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凤阳郡主已经出发了,她……”
宫苑深重,昌平站在堂前,看满地落花,心中无端升起许多悲凉,昨日自己仅剩的人手传信进来,说是钱家已经伏诛,舅舅认下了所有罪过,钱家满门,竟一个也没剩下,还有母妃……母妃为了保全自己,饮下了父皇赐下的酒,随着钱家一并去了。昌平眼中泪花点点,心中后悔,可人都没了,又能怎么样呢。
原先凤阳同自己要好时,就说过,不要太过违逆父皇的意思,父皇毕竟是皇帝,自己那时不明白,如今倒是一夜之间,什么都懂了。自己是他宠爱的亲女,所以他不愿意对自己下手,落得个杀害亲生骨血的话柄,可自己不死,却不代表付出的代价不重。母妃、舅舅、表哥、钱家,还有以前伺候自己的奴婢。鲜血在宫门前撒了一地,那仅剩的几个人手,只怕也是父皇特地留下照看自己的。
该恨吗?该恨,可自己真的有那个资格吗?昌平心中一片茫然。这么活着,倒真不如死了干净,可母妃和钱家用全族性命,换来自己的活着。就算是想死,自己也没那个勇气。昌平突然听到外头守门的侍卫说起凤阳,不由靠近了门,向他们打听。
曾满心以为,自己倒了,凤阳一定会更受宠爱,想必除了帝后之外,凤阳谁也不必相让了,昌平觉得,自己是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凤阳竟然在这样的时候,选择离开京城。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溱州,名字听上去不错,但溱州民风,就连昌平在深宫之中都有所耳闻。凤阳选择去那里,又是为了什么呢。
昌平无端想到曾经自己问过凤阳的话。
“凤阳,今日我听人说,你父王母妃在府中一直不出门,是因为父皇的忌惮,可为人者怎么能这么缩在宅邸之中呢。”
那时候凤阳的神色已经记不大清了,只令昌平印象深刻的是,那是凤阳第一次板起脸同自己说话,也是第一次,自己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人生在世,总有许多不如意之处,圣人忌惮我父,所以我父只在宅邸之中,并不外出,也是保全我们一家的意思。在我心中,我父比任何伟岸的英雄都要高大。”
现在想想,凤阳所做的事情,和那时的九王爷,并没多大的区别。只是那时九王爷是被迫不得不如此,而凤阳是提前规避了即将到来的风险,而主动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果然,凤阳其实一点没变。从小她就没什么特别大的志向,按她的话说,既然身为皇家子女,那么还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可以供我们去完成的呢。既已登顶,便无登天之愿。那时自己还笑话她呢,现在想来,她是看得最清楚的那个。自己如今,可不就是为了登天,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么。
昌平这样想着,便忍不住要去回忆,如果嫁给宣平侯世子之后,自己能够及时按捺住自己的野心,也不会把舅舅他们都拖下水。表哥虽然不堪大用,但舅舅却是国之栋梁,连父皇都轻易不肯动的人啊。还有可爱的小侄儿们,他们是钱家的希望,可如今……
现在想想,自己的信心膨胀,也是在嫁进宣平侯府之后,那如果在这之前,自己并没抢了凤阳的亲事,而是由父皇为自己另择了一个适合自己的丈夫,他或许没有宣平侯世子高大英俊,才华横溢,但也许他十分听话,心中只有我一个。而凤阳……若当初便是她嫁进宣平侯府,大概如今宣平侯府也不会败落至此,还带累了宣平侯的身死。毕竟宣平侯世子一开始喜欢和想要求娶的,就是凤阳啊。
不过短短两日,昌平虽还心痛如刀割,却也不再像前日那般为宣平侯世子疯狂不已。大抵也是彻底明白过来,宣平侯的死,就是一根刺,即便是连着腐肉一并挖出来,她和宣平侯世子到底一直是不同的存在,本就不该在一起的人,非要勉强,现在可不就是报应吗。
昌平又坐在廊下,看了半日落花,最后提笔给仅剩的几个人手传信,她要灵位,很多灵位。母妃的、舅舅们的、表哥、嫂嫂、侄儿们。以她活着的有限的时间,日日为他们上香,念佛,企盼他们能早入轮回,今世犯的大错,只能用余生慢慢偿还了。
所以,自己不能死。
第六十三章 番外篇(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