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及时开口,帮了韩度一吧。
李叔正见皇上开口,只知在这件事情上理亏的他,只得低下头来,“是。”
老朱见李叔正低头,满意的看了韩度一眼。
顿了顿说道:“李卿如此深明大义,朕心甚慰。朕为天下苍生计,主张吃这海里的东西,希望众位爱卿能够景然从之。”
老朱虽然说的是百官,但是眼睛一直盯着李叔正不放,只要能够搞定这位礼部尚书,那其人人自然迎刃而解。
奉天殿里鸦雀无声,百官都在看着李叔正的反应。
李叔正这才反应过来,他一个无意的举动,竟然成为了出头只鸟。脸色顿时一红,梗着脖子好不退让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说道:“恕臣难以从命。”
老朱闻言,眼睛里面好似有冷光闪过,呲着尖牙朝李叔正笑。
韩度见老朱好似有了真火,忽然出声朝李叔正问道:“尚书大人,不知道能否听下官一言?”
老朱对于韩度忽然插话,不仅没有发怒,反而一脸平静的看着韩度。
李叔正不知道韩度想要说些什么,不过也不介意听听韩度的想法,便点头说道:“当然可以。”
韩度点头,笑着说道。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朝廷百姓的命脉。自古以来,但凡是能够为天下百姓增加一斤一两的粮食想法,有人想方设法去做了的没有一个不留名青史的。举个例子,贞观年间,天下蝗灾四起。唐太宗皇帝为了能够消灭蝗虫,给百姓留下口粮,不惜带领百官生吃蝗虫,甚至喊出‘莫食子民口粮,旦食朕心肝’的话。”
唐太宗吃蝗虫的典故,在史书上大书特书,被视为帝王爱民的典范。在场的百官个个饱读诗书,自然不会不知道。
被韩度这么提起,大家都觉得吃这个东西,或许并不像大家认为的那样,是一件坏事。
韩度两手一摊,耸耸肩说道:“结果如何,大家比下官更清楚。唐太宗爱民如子的美名就此流传千古,不仅如此,当时和唐太宗一起吃蝗虫的人,哪一个没有在史书上面留下厚厚的几页?”
名留青史,这是读书人一辈子追求的事。可是想要留名青史,何其难也?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奋斗了一辈子,连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字的资格都没有。
现在却有一个机会摆在他们面前,只要把面前的这些东西吃下去,上行下效带领天下的百姓去吃。从此以后,只要这东西能够成为天下百姓的一部分食物来源,那只要还有一个人在继续吃它,他们的功绩便会被牢牢的记载在史书上。而且不仅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亡,反而还会越来越熠熠生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