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正厅当中端坐着一位老者,年过花甲,精神矍铄,头戴赤金盘龙冠,须发花白,面色红润。身穿四爪金龙素蟒袍,腰系镶金兽头黑宽带。他正是现任武陵王伯贤,伯襄第六世孙。伯贤与正妻肃氏育有5子1女,世子伯陬16岁薨,次子伯稷,统领陆军,熟读兵书战册,孔武有力,性格刚烈。三子伯渊,举止言谈不俗,喜读书,文韬武略,族内同袍无人出其右,却生的面怯体弱,便知他有不足之症。有好事着言,其年少时曾受过惊吓,常年低烧卧床不起。武陵王请了多少名医术士修方配药,皆不见效。四子伯玕,统领水军,为人冷静,武艺不凡。五子伯隅苍梧修道,多年不归,每年仅遣身边仆人,送信报平安,并取些金银用度。伯贤青壮年间纳三妾,皆不足百日一一暴毙。后惊惧不敢再纳。
大厅里小厮来禀:“涂管家从京城回来了”,王爷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地,欣喜道:“平安归来就好,快传他进来。”
不一会管家涂莒前来复命,施礼道:“年前给京城大小官员的礼都送到了,托王爷的福一切顺利。宫里人都说皇后失宠,太子之位岌岌可危。宫里贵妃一衔空缺多年,年前君上升赵嫔妃为贵妃,这次礼品等级相应调高一级,赵贵妃之子公子小白炙手可热,已冲击太子储君之位,朝中大臣形成两党势如水火。大内太监总管刘公公暴毙,赵贵妃身边红人李公公升为总管太监,理当按职位孝敬,我擅自主张将所奉银两提高二成……。”
王爷心情十分高兴两人聊了多时,管家出门告退。武陵王起身四处活动,几名贴身仆人跟随,往家塾走去,家塾学子中亦有亲戚子弟附读。王爷闲暇时刻,总喜欢立门外侧耳静听,一来断断先生水平如何,二来听听晚辈们学的怎样。里面的先生,是那宗门义学塾掌推荐来的名唤刘向,他正在讲经论道。原来这武陵郡,族内义学,离此也不甚远,原系祖上第一代王爷伯襄所立,担心族中有子弟贫穷请不起先生,故此,族人子弟皆免费入学,凡族中有官爵之人,皆供给银两,按俸之多寡给予帮助,为学中之费,族人推荐年高有德之人为塾掌,专为训课族内子弟。
这时节刘老先生,正在讲经论道,各类经典,堂下子弟们大都早已谙熟,课堂上时而有问有答,朗朗上口,时而高谈阔论,各抒己见。家塾内,北面墙上贴着十个大字“养十年豪气,读万卷诗书”,字下刘向席地而坐,先生慈眉善目年约五旬,头戴黑色镶玉儒冠,身穿白色曲裾袍,外套无袖敞,腰系铜印黑绶带,享受王府郡丞级俸禄。刘向文案上左边摆放着《史籀篇》,《爰历篇》,《博学篇》等启蒙读物,还有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右边摆放着文房四宝和一把戒尺。先生书案下,摆放着两列四排长方桌,八位学子皆席地而坐。
这时节,刘向放下手中书,微微抬头扫视阶下,学子们安静下来,知道先生要提问了。刘向示意右手边第一排少年,缓缓问道:“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你是如何理解?”
