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骏亮之争·尾声(1/1)
作者:北冥鱼蛋
    三百骑兵日夜兼程,终于伴着第三天升起的朝阳回到了许昌城中。

    回到王宫之中,司马亮所做第一件事便是下令将封地内的八千兵马调回许昌。以两千为一营,共立四营,分别于许昌城外东南西北四处。呈环抱之势,拱卫王宫。

    命李龙为帐下督,执掌王宫之中禁军宿卫,昼夜保护司马亮左右,不得间断。

    同时他还四方联系曾于自己交好的诸侯、将军,并且共同约定暗中结为同盟,共同进退。若是杨骏起兵发难,便一同起兵,以“清君侧”为号,共同抵挡。一时之间,响应者竟然甚多,若司马亮当真有心,一月之内便可拼凑出一只数量不少于中军的反叛军。

    司马亮已做好万全之策,只等杨骏出兵。但反观杨骏那边,则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司马亮又一次在自己的天罗地网之中逃出生天,不难想象杨骏此时的心情。但这一切也正好说明了杨骏尽管手握大权,但于朝中的人缘着实不怎么样。除了那些攀附于他的“弄臣”外,可谓是无一人待见,强敌环伺,众叛亲离。

    当张劭灰溜溜地回到临晋侯府时,杨骏那不大的眼里已是不满血丝。怒斥张劭一顿无能、废物后,杨骏拒绝听从门内幕僚息事宁人的建议。怒气冲冲地前往皇宫,欲在此请虎符与圣旨。

    只是这次,杨骏不准备再如同之前几次一般小打小闹,这次他要以天子之名召集天下兵马,发起全面战争。

    可谁曾想,杨骏刚刚踏入宫门,还没来得及走两步,就被一群大臣挡住了去路。

    为首正是前文有所提及的杨济、李斌、石崇三人。洛阳京郊先是突至三百骑兵,后牙门军又将京城包围,八百步兵突袭城外一处宅子,却发现不过是一处空宅,那三百骑兵早已与府中人一同消失不见。

    从这几件事中任取一件,都是了不得的事儿,更何况这些大事还都发生在一日之间。如此惊天大事,自然是早已传进了洛阳城中各方势力的耳中。当然这三人也不例外,第一时间便派人打探清楚了具体发生了什么。

    为官多年,三人也都非愚钝之士,略一思索便知晓:司马亮这么一逃,以杨骏心性必将大怒。盛怒之下,其神志必不清醒,难免会做出一些过激的决定,立刻下令调集中军攻打许昌也不是不可能的。

    若不其然,完全如他们所料。此刻杨骏心中只有二字:开战!

    四人见面场面略显尴尬。三人面对杨骏那种充满怒火的脸,躬身作揖,道:“大人不可发兵!”

    如此言语,杨骏出府之前已经听过千百遍,此时三人又说,杨骏更觉不耐烦,理都不想理三人,抬腿便想绕过三人。

    三人连忙齐齐向左迈出一步,再此拦住杨骏。李斌道:“如今先帝驾崩,新帝尚未登基。天下之事,皆仰仗国舅主持。国舅切不可因一时之怒,牵天下之民陷征战之苦。”

    另两人紧随其后,接连附和。

    而杨骏对此只是轻轻地说道:“让开!”

    三人显然是不会让的,见李斌劝说无用,石崇连忙开口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今天下多灾,数州粮食欠收流民四起。若再行兵事,只怕粮草不足。若再行征收,只怕十六州之民将揭竿而起,伤陛下与大人之名,亦是天下兵士百姓之难。”

    石崇此番话几乎与段广在府中劝告杨骏所说的一模一样。既然段广不能劝住,石崇又怎么可能?

    “相较于强敌在侧,流寇四起又能如何,不过都是些小事罢了!”此时杨骏眼中只有司马亮一人,至于那些趁乱起义的流民不过是些乌合之众,收拾起来自然不难。

    见李斌、石崇二人皆是败下阵来,杨济不由得叹了口气,心想:事已至此,若是不拿出底牌,只怕杨骏当真会一意孤行,执意出兵。

    “兄长当知司马亮于宗室之中颇有威信,且宗室一派虽少在朝中,却大都手握兵权。司马亮只需振臂高呼,必可招致大批兵马,其数恐不在中军之下。兄长当真以为于战场之上能敌过?”杨济所言不可谓不毒,一针见血地指出杨骏豪无战场经验。若双方当真兵戎相见,失败一方必将是杨骏无疑。

    不得不说了解杨骏者,还要当属其弟。杨济一说完,杨骏尽管憋红了脸,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也没有再做要往前走的动作。冲着杨济怒吼一句:“一派胡言!”杨骏也不理三人,也不给三人行礼,一转身,自顾自地朝着来时的方向走了回去。

    其实在入宫的路上杨骏也想了很多,他也明白以司马亮的性格,即便是逃回封地也不敢就此起兵。只要自己没有动作,司马亮便会与自己达成默契,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如此一来,其实杨骏非但没有损失,反倒是沾了一个大便宜。从此以后,朝中再无司马亮掣肘,自然就成了杨骏的一言堂。这个道理,杨骏是明白的。但他就是压不下心中的那股不干与愤怒。

    不甘源于到嘴的鸭子飞了。愤怒则是在于在他心底里很明白,即便是自己占尽天时地利,司马亮还是可以逃出生天。这不正是自己不如司马亮的表现吗?

    出于尊严的原因,杨骏一直不愿正视这点。杨济却早已看破,也看破了这也是杨骏一直对司马亮心存杀心的原因。

    今日不得已的情况下,杨济将此点破。杨骏方才幡然醒悟。

    是啊!在阴谋诡计,自己如此擅长的领域尚且制不住司马亮。自己又凭什么认为,自己出兵,在正面战场上就能胜过司马亮呢?

    故而什么也没说,杨骏转身离开。

    至此,杨骏与司马亮之间的争斗算是暂告一段落。

    看似坚不可摧的大晋帝国,又躲过了一场看似必不可免的战争,也成功的令它的寿命又向后延续了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