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八章 维纳佐拉国际电影节颁奖典礼(四)(2/2)
作者:黄油奶酪

    播到《白昼之雨》的时候,秦绝毫不意外地看见了那段莫森连杀曹昊、苏琪,同时田刚和邱雪床上激情的戏码,简单粗暴的平行剪辑诠释着性与暴力的共通和不同,营造出原始的快感与恐怖。

    屏幕切到了对准贺栩的那台机位。老人家穿着身立领锦缎唐装,鬓发微白,不苟言笑,作为曾两度在维纳佐拉电影节获奖的国际名导,这张龙洲面孔对台下大多数人而言并不陌生,许多嘉宾都暗暗点头。

    画面再变,“嗙嗙”砸头睡不安稳的莫森,被何冶踩着肩胛骨的莫森,以倒栽葱姿势捅死巡警的莫森,十字路口褪掉校裤绝望转头的莫森,以及灿烂笑着落泪的莫森,同一人物反复出镜,俨然是角色高光片段。

    动作、神情、声音,真实到惊悚,张力十足,反差极强,饶是见过众多大场面的人也不禁为之色变。

    大屏幕的右下角适时切给秦绝,她并未与摄像机对视,只是专注地看着银屏,与莫森迥然相异的气质无形中再度彰显了其演技的出色。没在晚宴上见过她的人不动声色地记住了这张脸,在晚宴上见过或与她交谈过的人则在心里悄然刷新印象。

    作品集锦继续播放,涉及到奖项竞争,空气里多少有些暗流涌动的味道。维纳佐拉国际电影节秉持着私发提名邀请函的原则,通常不会直接透露获奖候选名单,不过决赛圈就这么窄,哪怕不去打听,此时光看高光桥段和现场特写镜头也能心里门儿清。

    回想起贺栩在停车场时说的那句“锐气与野心”,又想了想老爷子刚才观看历届回顾纪录片的神情,秦绝认真了些,在鉴赏学习之余没忘整理信息。

    此次同她竞争“最佳男主角奖”的共有三人。首先便是和她一样有着性别困扰的昆汀·维斯康蒂。

    当然,蓝星所有影视相关的奖项里,有关演员的都以所饰演的角色为大前提。换而言之,就算昆汀公开他自认的真实性别,他在复刻电影《寻找乌洛达》里扮演男主角的这件事也是既定事实,并不影响他提名“海明珠”影帝。

    另两位与秦绝处于相同赛道的分别是格利特·布朗和赫尔曼·萨维德拉。

    前者出演了罗南·林德的电影《迷雾的呼唤》,秦绝在晚宴上跟他有过接触,两人关系还不错;后者则是EU联邦的老牌男演员,此次携自编自导自演的悬疑电影《血色》入围维纳佐拉电影节。

    不过,从方才的参赛作品精剪来看,赫尔曼的编剧和导演实力还未够到提名的门槛,是以今天来到颁奖典礼现场依靠的是影帝提名——他的演技的确稳定且出色。

    出于对新朋友的尊重和礼貌,以及对作品本身的兴趣,秦绝昨天下午去电影院看完了《寻找乌洛达》和《迷雾的呼唤》两部影片。昆汀仿佛美神降世,而格利特给她的感觉则是“就该生活在屏幕里的世界”的那个人,两人的表现都很出彩,真要论实力秦绝自觉与他们持平。

    只不过,跳开表演来看,《寻找乌洛达》讲述的是患有绝症的画家无意间在街头瞥见名为“乌洛达”的美少年,不由得痴迷于他,追随他也追随自己心中的“美”,因而来到了维纳佐拉这座陌生的城市,最终寻“美”失败,抱憾离世,留下一副未完成的遗世名画的故事。

    由于是复刻电影,导演并未做出任何改编,这使得昆汀的角色“乌洛达”身上的符号意义非常浓,比起有血有肉的人,更像是“美”的化身。自己饰演的人物形象没那么饱满立体,某种意义上固定了昆汀演技的上限,也削弱了他本人在“海明珠”影帝决赛的竞争力。

    同理,《迷雾的呼唤》亦是如此。这部影片秦绝甚至当场重刷了第二遍,导演罗南在电影里采取大量的隐喻、象征手法,利用男女主角及周边环境铺开了心灵与自我的对话和诘问,风格荒诞离奇,全片的氛围感令人拍案叫绝,也因此叙事性很差,初次观影很容易看得人云里雾里,极快失去耐心。

    在其中饰演男主角的格利特与其说是“主人公”,不如说是“心灵环境的一部分”,他时而癫狂,时而绝望,时而卑劣,时而怯懦,他是“人”的内心映射,是情绪的具现化,他为整体服务,很难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物存在。

    虽然这样判断有些失礼,但秦绝觉得格利特很难凭借这样一个“没有推动情节发展”的角色角逐“最佳男主角”奖项——假如《迷雾的呼唤》最终获得“最佳导演奖”或“最佳影片奖”,她不会感到任何意外,这本就是部作品大于角色的电影,要享受就必须要看它的整个画面,特别是那些意义极深的中景、远景和长镜头。

    如此看来……

    最大的对手,就是那位老牌演员赫尔曼·萨维德拉?

    3000+

    *《寻找乌洛达》/《维纳佐拉的美梦》原型电影为:《魂断威尼斯》

    *《迷雾的呼唤》是原创。仅有梗概(或者说主题概念),剧本不会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