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令初来乍到的人费解的是,那贺家玉郎竟是一个瞎子!
质疑声起,立刻就有七嘴八舌的声音响起,争抢着解释缘由。
“你这外来的晓得什么,贺家玉郎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眼虽忙,却比那些自诩为才子的人强出百倍。”一个斯斯文文的白脸男子道。
“俗,太俗!”说话的是个壮汉,“琴棋书画又不顶吃顶喝,有屁用!俺最佩服贺家玉郎的是他办的一所蒙学,专收穷苦人家的孩子,不但分文不取,还管一餐饭。俺隔壁家前几年住了一个寡妇带着一儿一女,就把七岁大的儿子送去了读书,没出三年那寡妇也死了,都说剩下两个孩子可是遭了大罪了,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着?”外乡人像听话本似的,下意识追问。
壮汉满意外乡人的识趣,与有荣焉地道:“那十岁的男童,不但识字,一手算盘还打得飞快,退了学专给那些请不起账房先生的小店铺理账,还兼带替人写书信,不但自己没饿死,连妹妹都养活了。我这也是稀奇,去问了那孩子,他说蒙学里先教一年识字,只有学的特别好的才继续读书。剩下的都根据兴趣特长来学,这算账还是最常见的,还有的学什么制墨、刻书呢,学上个三两年,就该退学谋事做的。”
在寻常老百姓眼中,与读书沾边的活计,似乎都带了些风雅。
“这么好?”
“当然啊,所以俺一听,赶紧把家里两个臭小子送去了。”
就有认识壮汉的笑道:“我说猪肉杨。你可不算穷苦人啊,当心贺家玉郎知晓了,把你家两个崽子从学堂赶出去。”
壮汉瞪了那人一眼,啐道:“呸,俺一个杀猪的,在贺家玉郎面前不是穷苦人是什么?逢年过节。俺还让两个小子给贺大公子送猪肉哩,人家可是都笑着收下了。”
“这贺家玉郎,怎么听着跟神仙似的,眼睛瞧不见,还能做出这么多事来?”
其中一个外乡人不服气地道:“办蒙学只收穷苦人家的孩子,倒是得了好名声。不过这无底洞贺家给填着,将来不填了又如何呢?”
这就是暗指贺家玉郎拿着家族里的钱沽名钓誉了。
“去。去,去,你不晓得就别乱张嘴喷粪。贺大公子还办了个书坊,那书坊出的话本可是最受欢迎的,单是这书坊的收入,就足够支持蒙学了,哪里用家里的钱!”
燕江读书风气重。生意红火的书坊,可谓是日进斗金。且因为是和读书相关的,与名声无碍。
外乡人无话说了,人们很快转了话题,只有一些胆子大的年轻媳妇和小娘子还在叹息:“这些人说来说去,竟没一个人说到点子上,贺家玉郎最出众的,明明是那无双的风华还有对娘子的体贴专一嘛,我若是能当一日的贺大奶奶,别说他眼盲,就是让我立刻瞎了,也此生无憾了。”
两个头戴帷帽的女子悄悄离开人群,上了一座茶楼,一进雅室,便把帷帽取了下来。
二女皆是二十出头的模样,年纪略轻的那个清雅温婉,略长的那个殊色惊人。
年纪略长的掩口笑道:“知慧,你听听,如今你可是全燕江女子最羡慕的人儿呢。”
“阿蔷姐姐,你又取笑我。”
“我才不是笑你,没听那些小娘子说么,若是能当一日的你,此生无憾呢。你现在儿女双全,夫君是人人仰慕的神仙般人物,又只守着你一人,在人们眼里,简直是人生圆满了。”
罗知慧微笑道:“哪有人敢说,人生是圆满的呢。”
若说最开始,所有人眼中的遗憾,在她心里不过是付之一笑,可随着那人在她心里越重,爱渐入骨,那份遗憾才越发深刻起来。
她不遗憾别的,只遗憾他没有见过她的样子,他们约定来生再续鸳盟,可他万一认不出来她,该怎么办呢?
年纪略长的女子听了,也沉默下来,片刻后才道:“说的也是,谁能没有遗憾呢,比如我,此生恐怕都没有进京的机会了。”
那些不曾忘记的故人,大奶奶、紫苏、白芍、青鸽,此生恐怕相见无期了,还有给她带来全新人生的君表哥,也没有机会在他坟前上一柱清香。
原来这年纪略长的女子竟是改回了原名的阿鸾,现在闺名已经叫王蔷了。
说来也巧,她本是燕江王氏女,王家虽比不得贺家,在燕江也算是大户,回来后对外说是自幼体弱养在山中,身子养好才回来的,因着这个缘由,嫁的并不是望族长子嫡孙,而是一户殷实人家的小儿子,虽没有寻常女子看重的体面尊贵,胜在清闲自由。
二人都在燕江,哪有不碰面的,有着京城过往的牵扯,又性情相投,几年下来早已成了无话不谈的密友。
阿鸾感慨完,又笑了:“不过这几年,我和大***书信来往还没断过呢,这不,前些日子刚收到信,大奶奶说过些时日初霞公主要回来省亲呢。”
阿鸾容貌出众,又因为受过苦没有丝毫骄纵,嫁的男人简直把她当眼珠子般疼惜,日子甜似蜜,所以这感慨也就只是感慨罢了。
二人喝了茶,各自回家。
看着屋中的人,罗知慧一怔:“清辉,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贺朗站起来,虽目不能视。却如常人般走到罗知慧面前,挽了她的手,淡淡笑道:“我请人暂代一段时日的课。”
番外三 燕江趣闻(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