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萧文明又使了个欲擒故纵之计。
我不是希望你康亲王回到成都当一支瓮中之鳖嘛——那就要反其道而行之,造成不希望你进入成都的假象,便在成都城外列下阵势,大张旗鼓地同康亲王打上一场阻击战。
这一仗,萧文明压上了自己手下所有的人马——唯独川南狼土兵除外。
因为萧文明这时还要给康亲王造成误判,认为萧文明手下并没有那么多的兵力,也好为下一步的作战打下基础。
这时康亲王也压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集中起这段时间能够集中的所有兵力,总共调集了七万兵马,漫山遍野就向萧文明演杀过来——丝毫不讲任何战术,就是人多欺负你人少!
这时萧文明手下的人凑在一起,还不足康亲王的十分之一,如果萧文明铁了心地要打的话,虽然最后仍旧不免失败,但至少也能给康亲王造成巨大的损失。
但是萧文明现在志不在此,又从来不会跟别人同归于尽,略略交手一阵之后,便选择了撤退,让开大路,任由康亲王进入成都。
康亲王几次在萧文明面前吃亏,属于是屡战屡败了,都已经被打出心理阴影来了,看到萧文明主动撤退,并且还是往山里退,他根本就不敢发动大军猛追过去,而只是派出了一只偏师意思意思追击一下,主力部队则赶紧进入成都,先求自保,然后再同萧文明慢慢周旋。
萧文明要的就是这一手。
康亲王进入成都,那他的战略目的就已经达成一半了,而剩下的一半都需要分两步走。
第一步,就是要重夺内江县城,从而打通从渝州入川的道路。
萧文明已经看出来了,内江就是四川东南的一扇门户,萧文明的补给从江南到出发经湖广运来四川,必须是要经过内江县的。
于是在成都的这一场试探之后,萧文明便马不停蹄,立刻赶往内江,并且这一路同样是从川南的山地之中行动,既可以截弯取直缩短路程,也可以规避康亲王的耳目,让萧文明的军队在康亲王眼中就好像消失了一样,根本就无法探查它的战略意图。
等到萧文明再次出现的时候,他已率领大军兵临内江城下,并且丝毫没有做试探的准备,便下达命令大举攻城。
内江县萧文明已经是第二次来了,第一次也是破城而入。
而那一回,萧文明率领的是刚刚打了败仗的军队,人数也仅有五千人上下,便能攻破内江县城。
而现在的内江县的城防虽然经过了康亲王的整顿,然而萧文明这边的力量已经变得更加强大,连同川南狼土兵在内总兵力超过了一万人。
并且萧文明在内江县城之中还有内应——那是城中的商人韦连昌。
同他取得联系,在萧文明攻城之时,他便派人打开了城门,几乎没费是什么周折便再次攻下了这一座川东门户一般的内江县城。
攻下了县城还不算,萧文明又以内江县为原点,派出戴松打通内江到渝州的通道,这样一来,既重新取得了同湖广和江南的联系,又将康亲王向东边的通道彻底封闭,终于形成了一半意义上的关门打狗之势。
说是“一半”,是因为康亲王还可以经由四川北方出汉中离开四川盆地,不过那个方向正是长安,毗邻关中平原,也是朝廷重兵把守的地方,康亲王朝那里运动,恐怕也占不到多少的便宜。
康亲王在四川一带经营了一年多的时间,自然积累了相当深厚的根基,就算一时因为兵力调动,导致东西不能相顾,但是情报传递的渠道还是畅通的。
这也就是说,内江县城被攻破的消息,应该在不久之后便会传递到康亲王的耳中。
康亲王是很具备一些战略眼光的,当然知道这条消息的意义,也一定会有对应的举措,甚至有可能会亲自率领主力人马,杀奔内江、重夺县城。
康亲王现在可以调动的兵力,除了留下成都里的守城的一部分人马之外,可以直接出动三万人以上。
如果来的光是这些人马的话,萧文明自信还是可以对付的,但是要是调动起他在四川其他地方的兵马的话,恐怕总人数就会超过五万人,甚至达到十万人!
十万大军,光凭萧文明、曹瑞、任当思,以及川南十三家土司,恐怕就难以应对了。
因此取下内江县重新打通去湖广的通道之后,萧文明现在所要做的,便是立刻回援成都,就把康亲王堵在成都附近,让他无法直接同四川其他的部分取得联系,才能将其各个击破。
因此萧文明就要率领大军跑赢情报传送的速度,赶在康亲王发兵之前,就做好阻击战的准备。
萧文明一刻也不敢多留,又不能在兵力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就分兵行动,故而在迅速打通湖广的通道之后,也就是在攻克内江县城的三天,便立即集中起大军,重新向成都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