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山之岚 第五百一十四章 欲去四相(2/2)
作者:列夕
    杨开义把南疆三镇交易市场建立起来后,交给了三镇的城主管理,算是完成了他当初对大皇子和李夜的承诺。

    草原诸部能从三镇交易到自己需要的物资,双方都到好外,南疆交易繁荣,也让杨开义安坐府主的位置。

    一切,都进入了安定时期。

    只有二皇子带着一行人,悄悄地离开了皇城。

    在临行之前,跟丽妃说自己要离开皇城一段日子,要去北海的龙岛修行。

    丽妃虽然舍不得他离开,但是她也知道呆在皇城确实二皇子来说,眼下的境界确实再难突破了。

    如果不是姜若雨回到皇宫,便是她,也想离开去青城找苏清月了。

    ......

    方寸山上,又是一年的秋天。

    沐沐带着南宫如玉和小青、小花把后山上的那几树秋梨都摘了回来,李夜去斋堂里寻了一口大水缸,又在山间采了一些蜂蜜回来,满满地腌了一大缸的秋梨。

    看南宫如玉守在一旁边直流口水,不停伸手勺蜂蜜来吃。

    李夜摸着她的小脑袋说:“等冬天送你回家的时候,给你带上,这样一整个冬季你都有吃的了。”

    南宫如玉一楞,看着李夜说道:“师父冬天你要跟玉儿回山下家吗?”

    李夜看着她摇摇头,笑道:“师父不去,让沐沐姐和小花陪你回去,等春天雪化了,师父再让她们接你上山。”

    “那爹爹跟不跟玉儿回家?”南宫如玉想到了在寺里修行的无心。

    李夜一楞,想了想回道:“他明天过来时,你自己问问他,好不好?”

    在李夜看来,能在自己下山前说服无心回到南宫世家就不错了,毕竟眼见着最心爱的人离世,这个打击对他来说是刻骨铭心之痛。

    南宫如玉点点头,想着等见到爹爹时要好好问问他。

    来到方寸山三月,李夜带着玉儿来回玄天观与般若寺之间三回。

    沐沐在清虚的教导下,刀法已经渐入门道,用清虚的话说,要不了两个,就能将他独门所传的《离火刀法》修行到大成。

    而李夜跟沐沐两人的炼药也在进步,第三次从玄天观回般若寺,两人已经能提药草提纯到八成了。

    便是清虚自己,也只能将药草提纯到九成多一点。他对两人修行的进度非常满意,时候看着李夜炼药,就会发一会呆。

    李夜的重剑已经到了可以开锋的时候,只是李夜想多铸造些火候,没有急着开锋,他现以已经开始着手给南宫玉儿打一件铁甲了。

    跟自己不同,他打算给她铸造一件三十斤左右的,不想她跟自己一样吃那么多的苦。

    只不过,无相法身第九层心法,任在他般若寺大殿的佛前苦左参悟了不少时日,终是不得入门。

    这日他感觉有些心烦,忍不住来找明惠寻找解决的办法。

    明惠看着一脸纠结的李夜进到自己的佛堂,禁不住笑了起来。

    李夜看着他发呆,怔怔地问道:“师兄你笑什么?”

    明惠继续笑道:“我笑的是即便如师弟这般,能将生死法门看破,将一颗心修行到心若止水的人,也会因为修行功法不得入门而烦恼。”

    “难道师兄便没有烦恼么?”李夜看着明惠,怔怔地问道。

    “谁说没有烦恼,活在世间谁人没有烦恼,便如菩萨也为世人的烦恼而烦恼。”明惠看着他,淡淡地说道。

    李夜一楞,看着他问道:“师兄说菩萨也有烦恼?”

    明惠笑而不语,而是接着说道:“第九层心法是无寿者相。何谓无寿者相,为何没有你我,没有众生,就是因为一切法都是生灭法。”

    李夜一惊,问道:“难道时间没有概念,没有长短来计量吗?”

    明惠摇摇头,说道:“时间只是一个是概念,从来就没有哪个活的条短之说,在无量无边的虚空法界,再长的寿命都是弹指一挥间......”

    李夜被明惠这番话深深地震憾住了,他已经对自己佛行的佛法做出了很大的估量,但是听了明惠说的这番话,才明白自己真如那一粒尘埃般渺小。

    明惠看着大受震惊的他,继续说道:“所以说寿者相,是借时间为名,方便世人理解说法......我、人、众生、寿者,就落入有法、有形的见识之中,有了这四相,无边的烦恼亦起,不能度人度众生,也就不能发起菩提心。”

    听到这里,李夜已经低下头来,沉思不语。

    “如果你连菩提心都无法升起,又如何修行佛法?《无相法身》第九层的要义是炼心,而不是让你天天坐在大殿里看诸佛与诸菩萨,你应该坐在大殿的门口,去看众生。”

    明惠说完这番话,便不再言语,而是起身燃了一柱清香,坐在佛台前念起经来。

    念颂的经文正是李夜抄写的《法华经》,一时间佛堂里李夜在沉思,明惠在念经,两人俱皆沉默,佛堂里一时只有明惠的颂经声要回响。

    李夜一直认为自己的心境已经修行得很好了,但是听了明惠的话才发现还是不够,至少他还没有参透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四相自己已经去其三者,唯有这最后一相还需要他去参悟。

    明惠也没指望李夜能一夜之间就能明白这个道理,他也只是将自己对佛法的认知告诉给他。

    佛说不可说,但是因人对佛法理解的不同,而产生言语道断。

    在不意之中误人误己。

    明惠不想耽耽误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