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寝宫以屏风隔断成两间,几名宫女站在外间候命,而在里间的玉阶上,放着一张金丝楠木床,床上挂着轻纱蚊帐。读完《三国演义》的杨广和萧皇后躺在床上,在忽明忽暗中瞪大眼睛盯着房顶。
杨广以为萧皇后睡着了,没有动。
萧皇后以为杨广睡着了,没有动。
“唉!”杨广忽然叹了口气,辗转反侧。
“二郎没睡?”萧皇后翻了身子,侧躺着看着丈夫。
“嗯!”随口“嗯”了一声的杨广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扭头问道:“呃?你也没睡?”
“是啊!还不是金刚奴闹的?”萧皇后轻笑道:“以往看的逸书,都是一气呵成。阿颖给的《三国演义》,却只有六回目。我感觉后面更精彩,可它来了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唉,真是烦死了。”
杨广心中一乐,嘴上却不屑的说道:“简而言之,东汉就是君权旁落,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引起了外戚专权、宦官专权、官宦争权、地方豪强兼并土地,如此上下失控、民不聊生;终于引发了黄巾之乱。”
“那些野心家、地方豪强心知大汉根基已经动摇,朝廷外强中干,纷纷借平定黄巾来蓄势;然后就有了边军勤王、董卓专权、诸侯伐董、群雄割据、三国鼎立、天下归晋。结局就是这么简单,没什么好的期待的,睡吧。”
“哦!”萧皇后躺下,闭上眼睛。
寝宫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萧皇后又悄悄的张开了双眼,却见丈夫望着房顶出神,不禁噗嗤一笑,又翻了过来:“你还说我,你不也期待后面的剧情?”
“好吧!我认了。”杨广也笑了出来,说道:“别人写出一本书,莫不是千锤百炼,润完色、改好语句,再让亲朋好友过目,然后又多番修改,这公诸于众。金刚奴倒好,不但随手就写,而且随便给人看,也不怕被驳得体无完肤。唉,姑且不论文笔如何,单是他这种写书之法,就恶心人……真是烦死他了。”
杨广也是一个书迷,不过他和什么逸书都看的萧皇后不同,他喜欢的是史书类的,这么一个精彩的故事,着实是挠到了他的痒点。
默然了片刻,杨广又说道:“既然是阿颖给你的,你让人去催催阿颖……让阿颖和金刚奴那两个妃子一起催。”
萧皇后面色微顿,芳心之中有种哭笑不得之感,说道:“金刚奴是州牧,每天忙碌无比,怎能将时间放在写逸书之上?”
“他忙个鬼啊他。”杨广笑着说道:“整个凉州就他卫王最闲;整个大隋文武,就他这个州牧把官当得最潇洒,比我这个皇帝还会享受。让他写《三国演义》又怎么了?”
“别说他了,再说下去,我怕我会把他调回来。睡吧!”
萧皇后叹息道:“我睡不着。”
杨广提议道:“那我们……恩恩吧?”
。。。。。。。。
又是三天过去了,这天下午时分,杨广在中华殿西边的千秋殿批阅奏疏。他批复了一份奏疏,放下手中笔,向侍立杨安下首的问道:“杨安,金刚奴的手稿来了吗?”
杨安躬身道:“圣人,据信使回报,卫王又写了几回,不过内容较少,他觉得圣人看着不痛快,便打算积攒下来,亲手交给圣人。”
杨广沉吟半晌,说道:“也好。”
杨安又说道:“卫王让信使带了些茶叶过来,说是天山独有的白发魔女茶,圣人要不要尝尝?”
“试试吧!”杨广批了几个时辰的奏疏,也想休息休息,便随口说道。
“喏!”杨安连忙派人泡了一壶茶来,自己为杨广斟了一盏,杨广端起了洁白细腻的茶杯,看了看翠绿的茶汤,轻轻的啜一口,说道:“金刚奴的茶较之以往的煮茶茶汤,确实更有茶的本质,初炊之时,有一种沁人心脾的微笑苦,然而却让人保证心神清醒、通体舒泰。但是,这所谓的胭脂茶跟别的茶叶没有什么不同啊?这其中有什么蹊跷?”
