父皇下旨即刻出兵平叛。”

    之前太子究竟如何想的,恐怕除了他自己谁也不知道。可现在这番话说完,在场所有的人都明白了,太子这是要下定决心落井下石了。多年来的暗中争夺,兄弟之情早就被抛到了脑后面去了。对于现在的太子来说,除掉两个压制自己多年的对手,才是至关紧要的。

    更何况,若是此次能争取到带兵平叛的机会,自己正好可以将手伸入军中。这正是自己多年来,一直梦寐以求的事情。往日里,皇帝对军权把握的太紧,自己即便是身为储君,也连一个毛都碰不到。这次有了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太子又如何能够放过?

    只是太子这番话一说,黄琼马上便知道要坏菜。这位估计眼下被冲昏了头脑的太子,把自己这位皇帝老子想的也太过于简单了,也实在太过于心急了。他真的以为他的那点心思,能瞒得过他的这位亲爹?

    皇帝问不问他,是皇帝自己的事情。皇帝想要如何解决,那也是皇帝自己考虑的事情。这事千不该、万不该,由你这个当朝储君主动提起。更何况,无论是景王还是端王,都是与你这位太子爷,是一个娘肚子里面爬出来的。

    你口口声声的,誓言要诛杀此二王,让皇帝究竟会怎么想你这个做亲生大哥的?还是一母同胞的大哥?二贼,那是你应该叫的吗?这位太子爷出头出错了时间,更是出错了地方,估计一顿训斥是少不了的。

    只是还没有等皇帝,对太子的这番话做出什么表态。其他的几个成年亲王,见到太子做了出头鸟,便也纷纷的张口主动请战。张口闭口的誓杀此二贼,以便可以为父皇分忧,为朝廷解难。而叫嚣着的这些皇子之中,除了太子之外尤以宋王最为欢实。

    甚至便是那位被所有皇子,都视作真正书呆子的沈王,居然也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此时的景王与端王,在这些人的口中早已经从兄弟,直线下滑为犯上作乱,外加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

    跪在黄琼身边的永王,正准备也要随大溜,跟着向父皇表示忠心的时候。却是感觉到跪在自己身边的黄琼,轻轻的拽了拽自己的衣袖。不明所以的永王抬起头,却看到此时沉默不语的黄琼,正看向自己轻微的摇着头。

    还用下巴指了指,听完太子那番话之后,脸色变得越加铁青的皇帝。虽说不知道这个九弟,眼下葫芦里面究竟卖的什么药。可毕竟也是一个精细的人,知道这个九弟绝对不会无的放矢的永王,也直接闭上了嘴巴,没有参与到一片声讨逆贼的声音中去。

    除了蜀王、黄琼,以及被黄琼私下拦住的永王之外,其余的皇子只要年纪稍大一些的,几乎都已经表了态。只是这些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群情激奋的皇子之中,却没有人注意到皇帝越来越难看的脸色。

    “好,很好,你们真的都是朕的好儿子。真的是忠孝无比,朕真的应该异常的欣慰。只是,朕现在想要问一句。如果朕从皇子之中选派二人,去捉拿此二人,你们究竟会怎么对待他们?”看着群情激奋的儿子们,皇帝突然问了一句。

    作为一国储君,当朝的太子听到皇帝如此问,当然是义不容辞的一马当先:“父皇,此二贼值此母后崩殂之际,不思为入朝为母后举丧,反倒是趁机兴兵作乱,实乃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

    “此等乱臣贼子,自然是人人得以诛之。如果父皇圣断,允儿臣率军平叛,儿臣势必不会手下留情,定将亲手诛此二獠,为父皇分忧雪耻。他们虽然是儿臣的一母同胞,可公是公、私是私,儿臣断然不敢因私废公。”

    开什么玩笑,如果真如皇帝说的那样,准备要选派两名皇子统军出征,太子又岂能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军权那,这可是所有皇子都梦寐以求的东西。自己又岂能让其旁落别家?别说皇帝还没有指定谁,就算是指定了,也必须将此事给搅和黄了。

    在太子看来,若是给其他兄弟拿到这个机会,自己可就真的是寝食难安了。自己那些兄弟的尿性,他实在是太过于清楚了。太子打定主意,哪怕是自己得不到,也绝对不能让其他的兄弟,去有染指军权的机会。所以听到皇帝如此问,这位太子连忙第一个跳出来回答。

    “你怎么知道,他们此举是真的要举兵造反?毕竟眼下京城地面不净,甚至发生了暗杀亲王之事。他们多带一些人,也是无可厚非的。还有,他们都是你一母同胞的兄弟,你这么做,真的能下得去手?”皇帝对于太子的回答,貌似有些不相信的又问了一句。

    早在听到皇帝第一次询问诸皇子的时候,黄琼便清楚的知道,这是皇帝在钓鱼呢。如果太子不那么利令智昏的话,就算前边的话没有听出来皇帝的真实意图。那么这句意思已经很明显的反话,也该听出来有些不对的地方了。

    只是可惜,这位听到二王造反,一改大行皇后去世以来的颓势。眼下跟打了鸡血一样,可谓是激情蓬发的太子爷,却明显没有听出来皇帝,这番态度其实已经很明显话中的真实意图。看着已经入套的太子,黄琼也只能苦笑一声,他今天不倒霉那就怪了。

    正如黄琼猜测的一样,太子还真的没有理会皇帝话中,已经很明显的意思。很是有些兴奋的道:“父皇,此二逆贼,违背我朝太祖皇帝定下的铁律,私下募集私兵。现在更是公然带兵入京,其所作所为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他们是儿臣的兄弟这不假,可他们更是我大齐的臣子。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此二贼现犯下如此的滔天大罪,儿臣不敢因为他们是儿臣的兄弟,便徇私枉法的庇护。不诛杀,不仅天理难容,更无法向天下臣民交待。”

    “儿臣知道,父皇顾念父子之情。但有道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我天家即受天下人供养,更当为天下人之表率。儿臣现愿意为父皇诛杀此二贼,以便成全父皇父子之情,保住天家的体面。”对于皇帝再一次询问,太子直接斩钉截铁的道。

    “好啊,太子真的是朕的好儿子,真不愧为当朝的储君。能有太子这样,肯为朕分忧的储君,朕应该感觉到心满意足不是吗?看来太子今儿要代替朕,出手解决此事了?不错,真的很不错。好一个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听完太子的回答之后,皇帝不怒反笑。只是这笑声有些渗人,语气之中非但没有半分的喜悦,反倒是充满了一股浓浓的悲凉之感。半晌皇帝没有回答太子,而是抬起头,看向其他刚刚与太子一样架势的其余皇子道:“你们是不是也是这个想法?

    皇帝的这个饱含凄凉的笑声,哪怕是在愚钝的人也听出不对来了。方才上蹿下跳最欢实的几个皇子有一个算一个,都不由自主的傻了眼。面对皇帝的厉声喝问,都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而太子则更是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自己这位几乎不认识的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