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2章 施加压力(1/2)
作者:寂寞剑客
    美国政府给蒋委员长施加压力,不是大概率事件,而是必然事件。

    此时此刻,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务卿赫尔已经来到了罗斯福的办公室,赫尔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罗斯福正阅读鲍威尔所写的那篇文章。

    “总统先生。”赫尔脱下头上的宽檐礼帽,微微侧首。

    “赫尔你来了。”罗斯福闻言立刻抬起头,又扬了扬手中的简报,问道,“你看过密勒氏评论报总编,鲍威尔先生写的这篇文章了吗?”

    “是的,总统先生。”赫尔点头,“我已经看过这篇文章了。”

    “这真的是一件令人愤慨的事情。”罗斯福将手中的简报重重的放桌上,又道,“中国的抗战局面已经如此艰难,可是他们的政府官员却仍旧醉生梦死,毫无责任心,更浑然没有一丝的使命感,身为官员,他们真有愧于国家。”

    “是的,总统先生。”赫尔深以为然的道,“国民政府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如果把他们比喻成为一个病人的话,这个病人恐怕是已经病入膏肓了。”

    “好了,先不说这个了。”罗斯福摆摆手,很快就转移了话题。

    因为对于美国政府而言,或者说对美国政府的外交而言,中国的份量一贯很轻,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无足轻重,所以,国民政府**成到了什么程度,是否还有救,跟美国政府并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也根本懒得过问。

    罗斯福关心的是,军火贸易利润!

    罗斯福沉吟片刻后说道:“赫尔,对于远东战场你是怎么看的?”

    “苏联的处境非常不妙。”赫尔一针见血的说道,“由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限制,导致苏联的远东方面军始终都得不到充足的军需供给,所以,既便是苏联政府已经在西伯利亚集结了将近一百万的军队,也仍然没办法占得上风。”

    稍稍停顿了一下,赫尔又道:“然而,为了养活这一百万军队,每天所消耗的给养都是个天文数字,这就使得西伯利亚铁路的运力更加紧张,这也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如果军队太少的话,不足以碾碎关东军,可是如果兵力太多,西伯利亚铁路的运力就只能够保证远东方面军的吃饭问题,而无法运输太多的弹药及油料。”

    罗斯福点点头,又道:“所以,苏联政府为了破除这个恶性循环,所以才会考虑在包头建一个小型工业区,开辟出除了西伯利亚铁路以外的另外一条生命线,以便持续的给远东方面军输送给养油料甚至于武器弹药。”

    赫尔摇了摇头,又道:“但是坦率的讲,我并不认为苏联政府的这一设想能够成功,因为包头没有任何工业基础,要想从零的基础上设计建造出一个工业基地,难度实在太大,此前也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

    “但是这些并不重要。”罗斯福沉声道,“刚刚苏联驻美大使又来了,委婉提出建议,要求我们给国民政府和蒋施加压力,让他们放行包头那个什么公司的股份竞拍,赫尔你看,我们是否需要向苏联政府伸出援手?”

    赫尔认真的道:“总统先生,如果此举于美国有利,我们就应该伸出。”

    罗斯福点点头,又接着问道:“那么,你觉得此举是否对美国有利呢?”

    赫尔不假思索的说道:“此举对美国当然是有利的,无论包头的这个工业基地最后能否建成,但是哪怕只是建几家工厂,对于中国及苏联来说,都是巨大的利好,就能导致远东会战以及中日战争长时间相持下去。”

    停顿了下,赫尔又接着说道:“我在国情咨文上说过,我们美国政府现在所奉行的中立政策,其实就是离岸平衡,离岸平衡的精髓就在于将大陆国家分裂成两个敌对的阵营,使之互相仇视甚至于陷入战争,然后再通过两边贩卖军火使之保持实力的均衡,如此一来,我们美国政府不仅可以赚取巨额的军火利润,更可以让两大阵营耗尽全部财力,等到最后,我们美国政府再出面收拾残局,就易如反掌!”

    罗斯福深以为然的道:“赫尔,你的国情咨文稿我已经认真拜读过了,写的很好,国会那边也已经讨论并通过了,只是有一点我还不是十分确定,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对欧洲大陆采取的也是离岸平衡政策,可最后的效果似乎并不太理想?”

    “那是因为英国的工业制造能力不够雄厚,远不足以充当离岸平衡手。”赫尔极其笃定的说道,“但是现在,我们美国的工业制造能力十倍于英国,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美国政府无论收紧对德日意轴心集团的贸易,还是收紧对英法同盟集团的贸易,都足可以对即将爆发的这场世界大战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罗斯福被说服了,点点头说道:“好吧,那就以国务院名义的给詹森发电报,让他立刻将美国政府的态度转告蒋先生,就说美国政府对国民政府的**现象非常的失望,正在国会走程序的第二笔援华贷款也将暂时搁置。”

    赫尔微微一侧首,转身去了。
第1722章 施加压力(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