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韩温之所以肯招梁祯为女婿,也就是看在那时梁祯不过是个年俸数百石的别部司马,跟自己相差无异,将女儿嫁给他,还可以倚靠梁祯中高级武官的身份,吓住对韩家虎视眈眈的其他豪门。
但现在,将近十年过去,两人的地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梁祯现在早已不是那个名不见经传,撒进人堆中就再也找不出来的小司马了,而是手握重兵,腰挂朝廷印信的平北将军,太原太守,堂堂正正的两千石大员!
就在四年前,灵帝尚在身时,光是太原太守这个官职在身,就足够让除太原三望族之外的所有并州豪门倒头便拜了。
现在,虽说汉室权威不在,光一个太原太守已不能压服实力雄厚的世家豪门。但问题是,此刻真正赋予梁祯权力的,恰恰也不是那个虚无缥缈的“太原太守印”,而是“平北将军印”及它背后立着的四万余甲兵。
不夸张地说一句,就靠着这四万甲兵,哪怕是太原三望族,也不得不对梁祯低声下气,事关梁祯是西凉军出身,且又是正儿八经的太原太守,一旦发起怒来,“效董卓故事”,那可真不是开玩笑的——毕竟还有句话叫“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呢。
而韩温自己,这些年来凭借自己的努力,以及梁祯的“名头”,也将韩家的地位提升了一个档次,正式从寒门步入豪强之列,放眼整个太原郡,也算是说得上话的人物了。因此,他的心态,也必然跟九年多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起码,在郭太治下,他们这些豪门可以凭借自己在太原郡的盘根错节的实力来跟郭太“合作共赢”,说人话就是,郭太给他们提供武力支持,他们则仗着郭太手中的兵,肆意妄为,而所付出的,只不过是将所得的一部分分成给郭太而已。
这两者之所以能够长期合作,完全是因为郭太的身份,依旧是流贼,名不正言不顺。而如果梁祯取代了郭太,那可就不得了了,因为梁祯是朝廷认证的太原太守,且又有重兵在手。
按豪门自己的话来说,他们是实在没有什么能够跟梁祯谈条件的筹码了。因此,为了摸清韩温心中的真实想法,梁祯才决定先约韩温或他的儿子韩越到上党郡来洽谈。
令梁祯稍感心安的是,韩温在预定的时间中给了回信,信中除了同样地抒发了一番对梁祯的思念之外,便是同意梁祯的请求,表示在不久之后,就会让自己的儿子韩越,到上党郡跟梁祯相见,届时,还请梁祯最好保护工作。
“我得亲自去一趟上党。”梁祯看着回信,喃喃道,“顺道去看看,李乐的部队是个什么样子。”
“德源,如果你要亲自去上党,就必须考虑一件事。那就是带不带熊罴屯,带多少,少了,只怕护不得周全,多了,又怕李乐会起疑。”
梁祯破天荒地否决了贾诩的建议:“一个不带。”
“不成,古语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德源,你怎么能往这危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之上撞呢?”
梁祯笑笑道:“文和兄,我们心中防着李乐,这点李乐知道,杨奉也知道,但问题是他们俩的部曲加一块,有一万多人,而且我们还要靠他们在白波军中的威望,不断地瓦解郭太的部众。在这种关键时刻,我觉得,我们应该表现出对杨奉、李乐的绝对信任。这样,他们才会放心地为我们效力。”
贾诩眉头一拧,沉吟良久:“只是这一次的赌注,未免太大了。如果有什么闪失,只怕再无东山再起的可能。”
贾诩的意思,当然不是他们所有人都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君不见,董卓遇刺后,他的部将李傕、郭汜、樊稠等不还因祸得福,混得风生水起吗?因此贾诩的意思是,一旦有什么闪失,梁祯自己将永无东山再起之日。而他的部下们,大可以在瓜分他的“遗产”之后各奔东西。
梁祯从贾诩的话中感受到了一丝暖意:“文和兄,你是对的。”
“但想成事,又怎有不冒险的道理?”但梁祯还是坚持己见,因为从秦末到现今的历史,已经一再证明了,想要挣得一份功业,就必须“亲冒矢石”,最好随时丧命的准备。
贾诩一听,显然急了:“德源,就算你非要去,也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将希望寄托在别人的忠诚上,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放心,文和兄。我不会这么冒失的。”梁祯安慰道,“我让四郎率军前往上党安泽,这个地方,离郡治长子只隔着一座安泰山。安泰山北麓,有一条大道直通长子县,骑士从安泽出发到长子,是朝发夕至。足够保证我的安全了。”
“这得绕上五十里的山路,即便是最健壮的军士和战马,在这么长距离的行军后,只怕也没什么战斗力了。”贾诩却依旧眉头深锁。
“这就对了,五十里的距离,足够让杨奉和李乐都心安了。太近,他们反而会起疑。”
贾诩知道,自己这次是说不过梁祯了,于是只好勉强地同意了梁祯的冒险计划。
而在护卫方面,梁祯只带了章牛,华雄两员虎将以及熊罴屯的一个什,至于外围的保障,则全部交给了杨奉和李乐这两个降将,如此安排,一来是为了表示对他们俩的信任,二来也可以借机考察一下他们。
十天之后,黑齿影寒和张郃也率军抵达安泽,并在安泰山北麓的要道上扎下营寨。梁祯得到消息后,便立刻启程前往长子县。
李乐亲自在长子城西门外的十里亭处相迎,而且为了表示隆重,他还带了一大帮子人,将官道两旁的空地都塞得满满当当。
第二百九十二章 长子(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