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到此为止(2/2)
作者:夺鹿侯
这种约束,跟出兵打仗不一样,把人圈在营里很快军心就散了。
很快,魏迁儿行动起来。
首先是一封求援急信,通过从未接触过潼关守军的塘兵送往咸阳的刘承宗处。
他在信中措辞严肃,将非常紧张的情形告知刘承宗,毕竟大多数结果都可以预见,一个处理不好,这场瘟疫就有可能在西安府甚至整个陕西蔓延。
陕西很大,但如今西安府、延安府、榆林三个地方就等于整个陕西——别的地方人口可以忽略不计。
随后,魏迁儿召集部下百总以上军官出营,在野外寻了空旷之处,通报他们面临的情况与处境,商议约束军兵的方法。
“时至此刻,我营包括前部左司把总杜备,其司下百总方七郎、魏成,管队万龄、火里滚在内一百六十六人负伤、染病,其中三等骁骑小灯笼、二等虎贲杨保两人不治。”
魏迁儿沉着脸,将情况说罢,扫视麾下军校,道:“患兵的症状是发热、腋下脖颈起大疙瘩,我派人刨坟,在潼关阵亡旗军身上也发现了疙瘩,所以……我等染了兵疫。”
此言一出,将校哗然。
没人能对近几日营中军兵接连不断患病的情况熟视无睹。
但起初都以为是风寒,没人往瘟疫上想。
只是此时魏迁儿开口把事挑明,所有人都傻了眼,因为每个人都清楚魏迁儿这话意味着什么。
他们总共只有二百多人跟潼关旗军近身交手,此时病倒百余,这天行时疫是个什么毒性?
有人道:“可是将军,火里滚没跟潼关兵交手啊!”
“这正是我要说的。”魏迁儿点头道:“火里滚没赶上同敌军交手,但战后看望伤兵,染上瘟疫。”
火里滚作为管队,是军官。
早在狮子营时期,他们遵循的规矩就是士兵负伤,由直属军官敷药;士兵患病,同样由直属军官照顾。
当下参加议事的军官,就有三分之一变了脸。
他们有些人是职责所在,有些则是尽乡党情谊,总之……都跟患病军士有所接触。
“诸位兄弟都知道,魏某出身驿卒,在延安追随大帅鞍前马后,蒙大元帅赏识,叫我独领一营,营中将校军兵也多出身驿卒、铺司兵。”
“魏某与在座诸位一样,都他妈粗鄙之人,不过对待瘟疫,我们比潼关那边的明军懂得多。”
魏迁儿说着,笑出一声:“他们以为,让我等染上瘟疫就没法子了?不,西北的明军都说我们的大帅是瘟元帅,他们说的不对,但我们确实有办法对付瘟疫。”
一众军官听到魏迁儿这么说,才缓缓将紧锁的眉头放松。
确实是这样,他们是天底下最了解瘟疫的人,也是天底下唯一有能力对付瘟疫而且是天花那种烈性瘟疫的人。
这个时代瘟疫的归纳非常笼统。
流感就是一种瘟疫,更多时候人们会把瘟疫称作兵疫。
因为军队是一种人员密集、到处移动的组织,战争也会削弱地方对旱涝灾害的抵抗能力,再加上水攻火攻这些破坏环境的战法,造成尸横遍野、细菌致病的情况,很多时候军队本身就是瘟疫的传染源。
所以会有大兵之后有大疫的说法。
而致死率较高、传染性极强的天花,无疑是最令人恐惧的瘟疫之一。
而元帅府在刘承宗的率领下战胜了天花。
他们依靠这个时代的医学,借由军队的组织管理能力,在近百万人口的河湟一带,消灭了天花。
所以尽管魏迁儿一营的军官对大头瘟缺少了解,军医的姜糖饮、麻黄散这些祛病良方也收效甚微,人们依然愿意相信,他们有能力对付这种瘟疫。
“此疫传染极快,短则三日、长则五日,接触过患病之人便会染上,发病且急且烈,我们唯一有用的办法是隔离。”
魏迁儿看向众将,道:“将所有患病军兵和接触过他们的人都隔离在营地,先是百余患病军兵,然后是近几日接触过他们的人,大概是八百余人,当然还有找看过他们的各级军官,然后留下足够食物,将营寨锁死。”
“在外面再修个小营,如军中再有感染军士,便再来一次。”
“如此往复三五次,我估计,我们能干掉这个疙瘩瘟。”
魏迁儿的话再次令军官哗然。
“将军,往复三五次,咱这个营就没人了嘛!”
魏迁儿对此倒是神态自若:“现在潼关以西,只有我们染病,我们会付出很大代价,包括我在内,半个营甚至更多人。”
言外之意,干掉自己,也等于干掉瘟疫。
他静静看着军官们交头接耳,一言不发,直到人们的吵闹声渐渐变小,这才叹了口气,摇头自言自语:“果然做不到。”
人们激动的神情,已经把意思表达的很明显,谁都不愿接受自己的归宿,居然是稀里糊涂病死在荒郊野地。
魏迁儿自己就不能接受。
他缓缓抬起一只手,制止了人们的吵闹声,这才高声道:“我叫诸位过来,就是对此尚有疑虑,第一,我不能保证,整个大营没有人会逃跑,我知道军兵都是好汉,面对敌人不会逃跑,可是留在这……与等死无异。”
“第二,即使没人脱伍,也没他妈啥意义,我们控制不住潼关旗军,那些染了病的王八蛋还会再从关里杀出来,我们的乡党袍泽再受一遍罪。”
“所以我想,我等既已逃不脱染上这病,左右不过一死而已,留患病军兵在营中等死,有违帅府上下死生相托吉凶相救之誓,与其等死,不如诸位随我奋死一搏,挥师向东,能否活命,全看天意。”
魏迁儿抬手抱拳:“五日之内,攻破潼关,教瘟疫到此为止。”
当日午后,屯驻华阴县东郊山脚的大营如同营啸。
营地内外是而传出哭声,时而怒骂喧闹,足足乱了半个时辰。
直到军鼓声在营中响起,赤色军旗在辕门招展而开。
此起彼伏的军鼓声中,号炮轰然炸响,披挂袒肩战袍的魏迁儿策马扬刀,指向东方。
“向潼关,进军!”(本章完)