只见一少年头扎逍遥巾,色若初日,剑眉朗目,鬓发莞尔,皮肤白皙,身着青色直裾深衣,白蝶大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套鹤氅,举止不俗,那少年正是伯璃,伯玕次子,年方十四,起身便答:“贫则无衣可着,无饭可吃,存活不得,所以无怨难。富则自有衣着,自有饭吃,但略知义理,稍能守本分,便是无骄,所以易。二者其势如此。”
尚先生微微一笑,示意伯璃坐下,抬手指了指伯璃身后的一位女孩,问道:“洛儿,你是如何理解?”那女孩,生得肌骨清奇,唇红齿白,面白似玉,柳眉杏眼,容貌丰美,仪态端庄,举止不俗,起身道:“处贫难,处富易,人之常情。然人当勉其难,而不可忽其易也。”
先生听完也很满意示意坐下,又抬手示意赵洛儿身后一位女孩,道:“秦怡,你又是如何理解?”那女孩齿如瓠犀,面似碧玉,身着翡翠撒花大襟,右衽交领曲裾裙,起身道:“饥寒交迫,能无怨乎?故难。富无止境,故无骄易。”……,伯贤心喜,孙儿辈人人勤勉,并无一人愚懒,内心连喝三声:“彩,彩,彩”心满意足悄悄转身走了。
下午散了学,赵洛儿和秦怡听丫鬟们说,女红坊新到了一批西域产的胭脂水粉,便坐不住了叫上伯璃陪她们一起去看看。那秦怡是伯隅正妻秦氏的侄女,秦氏一族也是武陵郡名门。伯隅常年在外,秦氏孤寂,秦怡常来王府探望,也陪弟弟伯虞一起玩耍,秦氏满心欢喜,便让秦怡常住了下来,秦怡与伯家子弟本不常来往,不愿常住但念及姑姑,便应了下来,自从认识伯璃之后也就习惯了。秦氏又安排她去家塾听课,秦怡聪明伶俐,小小年纪便已满腹经纶。那赵洛儿是伯稷正妻涂氏外甥女,只因见秦氏侄女常住府上,有些忿然,便也如此安排,让她住了进来,也去家塾听课,府上人都说赵洛儿容貌丰美,赛过秦怡。这秦赵两家先祖,曾追随伯襄立过赫赫战功,伯襄封王后,便分封了封地给了秦赵两家。两家对于王府来说不算外人,这两百年间秦赵两家,亦出了不少帝国倚重的权臣栋梁。
伯璃本来就无所事事,一听有好玩的去处,便随她二人一同往府外走去,路上三人有说有笑。刚好出王府角门遇到伯玕,伯璃十分惊讶,父亲不在水军,此时回来必是有什么要紧事,一施礼慌忙道:“爹,回来了。”伯玕一把拉住他道:“璃儿下午别胡乱跑了,随我去见王爷,有要紧事。”伯璃挣扎道:“晚点不行吗?”伯玕怒道:“不行,扭扭捏捏没个章法,立刻随我去见。”说完拖着伯璃便走,丢下赵洛儿和秦怡尴尬立在府门口。伯璃三步一回头看着她俩,内心颇为不甘。
父子二人进了偏厅,但见王爷和郡守江蓠正商议郡中之事,江蓠说:“……郡里两家妓馆年前结清,核算完备,另三家红火,账房忙不过来,直到今日方能结清,已核实无误还请王爷过目。”
王爷接过五本账册,随手翻了翻道:“藏春楼和燕春楼都换了老鸨了,往年不是只换一个?”
江蓠道:“藏春楼老鸨勾结账房做假账,私吞公款,证据确凿,已被查处;燕春楼去年业绩又垫底,理当裁汰。”
王爷看着一串串数字非常高兴,暗忖:“孤苦心经营近二十载,为的就是强军,现今郡内兵强马壮粮饷充足可以一战了,当使孤不在受制于人。”高兴道:“江蓠奇才,当记首功,有了这些银俩,濡须南北两营军饷压力骤减。……”江蓠汇报完毕,起身告退。
伯璃见江蓠过来赶忙行礼,笑吟吟道:“姑父!爷爷夸你呢。”,江蓠过来打量了他一眼,叹到:“璃儿长大了!你姑姑时常念叨你,有空常过来探望。”……
江蓠对着伯玕,轻声道:“你们聊,所托之事我定当鼎力,先行告退。”说完转身走了。
王爷见江蓠出了厅门对着伯玕父子问道:“这次族中子弟集体行冠礼,筹备到什么地步了。”
伯玕道:“主宾我已有初步人选。请宗室法师占卜过了,冠礼之日初步定在二月初二。”
王爷道:“今年冠礼璃儿得参加,你早做准备。冠礼之后我有重要的事情等他去做,你和邢氏到时候可别舍不得。”
