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堪领悟到魏晋风流真谛后,于广德元年十月,将南京城内最后一批不降官吏,全部打包发往朝鲜。
如此,南明孤臣便可与弘光皇帝、朱三太子一起,共度荒岛余生。
广德皇帝的这种宽仁举措,让群臣侧目,尤其一些南明官员,他他们本就对朝鲜风物知之甚少,不知道江华岛生存之恶劣,错把流放当成是赦免。
于是,大家纷纷称赞小皇帝仁慈。
善于揣摩圣意的翰林院学士们,立即上疏,一番莫名其妙的阿谀奉承,直把十六岁的刘堪比作仁慈爱民的宋仁宗、汉世祖(刘秀)。
张溥不无肉麻写道:“圣天子雨露均沾,恩施远人,泽及明臣。”
大齐上下,士农工商,无不渴望休养生息。
刘招孙征战多年,所向披靡,他虽然替大齐打下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然而现在,大齐各地残破,很多百姓尚未安居乐业。
帝国那架狂飙突进的战争机器,已经榨干了辽东,山东河南,现在隆隆向前,眼下又要开始吞噬江南……
刘招孙废除科举,废言官,几圈主义,得罪天下读书人。
几万,几十万人中,总有那么一两个不要命的儒生,编段子黑他,这都在情理之中。
比如有人说太上皇穷兵黩武,望之不似人君(他是太上皇半人半神,全身肌肉暴涨,当然不像皇帝)。
有人说太上皇在沈阳猎场狩猎时,一天之内射杀三百九十九只野鹿,人称鹿宗。
有人说刘招孙好色无度,夜御十女,因为服用金刚散太多,所以最终没有子嗣……
多插一句,南京被齐军攻克前,南明将大齐比作北齐,把刘招孙比做丧心病狂的高欢。
文臣天生厌恶战争,打仗时,他们没有用武之地。
新皇亲政,太上皇露出有放权苗头,无数类似康应乾的野心家,纷纷站出来,大家都希望刘堪能改弦更张,要以柔德治国,关心百姓疾苦,轻税减赋。
最重要的是,小皇帝要重用自己,提高自己的官位和俸禄。
刘堪宽恕了黄端伯,宽恕了很多必死之人,这让大家看到希望,看到在大齐实现文治的希望。
当然,如果这些野心家们能预测未来,能够看到刘堪后来比他父皇刘招孙更残暴(因此谥号“齐武帝”),他们就会有新的想法。
刘堪下令将南明君臣送走,当然不是要放他们一马,而是让这些孤臣们去江华岛自生自灭,去完成贝爷没有完成的荒野求生的梦想。
虽然十多年来,死于太上皇之手的贼人,没有八千,也有一万,但其实,刘招孙骨子里并不是个残忍的人。
这话,粗听起来有些虚伪,然而却是实情。
太上皇能宽恕黄端伯,能宽恕一个差点杀死自己的儿子的刺客,刘堪却不能。
刘堪的母亲张嫣,当初是被朱由检下令毒死的,小皇帝表面风平浪静,其实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
他要让朱由检的徒子徒孙们付出代价。
只是碍于父皇掣肘,类似满清那种大规模屠戮明藩王宗亲的报复行动,才迟迟没有进行。
第611章 老死孤岛(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