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就有人找过来了?
平日里一下课便跑的没影的众人也不着急走了,大家都装作收拾东西的样子。
清瑶没在教室里说话,拖了个椅子到门口去了。
“来吧,登记登记,人人有份,不出半个月,你们就可以用上暖宝宝了。”
大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全都要了,毕竟试试不花钱,这个同窗说的……
清瑶登记了班级姓名,小心的折起来放到书包里。
众人便看见了她的多功能舒适实用书包。
“你这是?书箱吗?”
于是,清瑶又把自己的书包介绍了一遍,一边介绍,清瑶还有心思琢磨别的。
她是不是还缺一个店铺?
比如杂货店?
毕竟她制造出来的,改制的,还有鼓励大家搞的小发明实在太多了,何不弄个小铺子,古代也是有很多杂货铺的,现在还没改名叫百货,不过百姓们最愿意去的地方就是杂货铺了。
给大家展示了自己的书包之后,清水兄三个字慢慢在同学圈里传了起来。
同班的同窗们也向清瑶打听了什么是暖宝宝。
晚上下学的时候,清瑶怀里揣着好几张名单慢慢的下着台阶。
这台阶太高了,还没个栏杆扶手,万一一脚踩空了骨碌碌的滚下去,那可是要命的!
清瑶回了家,家里一个人都没有,包括张伯二人,也没人做饭。
清瑶十分纳闷,这人都哪里去了?
不过都是大人了,还是有分寸的人,她干脆啃了个糕点,也不等他们了,就坐在主桌前可是写起了小说。
最近新开的仙侠文,她起名叫《长生为仙》。
大纲已经写好了,主角是个土生土长的古代人,职业定位是个秀才的儿子,半辈子平平无奇,娶妻生子,按部就班的生活,结果有一天做了个好事。
救了个差点被马车装的小孩子,小孩子的父母为了感谢他便送给了他一个小石头子。
那小石头子里藏着位神仙,故事就是从此刻开始展开……
为啥写个不上不下的身份呢,不是她不想写农民,也不是她不想写的身份高一点。
但是清瑶要考虑现实问题,私自揣测编造撰写高位贵族者的生活是犯禁的。
而写平民生活,农民一天琢磨温饱还不够呢,再说大字还不认识几个呢,是能买的起书啊,还是能读的懂啊?
没有代入感的小说就没有市场啊,扬名第一步一定要稳扎稳打。
清瑶摆好了姿势,落笔写下第一行字。
花国赵家村有一户秀才家的公子年过二十,诞下了第一个麟儿……
“少爷少爷,您回来吗?”
大门口传来了一阵吵闹,王铁蛋风一般的刮了进来。
“少爷,我们回来了,还给您带回来了好吃的。”
清瑶意志力就有点不坚定了,在继续写和出去看热闹中间衡量了一下,就穿上鞋跑出去了。
大家围了一圈,清瑶走过去。
“带什么好吃的回来了?”
大家把包围圈让开,清瑶一看眼珠子差点没腿软的坐地上。
“你们要吃这个!?”
石桌子上放着的是个半人高的篓子,里边盘着两条绿油油的动物。
李老汉点点头,“少爷,您别看这长虫长的吓人,我儿时赶上家乡发洪水,那时候地里颗粒无收,这东西让我们吃个精光,滋味还挺好的。”
清瑶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就是再好吃,她也不敢吃!
“你们都要吃这个吗?”
大家都点点头,就连张伯二人都想尝尝李老汉做的鬻蛇羮。
清瑶叹了口气,“我不吃,我也不想闻着,我出去走走,一会就在外面吃了,你们吃完赶紧收拾啊!”
邵从文赶紧跟上,“少爷,我跟您去吧?”
“不用不用,我也不走多远,就在附近转转。”
她不想吃那种滑溜溜的东西,接受无能了些。
她在集市上找了一家面摊子吃了碗面,清瑶在大街上打量左右两边的铺子。
不远处有两把大遮阳伞下,挂着一块长方形的牌子,牌子上写着“饮子”二字,那就是花国的饮料了,多用草药煮成,清瑶不好这口,实在是苦了吧唧的。
还有卖鲜花、小吃、面具、泥人、饰品、杯具的。
清瑶还看见了个算命的,阴阳五行、六爻占卜的,清瑶蹲在边上好一会儿,发现这个算命的就知道说好话,就知道这应该不是个有真才实学的。
回巷子的时候,她还看见了挑着担子的货郎,那货郎挑着高肩担子,两头向上高高翘起,有点像水牛角,既可以挑起担子走街串巷,又可以随时随地支起货摊做生意。
他手里把着木柄摇起来,就有了鼓点节拍,然后用蛇皮鼓来伴奏,然后“自唱”,唱词内容是商品的款式和优点,音调婉转动听。
清瑶听见了个花啊朵的满头戴,里里外外俱都在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
反正这个货郎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客户的注意,并“自卖自夸”。
好多人都从门里探出头来看热闹。
打眼望过去,上边有一些悬挂的葫芦花朵一样的小饰品,还有一些家用的碗筷子之类的家伙什,还有雨伞,琳琅满目的挂满了两个箩筐。
清瑶不由得赞叹,当真是写得了文案,摇得了蛇皮鼓,唱得了小曲,挑得动担子,卖得了货物……
看来能把货郎这个职业做好的,还真得是个全才。
清瑶脑子里就想,要是有个手推车就能更省力一点,如果有手推车……
瞬间她的眼睛一亮,白日里她光是让邵从文跟王铁蛋去酒楼这些地方打探民生,其实那有点浪费时间。
何不一边卖货一边打听呢,这样还精准到户。
现代最简单的出摊,不莫过于了汽车后备箱了,某“国货之光”瞅准商机,放出大招,推出了“地摊神车”。
清瑶完全可以把马车仿照后备箱,把侧面打开了放上各种小玩意,在集市上租个摊子卖东西。
也可以拉着马车围着巷子转,邵从文跟王铁蛋一个吆喝,一个负责卖东西。
这就是杂货铺子的原型啊,杂货摊子。
可以进一些东西,比如食盐、糖果、罐头、茶叶、调味品、饼干、糕点、小食品以及、酒、果品、扫把、簸箕、拖把、针啊等日用品。
等过段日子,赵家村送货的人来了,就可以卖家乡的特产了。
她一个人的精力又要读书又要做生意的,肯定不够用。
不如以后少搞创新发明,多多合作本土的原产业,然后由杂货铺子开始试水,慢慢的把各行各业都涵盖进来,开一家全国连锁的大超市!
当然只能是形似,她也没那么大的地方,但是开一个大一点的杂货铺子还是可以的,以经营生鲜食品水果、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
当然为了保证售价的低廉,必须做到进货价格的低廉,只有大量进货才能压低进价。
这就需要清瑶去联系本土的商家,形成合作关系。
其实仔细想来,大点的杂货铺是有很大优势的,首先她就解决了人手严重不足的窘状,不用一个铺子跟着好几个人。
第一百四十七章 杂事(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