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祯举起酒樽,先敬了董昭一杯:“公仁兄,祯连夜相请,实乃有一事相求,还请公仁兄,能不吝赐教。”
董昭也举起酒樽,一饮而尽:“德源请讲,昭定知无不言。”
“光和年间,祯尝从军于边地,最常见到的,就是十常侍放纵的父兄,在各地大肆收刮,以致民生凋敝。如今,十常侍虽已伏法,但其流毒却遗害至今。祯平生之愿,便是兴复汉室,重现‘明章之治’。”
“但怎奈,一转眼便蹉跎半生啊。还望公仁兄能替祯指点一二。”
“王仲任有云: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朝政倾颓至今,非朝夕之事,同理,兴复汉室亦非一日可就。”董昭摸了摸胡须,沉声道,“将军欲兴复汉室,首要之计便是尊迎汉帝,如此便可收天下士人之心。各州刺史、太守若有不从者,亦可借天子之名,出兵讨之。”(注1)
梁祯沉吟一翻,董昭的建议已经不止一人向他提过,他本身,也曾经多次考虑过,但这迎立之事,尤其是那么简单的,先不说汉帝现在正在李傕、郭汜二人手里,就算汉帝有朝一日真的脱离了二人的掌握,那汉帝身边的满朝公卿,也绝不会乖乖地让梁祯做第二个李傕、郭汜,第三个董卓,他们势必会拼尽全力跟梁祯作对。
而梁祯对付他们的办法,是没办法。因为若是采取激烈手段,让他们闭嘴,那结果就是像董卓一样,身败名裂
(本章未完,请翻页)
。若是放任不管呢,这帮人凭着自己累世积赚的关系网,以及掌中的刀笔,便可天天将梁祯骂个狗血淋头,不仅让他得不到身后美名,就连生前的清静,也休想获得。而且,天天任他们指着鼻子来骂,不部众离心才怪。
此外,迎立汉帝的好处是能借汉帝之名行事,可坏处却是,自己麾下的幕僚,也堂而皇之地有了第二个效忠对象——汉帝,相当于在无形之中,分裂了自己的班底,给自己立了一个打不倒的敌人。
“可目前,陛下远在长安,且被李傕、郭汜所制。祯身在并州,四下强敌环伺,就算有心,也无力啊。”
董昭早就料到梁祯会这么说,也早就准备好了应对之词:“依昭愚见,将军的当务之急,是联结张燕、公孙瓒,共剪袁绍。至于河东,将军不妨徐徐而图之。”
“何为徐徐而图之?”
“河东太守王邑,本就心怀异心,之所以联合王方、李蒙,亦不过是欲借此二人之手,摆脱将军耳。故而若将军大兵加之,则此三者必定同仇敌忾。可若将军与王邑修好,则此三人,必定内讧。”
“依某所见,王方、李蒙二人皆不是王邑敌手,但王邑在解决此二人之后,想必也会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是再无法攻略并州了。将军正在借此时机,剪除袁绍。袁绍一除,试问王邑小儿,还能蹦跶几日?”
梁祯赶忙离座,对着董昭一揖到底:“听公仁兄一言,祯茅塞顿开,请公仁兄,受祯一拜。”
“将军不必多礼。”董昭也站起身,回以平揖,“昭不过是逞口舌之快罢了,可行与否,还请将军再三斟酌。”
“公仁兄,祯斗胆问一句,不知公仁兄日后有何打算?”
董昭叹了口气,一脸摇了好几次头:“如今陛下蒙尘,天下大乱,各州郡长官相互攻伐不已。昭虽有家,难归啊。本欲向西,面见陛下,但怎奈道路阻塞,只得滞留河内。”
“那不知,公仁兄愿与祯一道,兴复汉室,以求早日安定天下?”
“将军美意,昭感激不尽,只惜昭已深受张府君之恩,尚无以回报,怕是不能,再随将军征战了。”董昭站起身,对着梁祯一揖,“不过,若是将军日后遇到什么难事,有昭能帮上忙的,昭也一定不会推托。”
梁祯登时萎顿下去,董昭说了半天,态度跟当年的戏志才其实是一样的,那就是既不投身到梁祯帐下,但也不介意帮梁祯解决一问题,以在梁祯这里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这种看似首鼠两端的行为,其实是乱世中最实用的保命之法,因为在这动荡不安的年代之中,今天叱咤风云的一州诸侯,明日可能就已军败身死。因此,除了极少数出身寒微,只能通过孤注一掷来博取功名的人外,士人们的首选,还是谋定而后动。
注1王仲任:即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东汉思想家、文学批评家。著有《论衡》,八十五篇,二十多万字。解释了万物的异同,纠正了当时人们疑惑的地方,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思想著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