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找回了场子(2/2)
作者:笔讷
萧文明这边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营造码头的工程,朝廷这边官员的调动任免也很频繁。
直接同萧文明有关的,便是两位官员的升迁。
第一位,是苏州知府桑淳元。之前萧文明剿灭了东山村一百多倭寇,并且把很大一部分功劳让给了桑淳元。桑淳元这个老官僚乘机妙笔生花,让皇上看见了他的战报顿时觉得自己慧眼如炬,发掘了一位文武双全的大人才。
于是皇帝大笔一挥,便让桑淳元升任为江南道主管,成为江南道首屈一指的文官。至于原来的江南道总管,皇帝就让他强行致仕退休,回家休息抱孙子去了……
桑淳元高就去了,苏州知府的位置就空出来了,而接任这个苏州之府位置的也不是陌生人,正是临海县县令汤光耀。
这位三十多岁才考中进士的汤大人,当了这好几年的县令,终于高升一步,成了知府大人了!
临海县这个地方,在苏州府不穷不富、并不扎眼,本地的父母官得到升迁的不多,就是升官了,通常也会调到外省去当官,能够在本地平步青云、官升一级的,之前还真从没有过。
因此那些原本就颇喜欢拍上官马屁的士绅们,这时候就更加来了劲。
自打吏部的排票下来,他们就赶紧趁着汤光耀还没赴任的机会,一天好几顿宴席地请着这位汤知府,唯恐错失了拍马屁的机会。
尤其是临海县本地的富商徐世约,更是一连请了好几顿,每每还自称是汤县令的朋友,请他吃饭并不是拍他马屁的,而是略尽送别之情而已……
汤光耀官升一级,萧文明这边却似乎没有什么动静,临海屯的千户还是临海屯的千户,只不过把前面的“候补”二字给去掉了。
终于——萧文明没有经过考核,破格变成了正式的临海屯的千户,他对临海屯的绝对控制权在法理上也总算得到了承认。
虽然这种承认多少有些多此一举……
萧文明在临海县的人缘属实一般,遇到了这样的喜事,除了温伯明还有印书坊的郑老板等寥寥数人以外,就没有几个敢来道贺的。
对此,萧文明还颇感到郁闷,就连姐姐萧文秀都借此机会老生常谈:叫萧文明平时要做做好人,别动不动就张牙舞爪的,把人都得罪光了,连个道贺的人都没有。
然而萧文秀话音未落,周边的苏州府,甚至是金陵城里,就来了几位富商,在临海县里包了好几家馆子,摆下酒宴来替萧文明庆贺。
原来这些富商要么是萧文明当初在金陵城下从倭寇手里救出来的,要么就是网开一面,不予追究的白炎教徒。
萧文明对他们有救命之恩,他们对萧文明自然是感恩戴德,萧文明升了官,他们当然是要赶来祝贺的。就是忙着没来的,也都托人送来了贺礼。
这帮人的生意,做得可要比临海县的这些商人大得太多了。因此他们摆下席面要气派很多,一下子就把汤光耀这边给比下去了。
原本这些大商人,都是临海县这些小户人家想巴结而巴结不上,他们也未必不想趁着这个热乎劲混个脸熟。
但萧文明就是不搭理他们,每分饮宴之时,请的不过是温伯明等三五好友,再加上自己手下萧家军里几个办事得力的弟兄,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叫上汤光耀而已。
至于那些士绅,他是一个也不叫、一个也不请,让他们干着急去吧!
这就叫“以前你对我爱搭不理,现在我叫你高攀不起”!
算是狠狠地出了口恶气。
不过萧文明对苏州、金陵的这些商人还是十分客气的,因为他是打算做海外贸易的,可不能只把眼睛盯着倭国,而是要同时打通国内的商路——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稳当嘛!
除了趁此机会给自己找回点场子来以外,萧文明对于朝廷的这个任命并不感兴趣。
因为他自己是不是正式朝廷任命的千户,现在已经完全不影响他对临海屯的掌控力了。
他更看重的,是毅亲王那边,关于同倭国方山家的通商之事,到底有没有回应?
这件事情关系到萧文明同倭国通商的许可,也关系到自己苦心修建这座马头,会不会做了无用功,是眼下最为重要的一桩事情了。
可是也不知往返洛阳的路程太远了,还是被派去送信的胡宇、张俊二人在路上遇到了麻烦,又或者是毅亲王觉得这件事情不好办,现在慢慢从各大衙门疏通,总而言之是隔了两个月时间,始终是杳无音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