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条路的尽头站住,本初神色凝重。再往前将是通向目标区域的最后一个直线路段,他取出两颗拳头大小的球体。
他的怀里简直跟某个卡通人物的口袋差不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层出不穷。这球体的表面呈黑色金属光泽,触感却介于橡胶与陶瓷之间,手感光滑又微带弹性。球体表面在与三轴平行的方向上,各有两道环形的裂纹,将球面分割成6个四边等长的方形曲面,和12个两边等长的叶型曲面。
前方是长约90米的直线走廊,是本初潜入以来遇到的最大挑战。这条走廊每隔1.5米就有一个等离子束发射器,功率不算很高,刚好可以把骨头气化而已。
发射角度、频率、触发条件只有理论上的数据——不同的落脚点会触发固定点位的等离子束,区域内的热辐射变化或地面压力变化都会触发,单点发射器的冷却时间为0.1秒。
这些条件数据是应老师和霍华德另外的一大收获,本初根据这种规则编写相应的破解程序,并写进了小球里。
如果他选择黑掉等离子束防御系统,最多三分钟,众妙的监控网络就能发现异常。可如果他冒着触发等离子束的风险闯过去,那么,只有在每小时一次的系统自动巡检时,才会被发现入侵记录。
这套设置安全性极高,却还是给本初留下了一丝闯入的机会。
本初在心里默默的计数,当他默诵到60,正好是本轮系统巡检完成的时间。他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将双手中的黑球一先一后向前抛出。
第一颗黑球以自由落体的速度坠落,落地后的0.02秒,本初耳边响起“咻”的轻响,第一道等离子束被触发。
0.02秒的发射准备时间是最关键的指标。更确切的说,由于黑球的特殊材质,与地面接触后会使发射器产生“犹豫判断”,充能但不发射,增加了0.03秒的时间差。等离子束充能的瞬间,黑球就能捕捉到发射器的位置和发射角度,0.05秒足够让它计算并移动到精确点位。
第二颗黑球并未坠落,而是自行飞到计算好的路径上,“啪”的一声,被第一道等离子束直接命中。
表面光华一闪,黑球的所有曲面全数弹开,像是刺猬竖起尖刺,露出黑色外表下的银灰色介质。等离子束的能量被黑球全部吸收,为二段飞行提供能源,第二颗黑球以远超第一颗的速度,向下一区域的地面飞去。
单次冷却时间0.1秒!
一丝一毫的犹豫都是奢侈——本初在最合适的时间点一跃而起,精确的落在第一颗黑球的落地点,然后马上向前跳跃。
第二颗黑球击中地面,所有曲面全部缩回,然后向上弹起,本初紧随其后,踩到第二个黑球的落点,动作几乎同步。
第二道等离子束击中已经等在那里的第一颗黑球,同样弹开全部黑色曲面,借此将等离子束吸收,并凭借吸收的能量,飞向第三区域。
两颗黑球交替进行着触发和抵挡的任务,本初就在一个个落地点之间不断的向前跳跃。三者配合无间,像是重复着全不费力的机械动作,可只要有一点差错,他就要被当场烧出个窟窿来。这是一场不准中途停息的游戏,GAME OVER就是真正的死亡!
全程90米,每1.5米一段,共60个落点,本初要在6秒之内通过:这是一场精确控制下的爆发。
当在走廊另一端站定时,本初忍不住“呼呼”的大口喘气,汗水顺着两鬓流进衣领。被等离子束连续集中的黑球飘在半空中,表面烫的惊人,只能让它们先飞一会儿。
“怎么觉得什么地方不太对劲?对啊,我好像根本没必要非踩在黑球的落点上!蠢了,浪费了好多体力!”
从这里开始,理论上已没有危险路段,本初可以松一口气了。转过两条走廊,前方一团黑暗,连氙气灯都没有一盏。忽然,他抬起的一条腿僵在半空,久久未曾落地。
足足半分钟之后,他才缓缓将那条腿收回,向后退去。同时间,12只小飞碟笔直向前飞去,两颗黑球更是直接将外面的黑壳爆开,继而爆散成无数银色的微尘。
前方的黑暗忽然活了,像是张开深不见底的巨口,将小飞碟和银尘尽数吞没。
黑暗里有人低低的呢喃:“挺警觉的嘛!不愧是能窜到这儿来的小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