伯玕面露难色,似心中隐隐作痛,道:“我与邢氏已经着手准备,定不会误了父亲大事。”
伯璃满脸诧异说道:“我年龄未及,便要行冠理,只怕此事不妥,爷爷何事这般心急。”
王爷笑道:“爷爷十二岁那年就行了冠礼,也没人说不妥。”说完一甩双手抖开衣袖挥了挥右手,示意伯璃过来,王爷将其搂入怀中微微一笑,“冠礼之后你可以不用去家塾了,岂不趁了你的意。”
伯璃脸一红,分明说到心坎里了,道:“读书开智是极好之事,不然会愚蒙一辈子,只是有书念时,我心无旁骛,不念时,我内心惶恐不安。”
王爷道:“你书读到这个程度足以应对,冠礼之后孤王自有安排,不必多虑。”
聊完家事,王爷与伯玕聊起了军务,问起了濡须南大营水军。王爷道:“南边水军近来如何?”伯玕道:“郁水河年年冬季结冰,雕国南侧冰厚,我北方一侧冰薄。眼下天气转暖,前几日雕国渔船过来争渔与我方渔民起了争执,双方打斗惊扰了我方水军,李默、姜帆各带数艘走舸前去驱赶,缴获十三艘雕国渔船,射杀不服管治二十余人……。”伯玕为濡须南大营水军大统领,伯稷为濡须北大营陆军大统领。
伯璃起身回避从偏厅出来,叫了自己的两名贴身丫鬟香儿和暖儿,去家塾收拾。自己径直去见母亲邢氏,施完礼,把之前的事情叙述一遍,邢氏道:“你父前些日子已经和我说过了,等他回来再做打算。你从小顽劣,最喜在内帏惹事生非,爷爷、奶奶又极其溺爱,更是无人敢管,可是让你冠礼之后早日去军中历练,早早收了你那乖戾的脾气。”伯璃听此说法,想一想大有一番情理。母子两言过多时,只见一丫鬟进来:“夫人,公子,厢房那边备好晚饭了。”
苍梧山金雘宫兜率殿大厅当中,身穿灰白道袍的天师法号安嗔正盘腿打坐。其下一青衣真人前来辞行,道:“弟子跟随长老研习丹术已有十余年,明日便要下山施展身手,今晚特来辞行,还望长老恩准。”安嗔道:“这些年我所会的都已悉数传授与你,你若要走我便不会强留,须知天地之间处处都是修真乐土,又何必拘泥一地,玄经你随我来。”丹炉房内安嗔拿出一本书《兜率灵异纲目》,道:“此书记载了这些年我所遇到过的奇花异草及其药理,赠与你留个念想。”玄经接过大喜,施礼告退,御剑飞出金雘宫。黑夜天际由北向南飞来一阵陨石雨拖着长长的尾焰,玄经不由得多看了几眼,眺望着远方武陵城,面露忧郁之色。刚到九霄宫门口,看到师兄玄清怒气冲冲从宫里出来,玄经与他打招呼,他也不理会。苍梧派九霄宫云霄殿中,掌门灵德道人,已入天师境界一生灰白道袍。见玄经前来辞行笑道:“这几日玄字辈稍有资历的弟子个个前来与我辞行,都是在争那山下元灵宫主持之位。我已与其他五峰长老商议过,大家一致推荐你担当主持之位,这任命文书即将下达,你只须静下心来耐心等待几日便是。”玄经赶忙施礼,道:“弟子一心下山,无心争那主持之位,还望掌门成全。”灵德不住叹息,道:“你从不与人争利,这点难能可贵,这些年你一心沉迷丹鼎符水,白白浪费这般好资质。”灵德见挽留不住,便从百宝囊中取出一件三霞法宝,九龙神火罩,道:“吾派轻掌门而重长老,我亦无它,唯有这九龙神火罩当传于吾得意门人。”玄经接过施礼道谢,掌门又传他口诀,那玄经御剑飞走。
晚饭后,伯璃延着回廊往回走,听到身后有人叫他,转回身发现一女子,齿如瓠犀,面似碧玉,身着翡翠撒花大襟,右衽交领曲裾裙,手提一篮红梅,风姿绰约,妙如仙人,来人正是秦怡。秦怡自幼聪慧过人,所见之人无不称奇。离国崂山坤道慧觉师太与秦家交往甚密,见秦怡悟性极高心中欣喜,便收她为徒,传授些基础吐纳之法。
伯璃惊讶道:“大晚上的,不在屋内休息,摘得这些梅花,打算做什么呢?”
第二回 刘向讲学郡王听塾,夜遇邹氏秦怡弄梅。(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