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圣人出,宗师俯首(1/2)
作者:白特慢啊
    暖阁之内,忽然陷入无声的静谧。

    白含章给出的回答,背后蕴含太多深意。

    仅凭一块鹰扬卫的令牌,就要做实凉国公暗中刺杀朝廷命官的罪状,甚至让统领卫军的赵无烈偿命?

    太难,太难了!

    就算是入主东宫,监国二十年的景朝储君,也不可能一举拿下。

    原因无他,太子终究没有登基,还未彻底把内阁六部握在手中。

    像圣人在位时,只要一声令下。

    任凭什么权势滔天,执掌兵权的国公、郡公、大将。

    连半点反抗都不能有,当即束手就擒,受旨领死。

    这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

    能够做到这种地步,除去圣人的武道通神,乃当世绝顶。

    足够碾压一切,慑服衮衮诸公以外。

    还有极为关键的一点。

    圣人乃得到皇朝龙脉、人道气运认可的天下共主。

    凡是归于景朝的文武百官,除非超脱天地桎梏的大宗师。

    或者命格独特,既贵且重,扛得住帝王威压。

    不然的话,孤身面对口衔天宪,一言九鼎的皇朝之主。

    必然会心神摇晃,战战兢兢,升不起任何反抗之心。

    但太子没有登上至尊宝座,他的大权,全部来自于圣人。

    纵然气运隆重,可始终欠缺几分天子威仪。

    无法令宗师低头,让国公俯首。

    更何况,下罪于杨洪。

    其中牵扯的干系之大,造成的影响之深,绝非表面上那么简单!

    鹰扬、威武、豹韬三支卫军,皆为凉国公旧部义子把持。

    兵部的门生故吏,更是占据半壁江山。

    加上淮西勋贵,多以杨洪马首是瞻。

    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九郎,你若不急着回府,本宫还有一桩事要麻烦。”

    白含章笑容澹澹,轻声道:

    “稍后由你去一趟凉国公府,宣一道旨意,如何?”

    纪渊垂下眼皮,举起酒杯,浅酌一口,点头道:

    “殿下有心了,臣自当遵命。”

    他懂得白含章话中的意思。

    那些死伤的云鹰缇骑,都是自己麾下的一干兄弟。

    还有同行的秦无垢,贵为北镇抚司的千户。

    因为这场刺杀身受内伤,至今还未好转完全。

    这一桩桩、一件件,总要有个交待。

    否则,不止是北镇抚司失了脸面,纪渊也等于被人踩了一脚,难免叫外人取笑。

    因此,白含章让他前往凉国公府宣旨。

    为的就是扬眉吐气,把场子找回来。

    换成旁人,明白此中关节。

    怕不是要对太子殿下感激涕零,投身效死。

    毕竟,寻常的六品官员,年轻英才,哪有这么浓厚的圣卷!

    “你把本宫的旨意带过去,但别走得太快,等一等凉国公的回信。”

    白含章轻叹一声,偏了偏头,望向敞开的窗外。

    “本宫估摸着,另外一道旨意,这时候也该到京州了。”

    ……

    ……

    京州,五鹿郡。

    官道之上,一骑当先。

    急促如雷的马蹄声,轰动四野,扬起滚滚烟尘。

    那些护卫车马的镖局,过往出入的客商,身披甲胃的守城兵丁。

    见到之后,不约而同让开一条道来。

    并且,个个都伸长脖子,似是看到了不得的场面,张望那道怒马如龙的疾驰人影。

    更准确来说,他们是惊奇震骇于插在驿卒背后的那面旗子。

    金线刺绣,五爪真龙!

    “天京皇城的谕旨!”

    “足足二十年没见过了!”

    “东宫来的吧?圣人都不上朝好多年了!”

    “国公爷前阵子还去过天京,

    据说没过城门……”

    “慎言!可不敢乱说……”

    众人议论纷纷,涌现各种猜测。

    东宫谕旨入京州,这是许久都未发生过的大事了。

    踏踏!踏踏踏!

    等到午时一刻,日头悬挂中天的时候。

    那个骑乘快马,路上没有一次停歇的中年驿卒,翻身下到凉国公府邸的门前。

    嘴唇干裂,大口喘气,好似干渴到嗓子冒火。

    他半跪于地,双手捧着木盒,举过自己的头顶,高喊道:

    “东宫有旨!”

    这一声如同炸雷,惊动无数道目光。

    气机浮动变幻之下,竟有种风云色变的古怪错觉。

    “快去报信!”

    守门的家丁衣衫鲜亮,眼神锐利,显然都是练家子。

    他们看到插在驿卒背后的那面龙旗,自然不敢有所怠慢。

    立刻派人往府内跑去,禀告管家。

    至于看热闹的行人,似是晓得国公府的厉害,纷纷散开躲远了。

    寻个近点的茶馆酒肆,作为谈资讨论起来。

    过了片刻,一名身着绸缎长袍,黑发长须的中年男子快步迈过偏门。

    他的双目炯炯有神,太阳穴高高突起,俨然武道有成。

    确认过驿站的勘合火牌,以及东宫的大印。

    这人连忙躬身作揖,毕恭毕敬接过那方木盒和一封信件。

    再吩咐门外跪倒的家丁,拿些清水和吃食给予驿卒。

    然后,神色凝重往内院行去。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

    被国公爷赐姓为“杨”,单名一个“忠”字的大管家,并非没有见识的浅薄之人。

    恰恰相反,他每日迎来送往的那些人物,非富即贵。

    像是本地三四品的大官,兵部卫军的参将统领,富甲一方的豪绅巨商。

    再加上府内设置的鹰寮,时刻都有大名府、乃至于外面各州的线报发来。

    所以,这位大管家对于朝堂的局势,各方的争斗,算得上了然于胸。

    即便见到东宫谕旨,也并没有几分惊慌。

    “不是东宫的内侍宦官亲自传旨,代表太子殿下并没想把事情闹得过大,难以收场。

    所以走得是驿站传信,加急公文的路子。

    由此可知,这道旨的内容,可能为国事,而非私事。”

    杨忠两手捧着朱红木盒,上有一道东宫的黑龙符印。

    “既然谕旨是国事,那信件就是私事了。

    太子殿下这是先礼后兵,要对国公爷施压?”

    关于鹰扬卫大统领赵无烈派人刺杀辽东泥腿子,杨忠是知道的。

    其中几封调动死士的隐秘来信,还是他负责销毁处理。

    所以,东宫那边会有所反应,尚在意料之中。

    “依照太子殿下的制衡手段,谕旨可能是试探和怪罪,信件是安抚稳住……国公爷早有准备,敷衍过去便是,没什么大不了。

    就算痕迹抹得不够干净,难道东宫还能为了一个出身卑贱的泥腿子,对国公爷兴师问罪!”

    杨忠想了一想,捋清楚思绪。

    原本紧锁的眉头缓缓舒展,显得从容起来。

    身为奴仆,只要主子家大业大,办什么差事都有底气。

    倘若接到东宫谕旨,就表现惊慌失措,他也没本事坐稳国公府大管家的位子。

    内院占地宽广,其中有一方青山倒映的大湖,可以泛舟赏玩。

    听闻乃是彷照皇城的万岁山、太液池的模样形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建造而成。

    说是寸土寸金,亦不为过。

    自从打道回府后,杨洪就常在此处垂钓,有时候一坐就是大半天。

    穿廊过道,走得许久。

第二百八十章 圣人出,宗师俯首(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