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明辽东长城(2/2)
作者:执笔见春秋
「一个个给老子瞄准了,不可浪费一颗火弹。」
百户大声吼叫着。
火药的供给在军中是非常之严格,每个百户都是有着自己的配额。
尤其是在作战的时候,这些消耗可都是要统计的。
随着人群越来越近,军士们也跟着紧张起来,但是没有得到指令的他们,只是紧张的掏出火折子进行准备。
虽然火药经过了颗粒化,还有一些配方之类的改革。
但是如今火绳枪的有效距离,已然是在百步之内,便就是百米杀伤。
一般来说射击的开始,都会控制在八十米内,若是过远的话,杀伤力就
很小了。
百户看着越来越近的奴隶,这些奴隶的面对那些黑漆漆的枪口,依然有着很大的恐惧,但是后边的人群叠上,根本不会说有后退的机会。
即便是后退,也会遭到草原骑兵无情的屠戮,对于这些奴隶来说,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冲垮面前的低矮长城。
只要冲过去,便就自由了。
尊贵的主人可就不会去管他们了,便是大明的军士,也不会对他们进行搭理。
待战争结束之后,他们就可以直接待在大明这边。
明军会给予一定的粮食,让他们有力气进行一个迁徙安置。
长期以来,大明对于草原的人口吸收,在奴隶这块也算是不小了。
是以冲过去的他们不会死,反而能活。
「给老子打!」
眼看着草原的奴隶军已经来到了射程内,百户一声大喝,城墙上的火铳手毫不犹豫的点燃火绳,开始进行射击。
随着一阵浓雾升起,噼里啪啦之声络绎不绝,大量的奴隶中枪倒在地上。
在八十米这个射程之内,火绳枪的威力不说一击毙命,但把人给打成重伤还是问题不大的。
第一排的火铳手射击完毕后,便就是第二排,第三排轮流上。
三段式射击在目前的火铳手训练中,已然成为一个必要的项目。
初期军士们还是显得有几分生疏,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也就越发的熟练起来。
「大人,明军的火铳实在是太厉害了,我们的奴隶根本冲不过去。」
「这样下去,便是所有的奴隶全部都过去,恐怕也不能打破长城的防御。」
听到汇报的草原将领,大喝一声,随即高举手中的弯刀。….
数十名草原骑兵领命而出,开始对着长城进行一个奔袭。
大明这边的百户见此,大笑道:「弟兄们,机会来了,谁若是能够打下一个蒙古***,便可就是功劳到手。」
麾下的火铳手听着,顿时就来劲了。
奴隶军说是军,其实就是一些苦命人,这些人是不会被计算到军功之中的。
可草原骑兵不同,每一个草原骑兵,可都是从小就进行训练,只要打下一个,对于一个军士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获了。
呼啸而上的草原骑兵自然不是说要来冲击长城,而是要对长城上的火铳手进行一定的干扰。
蒙古软弓的有效射程大约跟火绳枪差不多,也就是八十米左右。
但是明军可是站在那里瞄准,而草原骑兵则需要在马上射箭,准度这个东西就很难把控了。
长城城墙上有缺口作为掩护,明军也有头盔作为保障。
想要直接射中明军面部,显然是个运气的活计。
不过草原骑兵主要还是对明军火铳进行一个干扰,只要进行一个抛射就可以了。
显然骑兵对火铳手的干扰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在草原骑兵的干扰下,奴隶军也开始于城墙下越发多了起来。
没有工具的就用手抛,有些带着锄头就是开始挖。
这里的城墙并非是跟城池那样由石块堆积而成,只要挖出一个洞,还是可以弄出缺口的。
不过一个缺口,显然就是用人命来堆。
随着第一梯队的奴隶军靠近城墙,第二梯队也就上场了。
第二梯队的奴隶军才算是真正的士兵,他们带着梯子,长刀,直接进行爬墙。
接下来就是冷兵器的交锋。
火铳手会退出一定的距离。
而后开始使用弓箭。
即便是火绳枪,也不可能说一直的使用下去,首先是身上佩戴的火药有限,其次是火铳需要进行清理。
而每个火铳手都会有携带弓箭。
不过十来米的距离,基本上不需要准备,开弓就射便是。
拉锯战的开始,代表着进行到白热化的状态。
但是这对于北元军队来说可并不友好。
即便是有着大量的奴隶军,可是伤亡比相差是很大的。
在杀死一个明军的同时,代表着可能是十几个几十个奴隶军的死亡。
奴隶军虽然对于北元来说死多少都无所谓,可真要是死光了,便就只能是骑兵上场了。
像是这样的景象,在整个辽东边防四处可见。
终归有些长城的段落,还是被北元给夺取了下来。
也仅仅只是夺取下来,哪怕是被打开了缺口,后边依旧会有大量的明军等候。
尤其是明骑兵。
在缺口出现的同时,明骑兵也随之到来。
明骑兵对奴隶军,完全就是一场不对称的屠杀。
只是几轮的冲锋,冲过来的奴隶军就彻底的溃散。
一些聪明的奴隶,立即就匍匐在地上,祈求明军的宽恕。
对于这些奴隶军,一般会有相应的明军进行一个接收。
而后他们就是生活在大明的疆域内了。
不过初始进入到大明之后,不会享有大明户籍,而是会以劳役的形式,进行一定年限的工作,表现良好的情况下,就会被授予大明户籍,往后也算是大明人了。
现在的大明富裕起来,尤其是在吃食的问题上,所以这些奴隶还是非常安心的。
而在一天的战争打完之后,这些被明军收编的奴隶军,便会承担进行对长城防御工事修缮的工作。
说起来也是苦,推倒长城缺口的是他们,而后修缮的也是他们。.
执笔见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