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4【破局之道】(1/2)
作者:上汤豆苗
    平章军国重事。

    这是一个史书上偶尔出现的官职,最近的记载是前魏宪宗朝时期,一代名相姚宽在致仕后,被宪宗皇帝委任为平章军国重事,迄今已有二百余年。

    这个官职并非常设,而且不必入朝治政,只是在皇帝需要的时候可以提供一些意见,故而更像是一种代表荣耀和尊崇的虚衔。

    洛庭的提议让很多人心神一震,旋即醒悟过来,不由得心生敬佩。

    抛开这个官职的象征意义不谈,其中有一个常人很难注意但又极其重要的关节,那便是凡任此职者皆是留名青史的治世文臣。换而言之,裴越只要接受这个任命,他在朝堂上的地位便极其超然,就连洛庭和韩公端也必须在他面前执礼甚恭,更遑论其他大臣。

    对于国朝所有衙门和政务,平章军国重事都有监察和问询的权力,但却游离于整个朝廷体系之外,而且无法继续执掌军权。

    更妙的地方在于,裴越没有理由拒绝这个任命。

    亲王之爵的确尊贵,何况还是大梁近百年来独一无二的异姓王,但是能够成为平章军国重事,更是朝野上下的认可和推崇。

    如果连这都不满意,裴越又想成为什么呢?

    刘贤陷入迟疑之中。

    他有些不理解洛庭为何要这样做。

    不论南境的动乱和裴越有没有关系,眼下明显是朝廷需要他,这个时候下出这步棋岂不是火上浇油?裴越虽然是武勋出身,但从过往的事例来看,他对史书的研究很深,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官职代表的意义。

    明升暗降固然是一个很好用的法子,但是这很有可能彻底激怒裴越。

    刘贤迟迟不言,看向洛庭的双眼。

    君臣二人目光交汇,刘贤忽然读懂了这位左执政的心思。

    很显然洛庭同样怀疑南境的动乱是裴越的伏手,或许他早就料到回京之后会遭受朝廷的进逼,因此提前让留守南境的大军做出一些安排。而从韩公端的奏章来看,眼下南边还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这说明裴越此举只是试探和施压。

    朝廷如果在这个时候直接退让,接下来的博弈会更加艰难。

    洛庭淡淡道:“陛下,臣相信晋王殿下会理解朝廷的难处。”

    倘若他不理解,那么是非公道自有世人评说……

    刘贤吐出一口浊气,洛庭这是直截了当的阳谋,无论裴越接受还是拒绝,恐怕接下来都中的局势会更加紧张。但他没有太多的选择,因为很多重臣此刻都已经反应过来,他们接连不断地附和洛庭的提议。

    这些人用花团锦簇的言辞赞赏裴越,仿佛要将他吹捧到肉身成圣。

    良久过后,刘贤终于开口说道:“吴学士。”

    翰林学士吴存仁上前道:“臣在。”

    刘贤道:“拟旨,加封晋王裴越为平章军国重事。”

    吴存仁躬身道:“臣遵旨。”

    对于这位学富五车的翰林学士而言,片刻之间写就一封文采华丽旁征博引的诏书轻而易举。

    刘贤从侯玉手中接过新鲜出炉的加封圣旨,细细看了一遍,对吴存仁说道:“你亲自去一趟晋王府,将这封圣旨交到晋王的手中。”

    “臣领旨。”吴存仁朗声应道。

    刘贤环视殿内一众大臣,内心里委实感到疲惫,勉强平静地说道:“关于南境平复诸事,众卿家回去之后写一篇策论,尽快呈递于朕。”

    群臣领命,但此刻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心思考虑这个复杂又宏大的问题,而是不由自主地看向身姿挺拔的吴存仁。

    却不知那位晋王殿下会如何应对?

    ……

    晋王府。

    吴存仁并未如少数心思愚鲁之辈预料的那般吃闭门羹,他被王府管家十分恭敬地请到偏厅入座,家仆随即奉上香茗。

    约莫半炷香过后,一身常服的裴越缓步走进偏厅。

    吴存仁起身行礼道:“参见晋王殿下。”

    裴越望着这位不太熟络的朝中红人,淡然道:“吴大人不必多礼。本王近日虽闲居府中,倒也听闻吴大人步步高升,右迁翰林学士。吴大人清正端方学识渊博,又是莫老大人最器重的传人,如今在朝中大展宏图,实乃可喜可贺之事。”

1294【破局之道】(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