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镇国神器(2/2)
作者:大司空

    在场的三个人,都非常了解老皇帝的脾气。

    既然老皇帝已经下定了决心,而且,老皇帝还在病中,大家就都不敢再争了。

    军情异常紧急,不容稍有拖沓。

    丰台大营的八旗精锐,只花了三天的时间,就赶到了热河行宫。

    出征这天,老四代替老皇帝,在宫门前饯行。

    行宫前的广场上,荷枪实弹的新军将士们,以及火器营的八旗兵们,一起列队肃立。

    “奉上谕,特赐玉柱‘白虹刀’,二品及以下武臣,皆可先斩后奏,钦此。”老四当众大声念了皇帝的诏书。

    全身甲胃的玉柱,单膝跪地,高高的举起了双手,从老四的手中,接过了沉甸甸的“白虹刀”。

    老十四毕竟是未来可能的储君人选,康熙表面不急,心里还是异常之关心的。

    所以,玉柱的军粮和辎重到位后,当即就出了兵。

    老十四被围,是策棱命人禀报回来的。

    策棱算是康熙养大的女婿,自然也是信得过的。

    所谓喀尔喀蒙古,是哪个旮沓,现代人大多是一头的雾水。

    但是,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只要读过近代史的,不知道的,就应该是少数了吧?

    大清彻底击败了准噶尔汗国后,喀尔喀蒙古地区,就变成了乌里雅苏台将军的辖区。

    只是,据策愣的战报,老十四被包围的地点,却是在镇远城(哈密)以北的图古里克附近。

    不管是康熙,还是玉柱一看这个地方,啥不明白呀?

    必是老十四贪功冒进,才中了准噶尔人的埋伏。

    从军事地形上而言,清军要想攻打准噶尔汗国,哈密乃是战略性的节点,必须取之。

    老十四还是有眼光的,只可惜,第一次领兵上阵,太过于急躁了。

    目前,玉柱名为镇北大将军,他手头的兵马,也就是四千新军和四千火器营,共计八千余人。

    比较有优势的是,玉柱的手上,史无前例的掌握了近两百门子母火炮。

    大草原上行军,其实是没路的。

    康熙担心玉柱吃亏,抽调了三十名熟悉地形的向导,在大军的前边领路。

    此前,玉柱已经和准军交过战了,他自然很清楚,准军的火器还是很厉害的。

    其中,从罗刹国和更西边,传入的火炮、火绳枪,数量多得惊人。

    在大草原上行军,新军战士们可以乘坐大马车赶路,倒是极大的节省了体力。

    玉柱呢,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

    在热河准备军粮的时候,玉柱派兵,把热河上营的布匹、茶砖、绸缎等草原上的硬通货,一扫而空,全部都装到了蒙古大车上。

    大军每过一个部落,玉柱就用镇北大将军的身份进行威压,外加茶砖等物的贿赂,从蒙古的王公贝勒手里,换取了一定程度的兵力支持。

    每个部落,并不需要出兵太多,五到十人皆可,最多不超过三十人。

    这种程度的盘剥,对于蒙古王公贝勒们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再多,玉柱还不要了呢。

    结果,一路走,一路收人,到了和策愣汇合的时候,玉柱手上掌握的蒙古骑兵,已经多达五千人了。

    这五千骑兵,属于是没有军饷,还自带牛羊的抢劫军团。

    因为,腹黑的玉柱答应过他们,所有战胜品,谁抢到的,就是谁的。

    玉柱和策棱汇合的地点,胡图斯山口以北。

    之所以在这里汇合,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了。

    大清要想进入准军的地盘,由东向西进攻,则必经星星峡。由北向南,则必经胡图斯山口。

    绕?

    绕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雄奇的天山山脉,把那边一分为二。

    不走山口,物资根本过不去。

    老十四打进去了,那是准噶尔故意设的圈套,使的诱敌深入之计。

    玉柱骑在马上,立于胡图斯山口的山脚下,手里举着单筒望远镜,观察了良久,心里已经有了数。

    山口的地形,太过显要了,攻山战的伤亡不会小。

    不过,一旦突破了胡图斯山口,嘿嘿,准噶尔汗国的北部就成了玉柱的盘中餐了。

    策棱凑到玉柱的马旁,小声问:“大将军,您真的允许那些蒙古蛮子们,大肆抢劫?”

    玉柱哑然一笑,反问策棱:“你说呢?”

    策棱竖起大拇指说:“您说的那种三光政策,末将以为,大大的高明也。敌我对阵,打赢才是爷爷,打输的就该被鱼肉。”

    嘿,这小子,妥妥的丛林法则信徒。

    (PS:第二更送上,第三更在码中,兄弟加油支持月票,距离很近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