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灭族之令(二合一大章)(2/2)
作者:长亭空省
犯不着因为一时意气,冒被处罚的风险。
他也过了那个热血的年纪。
至于韦家二长老韦孤萍,也及时止住了话语。
虽然很想将白家赶尽杀绝,但比起上宗的处罚,还是后者更重要。
在这个动荡的时期,稳定才是最重要的,韦家新投,还是谨慎一点为好。
“家族,真的经不起风浪了。”
分清楚轻重,韦孤萍眼中的仇恨之火渐渐消失,面容又恢复了平静。
“诸位可别忘了,白家在白云观,可是还有着两名筑基修士。”
“两名筑基修士,加上数十万凡人,只要等上二三十年,白家想向东山再起轻而易举。”
“到了那时,对我等而言恐成心腹大患!”
一直品茶的冷月心站起身来,冷冰冰的说道。
“如果让白家卷土重来,想必不少道友会坐立难安吧?”
“呵~”
说道此处,她自顾自的玩味一笑,带着几分讥讽之意。
似乎在嘲弄诸修畏首畏尾、优柔寡断。
“......。”
崔亮、颜开等人均没有回应,只是眼中闪过厌恶之色。
因为功法的原因,这个同门一直不被他们认可,保持疏远的态度,在任务中也只是冷淡的合作。
随后冷月心话锋一转,朝着刘玉遥遥拱手,正色道:
“一切还请青阳师兄决断。”
“若师兄有意对白家赶尽杀绝,月心愿领队执行。”
“只需七日,便可将白家数十万凡人斩草除根!”
说话时冷月心微微低头,眼眸中有血色一闪而逝。
她修炼的“血煞魔功”需要大量鲜血,眼前正是一个好机会。
凡人的鲜血虽然质量低劣,但数目足够多,也是能够勉强使用的,她也并不“挑食”。
【话说,,, 安装最新版。】
冷月心停留在筑基初期巅峰已经有些年头,只要有大量鲜血,便有十足的把握很快突破到筑基中期,甚至朝后期继续精进。
与之同时,也能练成一两种厉害的秘术。
想到美处,她的“血瘾”发作,双腿都因此有些发软,微不可查的颤栗。
“刘师兄......。”
颜开还想再说话,却被刘玉抬手打断。
“诸位无需多言,该怎么做,刘某已经心中有数。”
轻轻一抬手,刘玉站起身来,淡淡道。
顿了顿,他又继续缓缓开口:
“崔师弟、冷师妹还有孤萍道友说得不错,这数十万白家凡人不可不除,留着必是隐患。”
“况且白家殊死抵抗,致使宗门弟子以及各位的家族子弟死伤惨重,此仇不可不报。”
“所以刘某觉得,这数十万白家凡人,还是赶尽杀绝为好。”
一个不可不除,一个不可不报,三言两语之间,就决定数十万凡人的命运。
有着这两个理由,即使以后宗门问责,也有开脱的借口。
刘玉心中还是稍微偏向“鹰派”,比较赞同强硬一点的态度。
他可不认为,用九国盟的“大义”,能感化这些燕国修士。
即使是已经投靠的韦家,也是因为绝对的实力和各种因素,以及斩杀关键的白莲华,这才彻底下定决心。
只是凤凰山一战,便损失了九十名队伍中的炼气期修士,而整个队伍,又有多少修士能够损失呢?
如果沿途每个势力,都像白家一样殊死抵抗,那队伍中的炼气修士,又如何经得起这种消耗?
最后,自己怕不是要沦为“光杆司令”。
所以杀鸡儆猴,还是有必要的。
展示队伍实力以及自己的手段,传播狠辣的恶名,狠狠震慑后面的势力!
树立一个榜样,让他们“认真”思考,是不错的选择。
名声是一道桥梁,好的名声能够成为助益,坏的名声也自有其效果。
这样一来,后面的那些燕国修士也许会明白,抵抗只有灭亡一条路可走,归顺臣服才是正确的出路。
相信这样的话,一些摇摆不定的势力及修士,应该会好好思量。
“刘师兄,这......。”
听到这一番话语,颜开神色一惊,站起身来还想要劝阻。
“我意已决,颜师弟无需多言。”
刘玉声音微微一寒,强行打断了其还未说出口的话语。
“唉~。”
颜开低低一叹,无奈的坐下,神色有些颓然。
“死伤了这么多上宗弟子,还有我等的家族子弟,此仇确实不能不报。”
“死去的队伍修士,他们至亲、好友听闻消息,想必一定非常悲痛。”
“杀人偿命是最朴素的情感,老夫完全赞同青阳道友!”
见刘玉表态,孟文星立刻跟进,口中大义凛然。
言语之间滴水不漏,圆滑之色尽显。
见领队都表明了态度,大多数修士立刻同意,反对的也沉默了下来。
冷月心、韦孤萍更是神色激动。
刘玉没有顾及颜开的感受,选择将之忽略,直接了当宣布道:
“既然诸位都赞成了,那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
“冷师妹、崔师弟、孤萍道友,此事就交给你们三人带队去办了,务必收拾好手尾。”
“诸位尽管放心去办,若是宗门问责,刘某一力承担!”
说出这话,当然是有很大把握。
元阳宗本就是绝对中立的阵营,对凡人没有多么“爱护”,又处于如此特殊的时期,基本不可能问责。
况且自己是青锋领队,远离宗门主力执行任务,有临机决断的全力。
为了震慑燕国修士,减少宗门弟子损失,即使手段极端了一点,但也不是很过分吧?
其它领队面对如此情况,说不定更极端。
毕竟战争总是伴随血与火,相信宗门早就有了准备,容忍度极高。
就算出现万一的情况,自己也还有便宜师尊在上面说话,有责罚下来最多也就是口头警告。
或者不痛不痒,罚没一点灵石罢了。
因为是重要命令,不能没有凭据。
所以刘玉取出纸张和笔墨,开始书写这一道灭族之令。
这一道命令虽然正式,但却言简意赅,不一会儿,就书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