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筝此时从将军府的大门后走出来。许赭抬眼看去,见她身着一身黛色长衫,头发梳作男人发髻,一根银簪横在玉质小冠之中,黄静送给她的短刀悬在腰间,微风吹过,刀首上的五色丝绦也随着风,来回摆动。明丽如此,风姿绰约。有那么一瞬,许赭有些失神。
见许赭盯着他不说话,司徒筝有些慌,“你那样看着我,是我这一身不合适吗?”
许赭这时才反应过来,“没有,”说着把右手中的缰绳递给她,“这样很好。”转身上马,接着说:“我们就走吧,刘古大哥他们在城门那里等了一段时间了。”
刘炽和司徒筝也各自上马,三人一起来到朔州城的西门下。刘古令他的车队把大车在城墙边一字排开,各人自行休息。众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的蹲在地上,有的坐在车沿,李肖站在其中的一辆大车上正朝着这边张望,见许赭他们过来了,连忙招手,“欸——许——先——生——,我——们——在……”
刚吼完一半,就被张政从车上拉了下来,“说你是二子你还真二,这前后没有二十步,你吼来作甚,许先生他们又不是看不见。”
“咳,好啦,”刘古制止了想要继续打闹下去的二人,“小许他们过来了,我们也准备出发啦。”刘古眯起他的那双圆眼,“小许身边那个长得白白净净的小郎君是谁,你们有认得的吗?”
李肖再次爬到车上,伸手搭作凉棚,“哟,还真是,之前没见过啊,不过怎么看着倒有些面熟……”
张政再次把李肖拽下来,“没见过你还说眼熟,你说你是怎么想的。”
“我……”
李肖正要分辨,许赭他们却已经走近了。许赭在马上对刘古抱拳行礼,随后下马,对刘古说:“让刘大哥久等了。”刘古连忙还礼,“哪里话,这次听说又要跟随小许你出门,我们大伙还是很开心的。只是不知,你身后的这位小郎君是哪位?”
“是是,差点忘了。”许赭侧过身,给粮队众人介绍司徒筝,“刘大哥,众位兄弟,这位是从长安游学而来的儒生,家姓司徒。”
听说这位小郎君是从长安来的,还是位儒生,佩剑冠玉的读书人,车队众人纷纷站立起来。这时候,一个读书人的地位可比这些当大头兵的苦哈哈高多了,读书识字,在当时还不是人人都能享有的权利。
见大伙如此,司徒筝走出来,朝车队众人一拱手,“我……某是司徒筝,自长安而来,此次跟随许先生一同去偏关,叨扰大伙了。”
众人听了纷纷表示“哪里哪里,只要司徒郎君不嫌辛苦”。
众人由许赭带领着,浩浩荡荡出了朔州西城门,在城门外,等待的是由钟期调拨过来的那一百精骑,他们则纪律严明,列成一个方阵,在车队通过之后,又整齐划一地跟在后面。
许赭这一队从朔州出发,由于又下了大雪,所以前进的速度并不快,半天时间才将将走出二十多里。此时天色接近傍晚,雪已经停了,但云还没有散去,显得天地之间灰蒙蒙的,或许今夜还要再下一场雪。
刘古看看天,转头对车旁的许赭说:“小许啊,今天晚上还要像之前那样连夜赶路吗?我看天气不是很好哇。”
许赭也抬头看了眼仍然在不断堆积的云层,说:“这种天气我们走着困难,他们会更难受,也不急在一时,今晚我们就往黑水沟去,借他们之前的山寨一晚,避避风雪。”他说完这话转头又对张政说:“你去通知骑兵,今夜要去黑水沟,顺便派出两队斥候出去,探探长城附近的动静。”张政“喏”了一声,驱马向队伍尾端奔去。
这时许赭转头发现司徒筝趴在马上,紧紧地闭着眼睛,嘴唇已经快没有颜色了。显然是没有适应在这样的天气中的长途跋涉。于是他站在马镫上,挥手打了一个响鞭,高声道:“我们加快些,争取在日落前赶到黑水沟山寨,也省得在这山道上冻得难受!”
李肖抬手用袖口揩了一把鼻涕,“早该这样了嘛,许先生,我这鼻涕都快冻成冰块了。”这话在队伍中引起了一阵哄笑,众人纷纷表示二子你可得小心点,别把鼻子也跟着一起冻掉了。
许赭微笑着制止了李肖想要把袖口上的鼻涕抹给别人的行为,随后解下身上的披风,盖在司徒筝瘦削的肩膀上。
第二十九章 故地重游星夜冷(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