“禀圣人!”杨安躬身道:“据信使回答称,此茶采自天山天都峰绝壁上的茶树,当然,这并没有什么稀奇的。稀奇的是绝壁之上原本有几百棵茶树,但是一个名叫卓一航的奇人感觉日月精华被太多茶树吸走,使茶的品质、口感分为几百份,变得不醇正了,于是他便将九成九茶树都砍了,最后只留下九棵。”
“采茶之人必须由一个名叫练霓裳的奇女子来采,此女曾经被卓一航辜负过,伤心之下,一夜之间白了头,性格也变得喜怒无常,见到她的人便称其为白发魔女,再加上茶叶上有淡淡的白毛,于是卫王命名为白女魔女茶。”
杨广看着杨安,示意他继续说下来。
“据说此茶年产五六斤左右,便是那个卓一航也喝不着,卫王因为救了练霓裳师娘养的狼,这才和她成了好朋友,每年收到了两三斤。”
“练霓裳有没有以身相许?”杨广心中琢磨一番,便认定这又是杨集那厮折腾出来名堂。整个大隋也只有那小子时不时的弄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东西出来。
比如说,那个狗屁的“召唤神光取火的昆仑镜”。被自己宝贝一般的锁进藏宝阁之内,连太子想看一眼都舍不得,结果何稠只是把玩了一会儿功夫,很快便复制出了无数个昆仑镜。
算了下成本,不值一钱。
可他因为当朝炫耀过,并且说这什么昆仑镜是神器。
也只好将错就错了。
麻辣隔壁哦!
“这……好像不曾。”杨安忍笑道。
“哈哈……”杨广哈哈大笑:“这什么鬼白女魔女茶,宫中多的是,还年产五六斤?骗鬼呢?”
“估计是骗权贵人家吧。”杨安见杨广高兴,便凑趣的说道:“城中权贵喜欢攀比,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有了这个故事之后,白女魔女茶定然供不应求。”
“奸商啊!”杨广身子微微后仰,深为感慨的说道:“婶娘不怕后继无人了,这简单就是青出于蓝而青于蓝。不过,权贵不差钱,让他骗骗又何妨?”
想了想,索性道:“此茶我虽不怎么习惯,可是皇后喜欢,而且金刚奴既然拿来骗钱,那我也不能拆了他的台。那干脆将这什么‘白发魔女茶’封为贡茶好了,让金刚奴每月贡一些于朝廷,以抵税收。”
“喏。”杨安呵呵一笑,有了贡茶之名,杨集鼓捣出来的‘白发魔女茶’根本就不愁卖不出去了。
聊了片刻,突有一名内侍入内,躬下身躯,双手高高举着一封奏疏,恭声道:“圣人,卫王上奏。”
杨安连忙上前,从他手中接过,然后交给杨广。
自杨集出仕之后,便奏疏不停。
当初步迦可汗南侵之时,张须陀、刘权等人联名上奏的军情都被卡在兵部十多天,这让杨广意识到朝廷很多人都不希望大隋好,于是专门对皇族开了一条“绿色通道”,凡是杨集、杨智积、杨纶、杨静和其他皇族的奏疏,都可以避开朝廷三省,直接送到宗正寺之中,之后再由宗正寺直接送到他的手上。
这样,皇族子弟的奏疏便能避开朝廷,直达御前,使他能够更好、更及时的了解地方实情。
“绿色通道”开辟之后,杨集几乎奏疏不断。他的奏疏与越来越随意了,几乎变成了他的个人日记,不仅记载了凉州所发生的事,还就着这些事件发表感慨以及随笔,每一份奏疏都是一份策论、政论。
比如对贼寇屡禁不绝的现状,就有很多真知灼见的看法,忧国忧民之心溢于字里行间。
如果是普通的臣子频度上奏,就会让人心烦,但杨集并非是泛泛而谈、纸上谈兵,而是对民生、治安、兵务的政论思考;其中很多内容是杨广想知道、别人却不会上报的内容,这一点尤为可贵。
如是一来,杨集的奏疏这就显得情真意切、字字珠玑、难能可贵了,将一个能臣、直臣的形象跃然形于纸上。
久而久之,杨广对杨广的奏疏,竟然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后世女人等“情郎情书”的期待之感。
第417章:杨素壮心不已(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