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正常的生蛋逻辑,一个除未发现群与百变怪群外的其他蛋群的宝可梦和百变怪生蛋,子代应该为非百变怪一方进化链的最低形态。
不过,一些宝可梦并不符合这一生蛋规则。
那就是关东的尼多朗尼多娜以及丰缘的电萤虫甜甜萤。
简单点来说,这两者的雄性精灵即尼多朗或电萤虫,在和百变怪生蛋的时候,子代会在尼多朗尼多娜或电萤虫甜甜萤中分别随机产生。
并不遵从一般的生蛋规律。
不过第一题这么简单倒也是合理的范围,毕竟不能让来参加的考生拿零分嘛,还是要给点信心的。
填空+单选+不定项选择+论述四种题型的试卷考题,已经可以很好的筛选那些没有达到标准的培育家们了。
至于说像比雕身上几种颜色分别在哪些部位,蛋蛋本质是什么,由几个蛋组成,身上不同表情分别为哪些这一类的基础考题,也就在低级一点的考试中能看到了。
“第二题,妙蛙种子是关东地区最初的伙伴之一,其背上有______的种子,关系为______。
为了使妙蛙种子进化成为妙蛙草,最常见的培育方式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最终形态妙蛙花的_______花蕊上,有_____个尖角,通过花朵释放的令人愉快的花香可以使战斗中的宝可梦平静下来,这种香气会在____________达到顶峰,作用是________。
和妙蛙花的平均身高以及体重完全一致的精灵为_______。”
啊,还真是很有关东特色的试题呢,哲也无奈的想道,如果换成别的地区,这御三家估计就会换了吧。
当然,第二题也不难,鳞茎状、共生,培育方式是光合作用至背上的种子尖端会显现出微弱的蓝光以及加强后肢的针对性锻炼。
因为妙蛙草和妙蛙种子最大的不同就是背上的种子开成了花苞,光合作用必不可少。
但是同时,花苞也会从妙蛙草身体中汲取养分,如果不锻炼后肢,那么妙蛙草会被花苞的重量压得难以行动,这是不能忽视的。
妙蛙花的黄色王冠花蕊上有11个角,代表的是它完好的发育程度,香气会在雨后的第二天最为浓郁,作用是引诱别的精灵。
不过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推断,妙蛙花只需要光合作用就可以生存,所以暂且不明引诱的目的。
最后一个空则是热带龙,丰缘地区的草加飞行系精灵,哲也个人很想和渡分享一下,热带龙可是少见的会结果实的草属性宝可梦,还能飞。
当然,重点是叫龙。
这是一种极为不错的后勤精灵,果实形如香蕉,味美香甜,身高2米,体重100千克。
哲也飞快的动着笔,对于笔试他从来都没有太过担心,毕竟对于有着过目不忘能力的他而言,整个人就是一个行走的精灵图鉴和人形精灵百科全书。
第三题是有关超能系魔墙人偶的,它手指是四或五根,有个体形态差异,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地区环境的因素,因为目前关东成都两个地区的魔墙人偶都是四根手指,其余地区为五根。
至于叫声,则是和藤蔓怪一模一样,在野外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分辨清楚。
第四题、第五题、第六题。。。
哲也以超乎常人的速度完成了所有的填空还有选择。
后面的题目确实陷阱不少,比如巴大蝶和摩鲁蛾的鳞粉是否为同样作用的毒粉末。
乍一看之下,这道题其实没有什么问题,这两只类似于飞蛾和蝴蝶的精灵,翅膀上都覆盖着剧毒粉末。
但是不同的是,巴大蝶的粉末吸入的话会感到不适,偶尔中毒,偶尔嗜睡或者麻痹,而摩鲁蛾的鳞粉颜色浓的会使人中毒,淡的会使人麻痹,副作用是让人无法直立。
两者在剧毒的表现形式和作用上不同。
反正哲也偶尔也难以理解这些出题人的脑回路,在训练家的对战思路中,毒和麻痹之类是完全不一样的限制情况。
但是出题人偏偏认为麻痹和昏睡,也是毒的一种,可能是受了浅红忍者的思想荼毒。
晃了晃手腕,虽然字和选择要写的东西不多,但是翻页说实话还是蛮累人的,这种电脑屏幕只能一点点下滑,一点都不智能。
偏偏题干还很长。
来到最后一页的两道论述题——1、根据最新发现的伊布进化形态,简述其进化的合理依据,并且分别设计两套不同的培育方案。
(要求一:突出其特点;要求二:时间短;要求三:尽可能缩短培育花费)
2、根据以下的数据以及地形分布图,请合理分析大傻谷地下洞穴自然保护区中的化石精灵可以存活几万年至今的原因,同时另外设计类似环境节点使得精灵寿命变相延长。
(后附数据表格以及地形图)
好家伙,哲也倒吸一口凉气,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这不是送到自己嘴边的分数吗。
他可是叶伊布还有化石精灵的第一发现者啊,这些东西的数据不是随手就来?
而且这两道论述题的难度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甚至相比较于前几届的考试,这都算简单的了。
设计精灵的培育方案算是亘古不变的老题目了,只不过这次结合了新发现的精灵进化形态,紧跟时事。
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对于联盟更新精灵信息的把握——如果一个培育家都不能掌握最前沿的精灵信息,那么还怎么去给训练家培育精灵。
这对于在场的所有考生都不是难点,毕竟之前叶伊布的发现,可是掀起了一股极大的浪潮。
虽然哲也在野外的时候并不十分清楚,但是回到城市看论坛上所有人的讨论就知道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撞手上了,以及满分(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