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丘陵大火,阻隔了刘国能追击的心思。此刻,刘国能真的很佩服吕伟良,能在短时间内下这样的决心,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到的,至少他刘国能做不到。
李元庆有些不甘心的靠在寨门前,他与刘国能不一样,刘国能这些人可是督师的嫡系,身居高位,已经不怎么需要军功往上爬了。可是他李元庆真的很需要再立新功的,眼看着耿仲明因为立功受到重视,岂能没有想法?就连尚可喜,现在也因为积功升到了游击将军,只有他李元庆,还是个小小的千总。这次,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没想到却碰上了吕伟良这样的狠角色。
“可惜了,要是吕伟良撤退的慢一些,我们就可以提前在西侧置伏兵了,不至于让贼兵撤退的如此顺利!”李元庆用力捶了下旁边的大树,心情很差。刘国能拍拍李元庆的肩膀,笑道:“李兄弟不用如此灰心,机会有的是。吕伟良撤出独松关,那么想来李自成那边也已经撤了。接下来万丘镇那边要有一场大战了,只要我们速度够快,还能吃口肉的。”
“但愿吧!”李元庆苦笑着耸了耸肩,对万丘镇那边,他不会抱太大希望。万丘镇一战,持续不了太久的,如今流寇一心撤退,怎么可能在万丘镇过多纠缠呢?
余杭,一切如刘国能预想的那样,随着吕伟良率兵撤离独松关,李自成也果断的放弃了余杭县。这次撤兵,意味着农民军对杭州的威胁彻底被解除,杭州百姓自然是欣喜万分,争相庆祝。不过浙江官员们可就高兴不起来了,从布政使杜福山到都指挥使白轩,却有些高兴不起来。如今浙江官员们觉得很尴尬,流寇是被打退了,杭州城的危机解除,可是流寇撤退,却跟浙江兵马没有一点关系。最近一次军事行动,还被流寇打得落荒而逃,杭州之安危,全靠着铁墨的宣府边军。流寇撤了,按说应该上书请功才对,但这公文该怎么写?
功劳没多少,要说罪过还真不少,但这能写么?尤其是都指挥使白轩,之前因为打流寇的事情,就跟杜福山有些小矛盾,他就怕事后算账。这一天,阳光温暖,气候宜人。赶在上元节之前,浙江官员们来到知府衙门,展开了一次紧急磋商。杭州知府谢智坐在末尾,最是尴尬,本来这里是自己的地盘,偏偏没有什么话语权。
浙江天下宝藏,鱼米之乡,之前来杭州上任的时候,谢智可是非常开心的。他很想在杭州干一番大事业的,可是到了杭州后,才发现一切跟自己想的不一样。别的地方,一般情况下按察使司以及布政使司不会干预知府衙门的事情。可是在浙江这片地方,布政使司把控一切,大小事务,一一过问,他谢某人犹如傀儡一般。有时候,谢智再想哪怕当个嘉兴府知府也比当杭州府知府强啊,身在杭州知府衙门,头顶上不是布政使就是按察使,天天陪着小心。
杜福山清了清嗓子,细细看着每个人的表情,虽然一言未发,可是那种高位者的威势还是给人一种强大的压力。他很满意这种效果,很多时候,并不希望手底下的官员有太多想法,想法多了,未必是好事。浙江、苏扬,对整个官场太过重要了,这些地方稳定是最重要的。三年来,杜福山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他喜欢这种将一切掌握在手中的感觉。
“咳咳,大家想必也听到一点风声了,这次将大家招来,就是想问问接下来该怎么向上边交待。流寇是退了,我们又做了多少事呢?”杜福山的目光扫过去,最后落到了谢智身上。
谢智本来没想着说话的,见杜福山看过来,心里就是咯噔一下,“这个.....杜大人,下官愚钝,一切全凭大人做主。”
“哦?愚钝嘛?谢大人可一点都不愚钝啊,本官听闻年前有人给铁督师送了一封信,细说杭州军民之苦处。谢大人,你为了我杭州安危,可是操劳不少啊!”
听闻此言,众人的目光顿时集中到了谢智身上,有些人心中已经默默地叹了口气,看向谢智的时候,眼中多了一丝同情。谢智双手放在膝盖上,有些无所适从,看上去很是不安,按说这事做得很隐蔽了,不知道杜福山是怎么发现的。铁督师那边主动透露消息的可能性非常小,思来想去,应该是自己这边出了问题。
有些事情既然瞒不住了,那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思索片刻,调整下呼吸,谢智拱手言道:“杜大人,确有此事。之前流寇占据余杭,又占着独松关以及德清县,我杭州危在旦夕,下官也是迫于无奈,才想着恳求督师尽早发兵。下官也是想尽快解除杭州危局,此事不正是我等该做的么?”
说罢,谢智起身看了看旁边几名官员。当时杭州情况危急,谁没为自己找点后路呢?若是杭州被流寇攻破,浙江官员都免不了会被问责,他这个杭州知府更是首当其冲。若是不想好退路,没人保着,搞不好这辈子就完了。试问,谁没动心思?哪怕布政使杜福山,不也想办法联系了两京的同科故友么?只不过别人找的大都是朝中重臣,而他谢智找的是铁墨罢了。
事实上谢智心里也明白,找退路没有错,错的是不能去找铁墨。可谢智没有其他好办法,他跟杜福山这些人不一样,他的退路很少,相比之下,只有铁墨这个退路更保险罢了。选择不一样,待遇不一样。谢智觉得很委屈,就因为自己联系了铁墨,就仿佛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似的。
这是杭州城保住了,要是杭州城没保住呢?
杜福山显然没想到谢智会如此回答,他嘴角微微上扬,抚着胡须淡淡的说道:“谢大人何必这般说?本官刚才已经说过了,你可是为我杭州府出力甚多嘛,你辛苦了!”
谢智太了解杜福山了,此人一向是笑里藏刀,嘴上这样说,心里怕是很不痛快的。不过眼下也没有后悔药吃的,以后在浙江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谢智重新坐了下来,不过他明显的感觉到了一种疏离感,也就片刻的功夫,自己与众人之间已经多了一道隔阂。哎,也许这就是杜福山真正的目的吧。不是跟铁墨联系么?既然想背叛南直隶官场,那就做好被孤立的准备。到这个时候,谢智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了,甚至生出一些疲惫感。
官场,与自己起初所想完全不一样,这官当的太累了。如果事不可为,索性回老家当个富家翁,总好过在杭州吃瘪。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杜福山找大家商量下该怎么将最近的事情上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竟然把之前兵败独松关的丑态撇得一干二净。之前那场兵败,可不仅仅是兵败,还丢了钱塘,要不是宣府兵马驰援及时,搞不好流寇就追着败兵打进杭州城了。
第368章 各有想法(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