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7节 自我实现(1/2)
作者:墨武
    所有一切众生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早在数千年前,释迦就将世界上众生详细的分类,一些分类早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当然了,还有一些分类,却是科学都无法理解的。

    什么叫做若无色,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哪怕世人以愚痴编造出来的鬼,或者可以看作无色,却是有想的存在。没有想法的鬼魂,是不受世人欢迎的。

    可无色、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不过是色界,无色界存在的生灵。

    禅定止修,是建立在对欲界清醒看透,对色界、无色界观察的基础上。

    世人是在欲界存活,所谓的科学一直在对欲界进行观察,自然无法揣度无色、无想的情况。

    人有色身。

    在沉约看来,此色非彼色,色界之身,更近量子化,而欲界色身,也就是人类的世俗身躯,是量子观察固化而成,在七情六欲的催动下运行的产物。

    这个产物被道佛中修行者一致认为是大有问题的。

    因此老子总是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老子觉得身体是个大祸害,宠辱为下,无论宠辱,你对其都要保持惊觉,而不是沉迷其中难以自拔,“辱”当然是谁都不想接受的,“宠”呢?你要惊觉这也有问题。时刻觉得身体是个祸患方为难得之贵。

    释迦同样以身躯如火宅为譬喻,告戒信徒以跳出解脱为乐。

    这两个东方大国的哲人素未蒙面,观点却是出奇的一致,只因为均是意识到人身的问题所在,是以传下修行之法,均为攻克人体自身的缺陷。

    当然了,离身去往何处?老子的答桉是——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而释迦给的答桉是,心性永恒,只有心性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

    神农那些人虽然脱离了肉身的束缚,不过仍在无色有想之境界,更类老子的托天下进入了真正的四维,而证道进入一维的修行者,则是趋近永恒。

    到了现代,马斯诺建立的五层结构只是针对人体而言,没有对近永恒建立模型,更接近世俗理念。

    生理、安全,社交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

    在马斯诺看来,这五层是在底层被尽量满足后,人类才会向高层次进军,这也就是说,人类要满足生理需求后,然后才会寻求安全感将这种需求稳固下来长久享受,之后方会进军情感空虚寂寞冷……

    小资和作死都是在马斯诺理论层次的第三层徘回,不过是小资比较明智,牢守着安全的底线不敢逾越,而作死者却因生理冲动忽视了曾经的安全界限。

    是以小资悠闲常在,作死者墓地长青。

    因此黄赌毒屡禁不止,因为那是扎根世人最底层的需求。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动物繁殖的季节……

    动物世界中的动物多在特定的季节发情,人类和动物在这点上本来没什么区别,不过因为贪欲厚重、如今已发展到无时无刻不发情的地步。

    马斯诺对人看的似乎很明白,认为人类在底三层获得满足后,终究会摆脱兽性的控制,以获取尊重为人生目标,进而实现人生价值。

    不过马斯诺却低估了底层的吸引力量。

    若无觉心,欲壑怎填?
2197节 自我实现(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