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李贤的尝试(2/2)
作者:柯不贰

    程墨点头道:“官家说得对!内中的许多建造手法,我等亦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所有的建造,尤其堤坝的建造,要通过《海岛算经》加以查勘。那少年能以目视之,做出如此图纸,臣已非常惊讶了。

    内中还应用了类似《制图六体》的法门,又有些不完全是。

    要是可以,臣想见上一见那少年。”

    《海岛算经》和《制图六体》都是当下大宋作头匠工们,用以建设的重要凭证,但还没有达到标准的地步。可单凭这些,大宋的建造工艺,早已领先整个时代了!

    赵恒沉思片刻,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转而问起了另一个他比较关心的问题。

    “诸位方才讨论了那么久,朕想问问,要是按照那图纸上的营造之法,加有水泥之物料后,于之前的营造之法相比,造价如何?”

    “回官家的话,依臣等人的计算,成本会比原因高出两倍”

    回话的正是将八作司的上官炀。

    水泥的做法相对复杂,虽说东京城内已有不少人利用,但若是大规模的用之督造堤坝,实在是太不现实了。

    赵恒有些失望,水泥的黏贴能力,他早就见识过,要是按照李贤图纸上标注的以水泥为原材料加固堤坝确实很实在稳固,可要大规模的生产水泥,又如何能做到呢?

    图纸上标注的材料里,还有细长的名为“钢筋”之物,赵恒同样问过,但殿内的所有人,没有一个知道。

    “这难道都是《工程制图》内所言?李贤进而仿照之?”

    赵恒给自己找了这么一个答案,他心中实则想亲自翻翻那《工程制图》是为何物,眼瞅着天色已深,便让下方的臣子悉数散去,仅留丁谓和赵元俨二人。

    自下午开始,崇政殿讨论的太过热闹,赵恒连今天的第二顿饭都没吃。

    铁冶很自觉地让御膳房上饭,不一会儿崇政殿就飘起了饭香。

    两菜一汤,还都是素菜,这也是皇宫这段时间内,三顿变为两顿后的菜品。

    君臣三人坐在各自的案几上,吃过晚饭,又开始讨论起了开封重建,及国库内的消耗。

    不可避免的谈论起下午争论过的事。

    “丁爱卿,在你看来,那以水泥坐底的堤坝图纸,成本真的会那么高吗?还有那什么面积和深度原理,难道连丁爱卿也看不出来吗?”

    赵恒道。

    他对李贤图纸内提到的以水泥做基础的堤坝,依旧念念不忘。普通人一眼就能看出,凝固的水泥之硬度,堪比石头。

    东京城北面,今春开始以水泥建设的几座烽火台,大水冲击之下,坚挺依旧,好像没事一样。

    还有那图纸上,几个古怪字符形成的什么原理,叫来的监工作头都看不懂,他以为丁谓能看出什么。

    但一下午到好,他的这位三司使几乎没有说个什么话。

    丁谓摸了摸胡子,不像之前一样马上否决,他很看出赵大官家不但是对那图纸带着希望,更是对内中的建造法子大感兴趣。

    “不是没有办法降低成本,依臣之见,不妨问问那提出水泥之法的人。还有那所谓的原理公式,请恕臣愚昧,实在没看出是和道理。”

    赵恒瞥了眼赵元俨。

    赵元俨咳嗽一声,有些不确定道:“皇兄不妨明天把李贤叫来,当面问上一问?”

    李贤?

    原来如此。

    丁谓拿茶杯的手稍微停顿了两秒,这水患治理工作上次也是其父李自明揽下来的。这小子整这么一出,是想给其父帮忙吧?其之学识或不能比之其兄长,但脑子灵活,点子不少。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上次此子提出寒门士子可享受官宦子弟的同等待遇,亦使官学同等待遇,得罪了不少朝中权贵,他本还想着提拔下李家李志入三司的……可惜了!

    殿内,赵大官家不算意外地采用了赵元俨的建议,其实他早就打算把李贤叫进宫里问问。只是每次看着李贤像看傻瓜的眼神一样,给他这个皇帝讲解那些莫名其妙的知识,赵恒就觉得心里不舒服。

    这次把手下的臣子,尤其几个作头叫入宫内,赵恒便存了把图纸弄清楚的想法。

    李贤还不知道自身在不知不觉间给赵大官家给误会了,当他清晨赖在床上,想趁着早上天凉多睡一会儿时,就被南温给叫起来。

    腊月亦是马上从厨房端来捎来的热水,替他洗漱。

    谁曾想到铁冶一大早就来接他入宫,赵大官家要见他!

    李贤心知肚明,赵恒所谓何事,因而离开时,特意把他编写了几页的《工程制图》带上,今日必有大用!

    路上难免问起铁冶这个熟人缘何这么早就来叫他,铁冶却硬邦邦地回怼了一句:“等咱们抵达宫里,官家大概都下常朝了!”

    这意思分外裸露,你这李家士子太过悠闲,皇帝及文武百官都那么辛辛苦苦,你却在家里睡懒觉,这像话吗?还怪别人把你叫醒!

    “哦。”李贤答应了一声,又打了个哈欠,靠在马车上,准备小补觉一会。

    这次依旧走的是东华门。

    事实如铁冶所说,文武百官确实下朝了。

    进入东华门,走了不远的距离,就能看到一大群官吏走了出来。这群人多是往尚书省和中书门下办公的。

    李贤努力把自己装作一个小透明,低着头跟在铁冶后面。

    “王相,刘相……”

    铁冶一叫一行礼,李贤也跟着行礼。

    走在前方的正是王旦几人。

    “是李家士子!”

    王旦不轻不缓的说了一句,点点头,算是回应。

    他见过李贤一面,就是那次在崇政殿,官家问询官学改革之事。

    于李贤的耳闻,却不止一次,这里不光是从官家和民间,重要的是他弟弟王旭,对这位国子监学子多有推崇。尤其王旭给他送去李贤赠予的墨水,王旦也有用过。

    听到声音,李贤脸上带笑抬头,瞪大眼睛,一眼望去,还别说好几个熟人。

    王旦,这位他见过一面的,还有丁谓,及在那次寿宴见过的……

    “劳诸公能记得小子,是小子的荣幸。诸公为国事辛劳,小子惭愧不已……”

    李贤又行了一礼,耳边又听得几个称呼声,等旁边的官吏人群走远来,才放松下来。

    见到这群大官,如同他以前学生时代见到老师一样,都想绕着走……

    当然,和赵大官家相比,朝堂上那群来来去去的臣子们,就不算得什么了。

    大宋皇帝只要活着,那他就是朝堂上的万年青,人人巴结的对象。

    如兄长他们所说的那样,赵大官家这段时间确实消瘦了不少,脸上亦是堆满了阴郁,不知是为了常朝上的某些事,还是因为开封水患的困扰。

    这让李贤进入大殿后的行礼,都显得有些小心翼翼,耳边飘来一句话,那声音有些忽远忽近:

    “《工程制图》,给朕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